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笔记应用我最近回归obsidian了……
装个霞鹭文楷,装个文本格式化插件,单中文编辑体验这一点就已经让我不爱在其他地方打字。

然后也解决了ob那个实时预览超难用我不爱在ob上看笔记的问题,就是拿quartz把整个库发布了一下然后狂改网页css。

最近发现的比较好用的ob发布为网页服务有两个(标配是支持反向链接)
quartz:github.com/jackyzha0/quartz
优点是几乎可以开箱即用(非常好看的意思),配置非常简单,更新活跃(几乎每天都有新提交),issue中有贡献者提到在开发更便捷的ob内插件供预览和提交。
缺点是不支持侧栏文件树,完全靠反向链接互相链接。(但反过来说,也鼓励了笔记原子化)
搭成的网站可以见:garden.oldwinter.top/

另外一个是obsidian-digital-garden
github.com/oleeskild/obsidian-
支持文件树和dataview视图,有ob内插件,基本也不要什么搭建成本。
搭成的网站长这样:dg-docs.ole.dev/

对了喜欢用hugo的话还可以用hugo的amethyst主题,基本是quartz套壳+文件树
但我觉得比直接用quartz要复杂
github.com/64bitpandas/amethys

Follow

笔记应用我其实还是更喜欢logseq,如果说卡片笔记的思路是“让笔记自然生长”,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logseq(或者说rr类笔记,当然logseq就是抄rr的)才是真正做到了这点。其他应用双链的方式,仍然只停留在“添加一个双向链接”

logseq完全可以做到
1.只在dailynotes一个页面写作,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写什么,需要归集的内容,打上对应双链
2.自动创建链接页面,并将对应文本传导至这个页面。
3.只需要看这个双链页面,就能看到记录过的所有内容。

反观obsidian,做到的只是传递双链对应的那一行文本。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跳转到对应笔记中再进行编辑。

但logseq对md格式的污染太离谱了, logseq本身也不是一个很好的编辑器。我对logseq最实际的应用是,归档我的布袋戏看剧感想,打上档名就行,巨好用……

· Edited · · 1 · 0 · 6

核心还是obsidian的块引用太难用了(大纲则在这方面有天生优势)

其实obsidian的标题引用也很难用,侧面引导用户把笔记拆得很细吧只能说。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