大家真的那么喜欢吗的写作建议之资料搜集tip:
搜集资料,最好是要从史学角度入手。
譬如说,我要写一个主人公是医生的故事,那么我首先选择的资料应该是医学史专著或纪录片等、名医的传记(一定要多读,比如找到一个医生有好几种传记,最好全读了,读得多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角度看得多了,会自然习得一种处理素材的技巧),有能力的话,读一读行业内经典的论文。非虚构写作次之,因为非虚构的写作上下限差距太大了……
最后才是那些比如,主角同样是医生的虚构类作品,但也通常只能起到看个热闹的作用,即使能学到点什么也不过是学了写作技巧,对素材收集没有什么太大帮助,除非比如说小楼和毕淑敏这样的作者(天啊有生之年能把她俩放一块),本身就是医护人员,可以套点习语和黑话出来。尤其不建议大家通过看某行业的虚构类作品去【抄桥段】,你都不知道它的桥段是从哪儿抄的。文学作品虽然可以其桥段旁佐史学研究,但不是给别的文学家抄的。
哦对,说到前几天转发的那个«现代实用校对手册»还是什么的……其实在我上份工作中用到比较多的工具书是«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编辑必备语词规范手册»,以及«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靠这三本最高可以做到质检差错率万分之零点一。
非常实用。而且作者编辑常用标准那边最好用的反而是第四版之前的版本(可能是第三版,粉橘色封面。比蓝色的第四版细节更详尽。不知道为什么越改越倒退了,之前经常借同事的旧版看,每次看学到新东西都觉得很幸福。
理工科的话好像还有一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什么手册,因为辞职没扛回来所以记忆里缺失了一部分……但那本也是无比实用。
说起来为什么这类标准书都是越旧的版本越干货满满啊,你们到底在翻新什么东西
二编:啊啊啊找到了!是科学出版社的«作者编辑手册»。我就说这么好用的怎么可能不带回来,偷也要偷一本的!补在p4了
刚才提到的第一篇论文的主要结论是,儿童铅暴露的下降,使得美国1990年代暴力犯罪率下降了 56%。
这个数据大到有点恐怖了,于是2022年又有一篇论文重新检验了这个假设。结论是:铅污染的减少可能是美国凶杀案下降 7-28% 的原因。(依然大到吓人。。。)
Higney, A., Hanley, N., & Moro, M. (2022). The lead-crime hypothesis: A meta-analysi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更新:
既然查起文献起来了,索性多发一点。
美国疾控中心(CDC)对于血铅含量使用的单位是微克每分升micrograms per deciliter (µg/dL),我国使用的单位是微克每升,为方便比较,下面提及的单位全部统一为微克每升。
美国cdc建议的儿童血铅含量的建议值是不超过35,而中国的标准是100,几乎是美国标准的三倍。
美国CDC网站注明:目前尚未确定儿童血铅含量的安全水平,但研究证明,即使是很低的血铅含量(35-50),也会降低儿童智商、注意力和学业成绩。任何水平的血铅都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Aizer和Currie在2019年的论文,采用了12万在罗德岛出生的儿童数据,发现:血铅水平每增加10,男孩被停学的概率增加6.5 -7%,女孩被停学的概率增加6.4 - 9.3%,而男孩在青少年期间被拘留的概率上升27%-74%。(由于拘留的基线水平比较低,因此估计的概率对所选的确切基线水平很敏感,使得估计概率的范围比较大)。值得注意的是,该论文使用的样本里,白人儿童的血铅水平为34,非裔和墨西哥裔则分别为53和45。这反映了经济社会阶层对儿童铅暴露的影响。
即,在不到中国标准100的一半的程度上,40-50的血铅含量已经显著影响儿童的学业水平和日后的犯罪率了。
ref:
https://www.cdc.gov/lead-prevention/php/news-features/updates-blood-lead-reference-value.html
Aizer, A., & Currie, J. (2019). Lead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New evidence from linked birth, school, and juvenile detention record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01(4), 575–587.
打明日方舟打的,看到器修大脑第一反应是洞天福地那个大怪爆小怪,次数受击怪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https://wxw.moe/@Ljhdhduuuuu/114818890516202068
我看這幾天牆內熱點事件有甘肅幼兒鉛中毒,列車高溫停運砸車窗,青島大學欠薪宿管大爺熱死以及南京男扮女裝約炮事件。並不是一件可以蓋掉其他,對受害者及家庭每一件都是事關切身,旁觀者也可以就自己關心的方向去關注和討論。 幼兒園無論是環境問題還是下毒,後續處理依然只是維穩和封嘴;安全錘是鐵路設置,什麼情況下可以用,鐵路公司既不說明又不承擔發生災難的責任,官媒也只是一味扯歪理;大學無論扯什麼原因,如此壓榨基層員工,本就是斯文掃地,毫無底線,枉為教育機構,還是公立的;約炮事件涉及上千人及其家人伴侶,政府不該呼籲受影響的人去體檢嗎?而且具體檢查什麼,人人都知道嗎? 重點是不要順著大流,就就公眾意義去關注和討論
//在各位的赛博空间里提着马桶撅子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