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older

《烈日灼人》 

@xpihxb 很多问题我也不是非常确定,不过可以说一说我的理解~(查了很多)

当年科托夫是内务部官员(红军),他把米迪亚(强迫)派遣到国外去了. 在国外,米迪亚名义上是白军势力,但实际上是作为红军间谍,接受科托夫的领导,把白军的将军举报了八个人. 这是 1918-1922 苏俄内战期间的事情.

但是米迪亚应该是没有得到他被承诺的东西,比如任务结束后可以回来?我猜可能是最后也没有被红军再接受吧,相当于是被假戏真做了?

过了十年左右(这个电影可能是 1933 年发生的故事),斯大林要搞大清洗,米迪亚就顺势回来把科托夫给搞了,可能是某种政治任务,但我觉得应该也包含了私人恩怨的复仇的心态吧?

最后小女孩坐车那里,景色真好看!色调也好看,暖洋洋的田野~

我理解玛露莎和米迪亚是曾经的情侣,被科托夫拆散了. 她知道真相当然是米迪亚给娜迪雅讲那个童话故事的时候啦!然后玛露莎就有点崩溃差点跳楼嘛~

找不到目的地的人——我也不太懂,可能是他看到的太多了,还认出了科托夫吗?

多提问题(对我来说)是好事!可以让我再多想想,不然我总以为我自己全都看明白了而沾沾自喜的~多讨论~

《烈日灼人》 

@zero 谢谢谢谢!

这么一说好命运啊。是科托夫为了拆散两个人,使米迪亚被迫在国外从事反间谍工作。应该也是因为米迪亚的职业身份,让他可以借此机会报复。就!回旋镖!
我也觉得有复仇心态的。毕竟是离开家乡、心爱的人嫁为人妻、还要从事这种工作。

有点好奇米迪亚是怎么看待这些事情的。感觉他很讨人喜欢,还会玩乐器,性格外放。——这样的人去参与了举报、清洗、暴力。
小女孩在河边说对一听军号就起床?很向往,米迪亚说这不好,这样迟早会踏着音乐走向坟墓。那他其实也很清楚这一套的本质,应该对极权统治是厌恶的,然后这样的他最后还去杀了无辜司机……能感受到他的割裂和痛苦——我记得两次毒太阳出现在他回忆往事/一个人在家,我原来以为烈日灼人灼的是每个人,现在看可能也有“烈日”怎么影响一个青年的,这种意思?他杀司机前,斯大林的画像飘起来(那个楼?建好了hhhhh),当时就觉得那么拍也蛮像太阳的。

是的!整部电影的色调都很漂亮啊啊!还有小女孩坐船啊,在家门口看着少先队员呀,真的阳光撒下来特别好看……

应该是的!是我一直在等她发现,就感觉她的反应给得有点迟(!,就一下子不确定她在哪个节点意识到的。

有可能!司机好惨……我看到一个解读是:

电影里一直有一个寻找扎哥连卡的人,拖着一车的家具,却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他是故事的局外人,却一直试图走进这里,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先是遇到了无法解开的谜团,到后来这种寻找给他带来了冲突,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很像面对“大清洗”的知识分子,他们算是“清洗”运动的局外人,但面对这种重大的事件第一个反应就是想探寻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哪怕没有过多的企图,还是会不知不觉地卷进漩涡,然后在某一次行动中不知触动了政府哪根敏感的神经,就白白丢了性命。

《烈日灼人》 

@xpihxb 啊你不说我都忘了,说会踏着音乐走向坟墓的人也是米迪亚呀. 还是在小孩子面前可以无所顾忌地说一说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最后杀司机那里,是在自己的三个手下面前必须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也觉得烈日灼人是灼每一个人,不过单说是灼米迪亚倒是也能说得通~

哈?你在等玛露莎发现?实际上电影是给了很明确的交代的,我记得米迪亚讲故事的时候给到玛露莎拿着水杯的手在颤抖,给了两次这个镜头!这个反应一点也不迟啊!

你找到的这个解读,真厉害,我觉得非常合理,像是你写的 :0450:

《烈日灼人》 

@zero 是hhh 对小孩子会更坦诚些(反正她暂时听不懂hhhh
我回去看了下,应该是的!他先看到了飘起来的斯大林画像敬礼,可能是想起来自己的身份,司机还多问了两次“真的是科托夫上校吗”,……那么他接下来确实该被灭口了。

对!就是!肯定是灼每个人!是我在想这个故事是不是更重点在米迪亚,通过一个典型人物被烈日影响的变化+大多数人田园生活被烈日入侵,来表现。

啊我回去看到了!我连起来了!

谢谢谢谢hhhh 实际上:只是看解读的人。
是在这看到的:movie.douban.com/review/135575

《烈日灼人》 

@xpihxb 那个女仆的角色也许是值得“解读”的,这篇文章里把她比喻为了政府,因为她滥用药物,但还有就是她总是拿一个盘子盖住胸和屁股,还总是有人偷袭她,这又要做何解读呢?

《烈日灼人》 

@zero 我回看了一下,奶奶倒药的时候说,这是1917年鲍里斯从国外带回来的药——十月革命?那药是社会主义吗?
然后奶奶说现在已经过期了。是不是说过去的体制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

我也想不通偷袭那个事,我去问chatgpt了(没有提到烈日灼人,只是提了角色特点+比作政府+批判极权的主题,我觉得它说得好有道理啊hhhhh 给你看:

在这个剧本中,将女性比作政府,如果以“老处女”为隐喻,可能意味着政府的僵化、守旧和不愿变革的特征。这比喻可以表达政府对于新思想、新观念和改革的拒绝,暗示其守旧的特性。

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女性政府经常被人动手动脚,可能是一种隐喻,表达政府频繁面临内外的动荡、抗议或干预。这或许反映了政府权力滥用、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以及社会对政府行为的不满。

这些隐喻可以通过对女性比作政府的描绘,强调政府的种种负面特征,以呈现对极权主义的批判观点。

《烈日灼人》 

@xpihxb 我觉得你前面关于倒药的分析还算是有点道理,那倒药的奶奶又是什么样的角色呢?保守的一派吗?(甚至不知道有没有这一派)

后面你问 chatgpt 的内容我觉得需要十分警惕才行,你都没有提到这个电影,只是把简单的意象喂给它,它就能自圆其说地说出一些看似有道理的话,这给我的感觉是随便一点意象都能向任意方向解读出任意东西了……我觉得这是十分危险的过度解读,是很多时候我们厌恶、批评的东西.

《烈日灼人》 

@zero ……我明晚上再过一遍奶奶的线!我记得她也有台词,只是这个故事有点长被我都忽略掉了(其实他们家人我也还没认全哈哈哈

你说得对!是没什么思路了撞撞看hhhhh 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所以我觉得我跟你分享的时候也分享来提问内容!它其实还是基于我提供的,来猜测可能的隐喻。而且我也只是基于影评的一个前提预设推理下去,最后的答案,也就是参考之一。

你会觉得药和过期是什么?

《烈日灼人》 

@xpihxb 好哇,那你过完奶奶的线再来分享分享你的新收获吧!

我这个地方倾向于就不做解读了,就是普普通通的药普普通通地过期了,也许它可能就并不有什么隐喻?

《烈日灼人》 

@zero 我看了!没什么戏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原来有三位女士啊,除了奶奶,剩下两位可能是秃头叔叔的妻子、玛露莎的姑姑?

只有奶奶和姑姑大概说不知道外面庆祝个什么……

不管啦!看下周的!我们接下来看什么!

《烈日灼人》 

@xpihxb 不管啦~

四选二:《飞屋环游记》《梦想情景》《纽约提喻法》《西比勒》

@zero 都有点想看……飞屋环游记 和 纽约提喻法吧!

《飞屋环游记》 

@zero 我看到你的评价了哈哈哈哈。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爷爷到达了瀑布,短暂地安静回想,接着把家具清出去救凯文和小孩(一个晚上后我又忘了他们叫什么了……

我觉得很可能艾莉并不是一定要到达瀑布。开头那个砸存钱罐可能在爷爷眼里是一次次地推迟他们共同的梦想,以至于变成了“来不及”;而艾莉最后在本子上留言感谢你与我一起度过的精彩人生,可能砸存钱罐这个行为对于艾莉可能是兑换?就是,砸了存钱罐之后他们收获了一起度过的很多生活节点,也是两个人共同的美好回忆。去瀑布,或者买车之类的家庭事件,都是他们可以去选择兑换的一个回忆,一个选择。即使艾莉没有去成,艾莉依然觉得他们一起的生活很美好。去瀑布的执念很可能更多是爷爷的,他想去,并且想和艾莉一起去。

虽然扔家具那里非常地套路,但还是。哎,就是一个年老的人,把几乎等同于自己大半人生见证的东西扔出去,我还是很心碎的hhhh 就是我都懂但我那会还没放下。跑题到,会觉得,哎,旅行是要带着多少东西,又要扔掉多少东西去上路的事情呀。所见所遇变成了真正重量的行囊。
还有个猜测的点是,反派在追爷爷和凯文的过程中,一路打碎了自己的所有物,那些算是他荣誉纪念的大型骨架。两个老人同样都是打碎过去前行的,像是一组小小的对照?反派更多像是,为了找到小鸟抛弃了过去变成一种“不择手段的一意孤行”,他不再珍惜他的过去了。

(情节故事都太童话了,哎,看前半段的时候其实内心疯狂吐槽来着……最后还是觉得童话温柔,算了(

《飞屋环游记》 

@xpihxb 我对砸存钱罐的理解要比你悲观一些,电影里他们汽车轮胎爆胎、卡尔骨折、下暴雨树倒了把房子砸坏了,是这些地方动用了存钱罐,全都是一些意外,存钱罐用于了修复,而不是兑换了什么和去瀑布等同的美好回忆.

我觉得很唏嘘,他们的经济状况可能不是很好,出一点意外就不足以抵抗风险,只能忍痛花掉梦想基金. 艾莉说他们一起的生活很美好,这肯定是真心话,但我却觉得这也是一种善解人意的无奈,生活的难题摆在眼前,梦想就只能让步.

去瀑布其实不是任何人的执念,只是艾莉小时候的梦想,是卡尔小时候对艾莉的画叉的承诺.

扔家具也真的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举动,尤其是当房子飞起来之后,镜头给到悬崖上的那两张沙发. 你讲得好好,人生的旅行应该也是一样,所有经历过的一切都变成了有重量的行囊.

哇,反派打碎那些骨骼这真是我没有想到的对照!你好敏锐!

你都吐了啥槽呀!快来讲一讲!我是觉得这个电影中的一些故意的搞笑是有一点无聊的(

《飞屋环游记》 

@zero 这么说是的啊!大概只是艾莉比卡尔更早地接受了“充满意外的生活”。唉,这么想是好难过啊。就是,已然至此,人只能调节自己的感受或者心态。
(您每次说到这种地方都说得很好啊啊啊啊啊

我感觉的执念可能类似于,感觉艾莉对“没有去成”没那么挂怀,但卡尔很惦记这个,他觉得他本应该和艾莉一起去的,但没有做到。

很多啊啊啊啊啊!小孩暴风雨中竟然驾驶着这个不是很标准的飞屋降落了!是哪里获得的这种经验啊啊啊!而且他们好快就到了……这么近的吗……凯文这么好骗到也没想到,凯文和小孩挂树上玩那段也有点莫名其妙——难道是说凯文很喜欢小朋友?小狗突然就认卡尔当主人了,为什么,感觉当时小孩对它态度更友善吧……!
而且反派的狗好像是可以看懂定位是吧……屏幕只是显示了点然后他们就有数了!……我看不懂呢……

《飞屋环游记》 

@xpihxb 执念:我懂你意思了!是老年爷爷的(在这些天的)执念,你是刚说完了艾莉觉得不去也很幸福嘛,又说,“他想和艾莉一起去”,所以我理解成了是卡尔的(这一生的)执念.

不问不知道,原来你的吐槽都是这种“合理性”的槽啊,我的槽都是集中于: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抖机灵,一点都不好笑(

凯文有个设定是喜欢吃巧克力!只是碰巧小朋友有巧克力,我理解倒不是因为他是小朋友~说到这里我很想吐槽那个大反派,都知道凯文喜欢巧克力了为啥还要硬抓,不能智取吗?难道是他自己没有带巧克力?

《飞屋环游记》 

@zero 想了下,我看的时候没有把握到笑点哎……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觉得很有可能他没有,毕竟家里那么多小狗不能放巧克力(我在胡说(你说得非常有道理

我是觉得凯文可以被喜欢的食物勾出来,还是人类加工食物……不该这么晚都没被发现吧!

《飞屋环游记》 

@xpihxb 花生你发现了盲点!

《纽约提喻法》 

@zero 我看不懂啊啊啊啊啊啊啊……

好像是,凯顿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感觉她妻子很女性主义哎,前妻带着女儿离开了他。
他患上了一种精神疾病(这个病是“衰老”,还是“时刻觉得自己会死”呢。说衰老,是感觉他身体表现也可以说是身体逐渐衰老要面对的,而且从后面他好像失去了时间的概念。
他好像试图出轨女性售票员但是到上床那步没成,然后与他的女主演结婚,剩下第二个小女儿。很好奇女售票员买的屋子特地塑造着火的意象是什么意思……?
他想要拍一个异常宏大的如同生活的戏剧,通过这个戏剧,戏剧本身和现实的边界开始模糊,感觉是套娃式的好玩hhhh
他和女儿的线也很有意思……我好喜欢女儿临死了,纹身也是花朵凋零这个设计。似乎是他缺席了大女儿的生活,觉得前妻和前妻的朋友带坏了她,他为什么只是寄送礼物从来不去看她呢?
这个电影还有好几处就是,凯顿的戏剧不是说他会给每个人一个小纸条嘛。后来他的生活出现了很多类似“有更高的意志会给你小纸条引导你继续你的生活”的东西,女儿的日记本,飞机上读的书,耳机听传来的指令。也不知道是起到什么作用……

哎我!真的没有看懂这个电影想表达什么!特别前面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男主演有些软弱我有点讨厌他hhhhh。在他的第一段婚姻里,他妻子焦头烂额,但他根本没有想到伸手帮忙,还在阅读报纸。女儿问不完的问题,他更多的是“应付”,最终还是要妻子来回答女儿或者处理女儿孩子气的恐惧。就,很不讨人喜欢的主角呀!

说到这个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20年跟踪者。我感觉跟踪者是不是一种自我审视,后来山米的出现就是一种自我对话——山米出演他没多久,感觉有时候是在替他做他还没做的事情,山米觉得他会这么做。可能也包括最后的死亡。

哎我看不懂……!我看到你打五分了!你可以讲讲你的喜欢吗!

《纽约提喻法》 

@xpihxb 其实我也没看懂,打五星是喜欢这个电影带给人的一种“感觉”. 中间 Caden 说 Adele 去度假了,才走了一个星期,可 Hazel 说,Adele 已经走了一年了. 这个时候我就开始觉得这个电影有意思起来,开始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这个电影,并重新思考前面半个小时发生的事情,因为前面很多事情太奇怪了:为什么女儿提到她自己的大便颜色,医生也询问他的大便颜色;为什么 Adele 好像对家庭不管不顾,牛奶都过期了;为什么和医生们的对话那么有文学性;水管工来修水管时,他在往抽屉里小便吗;为什么那个心理咨询师那么不专业;为什么夫妻两个人一起做完心理咨询之后,Hazel 开车过来,外面只坐着 Caden 一个人;为什么电视上报纸上杂志上到处都是 Caden、Adele 和 Olive;Hazel 为什么在烟火里和中介看房子,为什么中介的儿子住在地下室……

总之,我开始倾向于认为,这个电影中 Caden 的视角并不是可信的,很多镜头,可能都是 Caden 的幻觉(比如得奖),是他用某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加工出来的. 寻找真实的那个真相,我觉得是相当有趣味的.

《纽约提喻法》 

@zero 我在这篇影评里有看到关于前十分钟的说明:movie.douban.com/review/555142

大便颜色、医生对话、海报杂志人物的脸、烟火中的房屋也是我很在意的!我没有明白!
牛奶过期我感觉是对他,不关心家里的一个小描写吧?
很可能心理咨询的片段也是包含了时间跳跃,原来他们一起去看心理医生(可能是询问关于婚姻不和谐的解答,后来变成了 Caden 独自去(可能是妻子对这段婚姻&心理咨询师放弃了。

你说有没有可能我们看的,从一开始就是 Caden 的戏剧呢?后面也说他想把一个人的一生在一天之中呈现(大意),前面那些有些不那么现实的要素也很可能是出于 Caden 视角的、他对自己过去回忆的一种看法或者表现手法。

我是感觉问题淹没了我!而我连最基本的——我不太明白 Caden 这个人在失落什么呢?他离婚之后他整个人好像有相当长的低潮期,但好像他的问题又不仅仅是关于家庭或女儿,而是更多关于自身?他要拍摄的戏剧也是很关注自身的:要找一个人来扮演他和他周围的事物。他要探索或者表达什么呢?我没有摸到他的情绪。

《纽约提喻法》 

@xpihxb 我靠,这个影评很牛哇!这么一看这其实是 Caden 的时间流速比其他人快的科幻片?这电影和《鬼魅浮生》是不是答的同一道作文题 :0120: 似乎要推翻一切重新再理解一遍了……你果然有阅读影评的习惯 :0560:

对,他说把什么所有的时间都浓缩进一天那里,我也产生了这个电影是不是本身是一个大型戏剧的想法. 不过看了那篇影评还是更觉得它像科幻片,这样也更有意思啊,整体是一个大型戏剧的话就俗了……

我们对过期牛奶的理解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件事说明 Adele 不太关心家里,因为一般来说,提出问题的人提出的问题,都不会是自己的责任,提出来是为了提醒另一个人,真正不关心家里的人都注意不到牛奶过期了. 不过现在讨论这个也没啥意义,Caden 时间流速快的话,牛奶过期就很合理,谁也不能苛责他什么吧,说不定就是因为他时间流速快,才导致他生命中的其他人都觉得他冷漠,并最终离开他吧.

问题也淹没了我. 你的“基础的”问题我也不会,也许是性格/疾病之类的,就像你总不能问一个抑郁症患者在抑郁什么一样. 他是离婚了吗?从哪里开始是他离婚了?是和谁?我没留意这个信息……

《纽约提喻法》 

@zero 我以为也以为是戏剧截取了不同同时间的生活片段做了一个流畅的剪辑?
不过是噢!科幻的话好好玩!如果是他生活在不同的流速或者是他会不间断地发生时间跳跃,那时间对于他来说确实是更慢的,而且也很容易遗失生活、变得钝感。

你说得对,牛奶过期不能说明是Caden的的问题。

hhhhh 我不能一个人因为这个电影满脑袋问号。
没有……只是我推测。他后面不是开始第二段婚姻(与女主演在一起剩下阿瑞尔)了吗?那应该就是Adele离开了他,可能在当时或者后面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女儿跟妈妈。

《纽约提喻法》 

@xpihxb 哦哦哦,我想起来了,Caden 后来和 Claire 结婚了,还办了婚礼,还生了女儿,就是你说的阿瑞尔嘛……这母女俩是不是后面存在感不怎么强了?我怎么对这两个人没什么印象……

其实电影里那个正方体的粉色的箱子我没懂是干啥,我还是经你一说才知道是寄给女儿的礼物. 我开始总觉得他不知道 Adele 和 Olive 在德国的住址的,后面他去德国找到这俩人我还以为是他的幻觉……哎,感觉理解错了好多东西 :0120:

总之就是一部奇特的电影啦!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接下来两周轮到你来选啦!

《纽约提喻法》 

@zero 啊我是觉得他两段都处理得不太好所以hhhhhh 特别是已经和第一个女儿疏远了,第二个女儿更更疏远了……
我觉得这个电影这种虚幻与真实的难辨也是优点!

我想看《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和《秋天的童话》,如果有看过或者不感兴趣的就《街角的商店》《遮蔽的天空》

《纽约提喻法》 

@xpihxb 我也是喜欢它的虚幻~

就前两个吧!下周见~

《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 

@xpihxb 虽迟但到,我看完了!

《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 

@zero 我也!!!看到那些和野生黑猩猩摸摸手之类的接触,竟然是过去真实发生的,就感觉好神奇!

然后感觉hhhhh 这个好像偏自然纪录片一点,我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想法,就感觉这位女性本身挺了不起,妈妈其实也很了不起!

《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 

@xpihxb 你觉得它偏自然?我可能觉得它偏人物传记. 应该是我们期待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吧,你期待看到 Jane 的故事,我期待看到更多黑猩猩的研究过程和结论~

我也没啥特别的想法,那就继续下周见?还是新年需要休息一周?

《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 

@zero 是这样hhhhh ……发现我好像一直认为电影是故事的载体而不是知识的载体。

申请休息!!!下下周再见!

《秋天的童话》 

@zero 我也看完了!!!我心情好复杂,感觉是一部既难看又好看的电影…………

前面感觉很平平无奇,互送礼物又有些刻意——麦琪的礼物那种。我是靠着女主的好看看下去的。但从船头尺开始心动,这个角色就……好精彩啊……好活!那些细节的表情,特别是在一个这种有些粗俗又流落漂泊(?)的、不怎么招人喜欢的人身上,看得到小心又明显的爱。啊啊啊,爱让这个人生动。
但又想到这是发生在一个简单、常见的故事里,好可惜,啊,好可惜。

我也对结局感情复杂,竟然这么温柔地有he!有he我很开心啦……但我其实觉得就在打开礼物之前,道别之后,停在那里就很好。

《秋天的童话》 

@xpihxb 竟然还能既难看又好看,就是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吧~

我和你的感受应该是差不多的,就是简单、常见,互送礼物又很刻意,他们送出礼物之后还不马上打开,电影还在留悬念,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可千万别是麦琪的礼物,结果还是没能逃脱出这个创意,我大翻白眼……(女主的外貌也不在我的审美点上所以我是靠着意志看下去的(x

男主演技确实是真的好哇!看完一查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润发!怪不得人家那么火能当明星,真是名不虚传!

我也觉得停在道别之后就好!这个结尾强行画蛇添足……很好奇你是如何区分 he 和 be 的?结尾只有 he 和 be 两种吗?

《秋天的童话》 

@zero 稍微有个铺垫都好说……现在感觉就是为了“演出这样的情节”所以“安排这样的情节”而已。

是的我也没怎么看过他演的作品!但这个就!真的很厉害!而且我觉得人设其实交代不足?(也可能是我缺乏人生经验……就是这个男主角的好赌、及时行乐、打架斗殴……找不到词了,就是比较不太像“好好生活”的样子,剧情上没有细说原因,好像是来自于过去的水手身份。
感觉男主角这个人这么做的成立,更多还是依赖演员演出来了。然后他演得这么讨厌(不好意思开头真的比较讨厌hhhhhh)后还能又演得让人很想珍惜……就很厉害。

he/be我用在看耽美小说比较多hhhh 要确认一下如果是be我就不看了!这里的he就是两个人幸福地在一起了,be是没在一起或者有人死了吧(也没看过be。
对电影其实也没有到结局要分类的习惯……有的不好说,比如坠楼死亡的剖析;有的,比如烈日灼人,算be?但是好像不会这么使用"be"。这样不足以表示电影剧情上的复杂性!

这部是它真的很符合一个爱情电影的he啊hhhhh 啊,这么说我说he其实是想表达,它给出了一个爱情童话式的结尾。

《秋天的童话》 

@xpihxb 船头尺的人设:我觉得对于故事来说也差不多了,你想探索的东西也有点太深啦!大概是他为什么成为了这样的人吗?但我觉得这也是证明演员表演好的地方,因为好赌、打架斗殴、及时行乐这几个特征,非常容易像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周润发表演得就会让这个角色很立体,有血有肉,以至于让你觉得这不是一个虚拟的人物,想要了解他的过去!

就是耽美小说会在明显的地方标注它是 he 还是 be 然后你就凭着这个标注决定看不看是吗?可是这个电影的话,最后两个人并没有幸福地在一起呀!我觉得它既不是 he 也不是 be,是一个有着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的结尾!

Follow

《秋天的童话》 

@zero 啊!!很有可能!!!!(对的,我有点好奇为什么。

现在很少写be?写得好的be作品或者be作者也就比较有名,我直接绕行hhhh。古早文确实很有可能be,就看着觉得情况不对上网查查……

你说的就是oe!是更可能“爱情修成正果”的oe!严格定义是这样没错!
我可能是把这种重逢视作爱情故事的套路……已经把这类套路归为he了……?

我们接下来看什么!

《秋天的童话》 

@xpihxb 你不看 be 是因为共情能力太强吗?

学到了!“开放式结局”这个说法我倒是知道,但第一次知道 oe 这个词(

四选二:《美国小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利益区域》《可怜的东西》

@zero 是因为心脏受不了 :blackcat_11124:

前两个就很喜欢!就前两个!

@zero Zero我申请咕到下周!我累了……!你先别看——

《美国小说》 

@zero 我喜欢这部哎!抛开一切,这个故事讲得很流畅,我就自然而然看进去了,很多电影我需要开头把自己命令在椅子上经过一段时间才可以hhhhh

我其实不太确定这部电影的嘲讽对象具体是谁,感觉针对了很多人hhhhh 从小说到电影利用当下对种族歧视等问题的关注取巧地创作,黑人供给给白人符合他们想象的故事,然后赚到钱。他们决定FUCK是第一名的时候,三位白人左侧,两位黑人右侧,三位反驳了黑人的意见,理由是我们需要听到更多黑人的声音hhhhh

电影里那个年轻导演选故事的倾向也挺有意思hhhh 我觉得他不太像是议题优先,但他也是,有些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拍电影,比较轻浮……?

包括男主角感觉也是被嘲讽的之一,这个闹剧本身就很好玩hhhh
我感觉这个男主角可能因为自己从其他身份标签(例如出身中产家庭)里获得了特权,从而步入了较好的生活,导致他对自己所属的种族面对的种族问题很钝感。或者也不是钝感,视而不见?他更多的觉得其他黑人作品在迎合市场,是刻板印象,是噱头,是不入流。但后面那位女作家也说她有做大量调查,基于事实创作。我觉得创作的领域里,为什么弱势群体的故事会一再重复,因为现实中弱势群体所面对的困难、歧视、忽略始终存在着未得到解决,于是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发声。男主只看到前面:怎么都在进行这样的创作?为什么都是这样刻板的黑人作品?但却忽视了黑人处境。其实他出门打车,司机也是优先去接他身后的白人。

其他有的小情节我也很喜欢,比如海边读妹妹的遗书hhhhhh
还有弟弟可能觉得自己从未被家庭接纳,母亲也不认可自己的同志身份,但是当罗兰结婚的时候请他留下,拥抱他,说我们是家人,哎呀哎呀……就感觉……像是施加了治愈魔法,我看着好欣慰!

《美国小说》 

@xpihxb 我也觉得这部还不错,简单轻松,就像你说的,故事很流畅,不故弄玄虚~

嗯,确实嘲讽了很多人,我觉得主要还是在嘲讽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这个现象,比如开头的课堂,比如海边撒骨灰时有个路人问有没有被批准这样做,这个人像是个有点傻冒却激进的环保主义者(?)当然还嘲讽了很多别的和这个没有关系的事情,比如文学奖的评选内幕,评委们只读前 100 页就行了 :0120:

对,最后评那个文学奖的决定时刻也挺讽刺的,明明是为了“多元性”才加进来的黑人评委,结果他们两个人都不同意 FUCK 为第一,反而是三个白人的多数意见起了作用,评出了这个能表达黑人声音的作品.

那个导演应该就是在讽刺好莱坞吧!但这个电影里,好莱坞和出版社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他们其实并不在乎具体的内容,他们只关心普罗大众在乎什么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是可以赚钱的. 他们也喜欢往里面加入噱头,比如通缉犯这个身份,没有人做 fact check,你说是那你就是.

你讲到男主也是被嘲讽的对象,这一段太精彩了!这也是我认为这个电影最棒的地方之一,你完全表达了所有我想说的,导演在这里设置了很多对照:他虽然是黑人,但他是性多数(对比他弟弟),他也是中产的知识分子,他对市面上盛行的所有对黑人的反思看不顺眼,但实际上他是完全走到了反面. 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世界非常的非黑即白,到处都充斥着不同方向的矫枉过正. 黑人的处境除了打出租时死机没有接他,还包括去医院时黑人要过一遍安检,当他妹妹陈述了这件事后,他给的回应是,这说明你很重要.

好多地方都很好玩,比如 Coraline 和 Cliff 在游泳池边说 Monk 很悲伤;比如 Monk 平时说话已经没有黑人的味儿了,但在和出版商沟通时要换上黑人的腔调;还有他们用 doctor 这个词开玩笑.

那个女作家的一个现场访谈里,主持人让她现场读一段,她读的那一段里的黑人说话有着各种夸张的语法错误,我在想这个是不是太夸张了. 所以后面女作家说她的书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之类的时,我还是有点惊讶的. 但我对实际美国黑人的语言和美国的文化环境都不太了解,总觉得有些地方没有能够充分 get 到导演的意思.

《美国小说》 

@zero 噢噢噢!我没想到,我还以为是那种比较刻板的人……是激进环保主义者就比较顺!
只看100页我也很震惊!但真的很好笑,他们还商量我们都只看100页hhhh

对的!而且还就这么上电视了哈哈哈哈!男主那会肯定觉得这个世界太荒诞!
我也很在意为什么结局是“导演选择了 拿起通缉犯这个flag的结局”而不是直接拿起通缉犯这个flag?是不是也是对电影界这种老套故事的调侃?

你比我想得更全啊啊!我没注意到性多数,是这样的!感觉确实是妹妹和弟弟要比Monk“敏感”,他们也强调爸爸更关爱Monk所以导致他对很多事情视而不见。
说起来是这样啊,我们待在这种混乱的世界,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里更拥抱少数群体,而这正是因为现实世界里忽视了少数群体……两个极端是同时存在的。

我!我不知道英语是有黑人腔调的??(都听不懂都自动过滤了……我之后去找来听听!不过确实是的,Monk和导演见面那次的坐姿走路姿势整个都做了大调整我笑死了……

她读完大家鼓掌我也很莫名其妙就:这段有什么好鼓掌的?!我倾向于这个女作家应该是,迎合市场赚钱和代表黑人发声的心都有。她接受访谈,回答问题我感觉很“熟练”。但做评委的时候其实能感觉她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她也不认同这种“白人想看什么刻板印象我们就写给他们看”的小说。
说起来那里有个观众站起来把Monk遮挡不见的镜头,然后转了一下Monk好像和他们一样都是站在台下的人,但是又保有距离。也挺像他在后面剧情中的位置。他看不上黑人作品,但最后还是创作了一部黑人作品,清醒地和他认为的不入流合流了hhhhh。就是好像是群体中的之一,但又与群体有距离。

《美国小说》 

@xpihxb 结局那里,我觉得怎么样都行了,他愿意把这个电影作为一个故事也行,愿意把这个电影作为电影中那个导演的故事也行,可能现在流行这种吧,有一个“ meta 电影”的视角会显得更丰富,像《纽约提喻法》……而且比较水时长 :0120:

其实还挺好辨认的,黑人说话像是唱歌一样,有一种 rap 的感觉(

嗯,女作家这个角色很复杂,但是电影没有展示太多,可惜!

你很擅长寻找这种“隐喻”耶!不过他不是真心地想要创作那本黑人作品的吧,他是想开玩笑,想讽刺的,这种态度的话,还能算是“和他认为的不入流合流了”吗?这个电影还故意设置了一个他妈妈需要进护理中心,而他缺钱的设置,也许只凭借“清高”就是没法解决好现实的问题.

《美国小说》 

@zero 确实hhhhhh 做个层次就会比较特别

是的!他非常抗拒哈哈哈哈!所以只是表面合流,表面站在人群,但他和人群不一样,其他人是支持认可的,他没有。
这个缺钱就是促使他这么写书的推力吧!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xpihxb 我看完了~看的是枪版,看完后查了一下才发现这个电影目前就只有枪版,如果介意请跳过这一周~

@zero 啊啊啊!感谢告知!那我等等院线!申请跳过!

Show newer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