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今年一直在收到我先入为主的教训。我以为人就是会自然而然,你看多了新闻就是会恨,碰撞多了就知道男女不平等,在外久了自然不会接受安排结婚……好像我妈觉得我长大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做饭和化妆哈哈哈哈哈。
但确实不是。

@xpihxb 我觉得可能还是需要一个时间段内大量的统计数据让人看到,一时的新闻容易忘的

长折 

@9 我觉得只有性别不平等可以通过统计数据被看到。社会新闻只能具体地聊,接不接受结婚命运感觉也很看个人态度……
然后性别不平等可能对于大多数女性,看数据比较抽象?但被动蛋糕肯定急。最好是双管齐下?让她意识到生活中被动过什么蛋糕+看统计数据。

然后拿统计数据这个事,我也好些困惑。
一个是对男性。感觉我们在性别问题的不同意见首先就是他们看不到女性的弱势地位和自己的优势地位,统计数据可以做到这点但是——你特么自己去了解啊凭啥我弱势我还得给你找证明。
但作为人类我也了解大家都很懒……(或者我干脆就放弃启发他们吧,积极避让异性间的性别话题?(其实我长久以来主要就是在这么干hhhhh

另一个是被问过调查方法。“家暴发生在人群中的比例”是怎么调查的?感觉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失真。我们的文化背景也决定了男性如果遭受家暴肯定不会承认(虽然我觉得这得多罕见啊……后来我是有看到,离婚与家暴相关的数据才作为佐证。就是,会被质疑数据的真实性……(然后我就又:你特么自己找数据啊我很闲吗我要查还要我严谨!

Follow

@xpihxb 其实我觉得除了结婚相关,所有的观点都可以被大量的数据改变,但结婚属于个人追求,所以数据影响更小,但确实也是,一方面没有必要太在乎别人到底是怎么想所以不想找,第二是如果有这个可能的人会自己去找(。。可能主要原因是我懒得当引路人,抱歉

@9 @xpihxb 我对说服别人没有耐心,从不参加此类辩经,毕竟事实不言自明……所以这种情况我一般就甩一本《看不见的女性》过去,作者比我讲得好……然后有兴趣就《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看不见的女性》里全是数据,如果不愿意读/读完仍然觉得女性已经很平等,说明这个人要么只是想在争执中赢过我,要么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己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应该被我踢出交际范围。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真的很从零开始,很好的入门级教学,一次性解决互联网上60%以上辩经论题,时效性上比读李银河好。

@Aetherpack 这个方法很好就是我用起来比较心虚,我至今没看过任何……女权类书籍……
我先翻翻然后就可以借用!

@Aetherpack @9 看到了补充即刻加入书单,学习一些论点论据(?

@9 你对我肯定不需要道歉哈哈哈哈!

是的,就是既理解人的惰性,也感念我能想到这些不也是幸得别人引路吗!但就是……会发自内心地觉得你倒是自己也去了解下再跟我说啊!可能对方会觉得谁主张谁举证?(只是猜测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