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那种很暴躁,每个人都很暴躁,会说很多脏话,不顾及伤害的场景……尤其是家庭场景,就会感觉很难受…………我也没接触过外国人,生活不好的外国人很多都这样吗…………

Follow

后知后觉……很可能女儿的存在并非妈妈个人的意愿?妈妈年纪不大的时候生的小孩,所以这个家庭这样子?

(看外国电影看到人家有房子,比我大的房子,就常常不觉得人家处境多糟糕……

跟chatgpt说这个(长折) 

是的,这种割裂感很常见,尤其是在欧美电影里,底层角色的生活条件有时候看起来比现实里的中产还要体面。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1. 社会福利制度:
电影里的英国是有较强社会福利的国家,单亲妈妈可能领着政府的住房补贴、儿童补助等,哪怕没有工作,也能维持基本生活。而且在一些地区,政府会提供廉租房(council housing),所以他们住的房子可能是政府提供的,而不是自己买的。
2. 贫困的相对性:
他们的“贫困”更多体现在社会处境、教育和文化资本的缺失,而不是物质上的极端匮乏。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相比,他们可能有房子有车,但社会阶层仍然是低的,比如很难往上流动、没有更好的机会等。
3. 电影语言的取舍:
电影里为了呈现人物情绪和关系,会选择特定的场景,比如家庭生活、街区、舞蹈、和男友的互动等等,而不会把“填表申请救济金”或者“为了省钱去领免费食物”这些细节拍进去(除非剧情需要)。这让我们容易觉得他们的生活虽然“糟糕”,但好像不涉及生存问题。
4. 欧洲的生活方式:
在很多欧洲国家,开车并不意味着富裕,二手车很便宜,很多普通人也能负担得起。而且他们的住房结构和我们习惯的不太一样,哪怕是政府提供的住房,也可能比国内的廉租房大一些。

所以,你的感受是对的——他们的物质条件看上去不像是底层,但从社会阶级、教育、家庭环境来看,他们的处境还是比较艰难的。

——————
震惊😨
这个也叫贫穷也叫底层,那我算啥…………地下十八层…………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