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烽诀与其说特别好看,不如说特别好聊,关系很丰富,情感很磅礴,又确实有点能挖的地方,且藏得不深,很像那种博物馆卖的考古体验盒,享受动手,但也不用怎么动手的简单乐趣,剑踪是艺术品,兵烽诀是消费品。
@Hydrangea 我回来了…… :ablobspin:
玄魁基本上都是虚笔,不过每一笔都有实处作为参照。在战力很容易崩塌成海沟的情况下,编剧也知道直接写写不好,与之相对的反派战力也难以立起来(毕竟荒禘是档抛boss,要是横行三档被挹天鱼收掉,那战力就叠出效果了)。所以先安排他1vN,再反复强调他已是重伤中毒,玄魁以往实力由此可窥一斑。
在行事风格方面也没有写他如何驭下,怎样笼络人心,控制不好的话容易与荒禘以及之前的角色重复。于是来回写他的人望,日常作为,各人的评价,再借由挹天愈这个身份展现他如何服人,这些足以作为玄魁形象的参照。
整个写作思路大概是“我只给你看一面,他现在很好很厉害,而他以往更胜于现在”。观众想象不一而论,不过对很多人来说留下的角色印象会比编剧所能写出来的更好些。
我get到兵烽诀的剧本还是写玄魁,玄魁挺难写的,因为玄魁差不多是个只出现在其他人口中的角色,战神形象也很容易刻板化,很容易仙古狂聊,而且挹天癒也不玄魁啊,但这里处理就很好。藐烽云“高高在上的天”,和凤翥“多少人是不得已方支持荒禘”,和荒禘口中的回忆并成一组,铺垫为何君不得不与臣争。劫鏖主登场即言明其武力值来自于玄魁的玄烽决,寂狼的骄傲与天才在于能悟通玄烽决,又并成一组,这里我猜测寂狼的时间点在玄魁被围杀出走之后,既然整个袛脉为玄魁而死,其消息必然不能捂住,无论荒禘一方如何书写这段故事,都足以说明玄魁在民间声望之高。铺完这两层,玄魁亲身出场是在藐烽云回忆之中,和袛脉的孩童说“你们只需好好长大,其他的事情,我会负责”,又兜转回来,既丰富“袛脉之天”的层次,又将玄魁与挹天癒的形象联系起来,挺用心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