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了#3x3 ,喜欢这种结合了 专注计时式记录+柳比歇夫时间块式统计+to do list的设计。既可以专注,又相当于写日记,又有点get things done,一下子解决又懒又拖延的本人三个痛点(用上之后已经预约上美签了,因为是list里最简单的,但是最早约到了26年6月😅)

就是……我不理解,年月周三页为何不是记录统计页,而是彼此独立的计划页?这就是恐怖直立j人吗……列出年计划然后一直拆分到每月每周每天要干嘛???

3x3在小红书很火但是在少数派无人问津()
我发现了,因为它比起一个时间管理/效率提升工具,更像一个日记app……好看是好看的,但是逻辑和交互稀烂

@Gnpink 烂得令人发指,比起效率提升更大的用处是生成一个看起来效率很高很博眼球包括花里胡哨的标签花里胡哨的嵌套花里胡哨的配色的图片用来发小红书。

我是重度3x3用户,在我看来其实不用3x3才是3x3最好的使用方式……

@Aetherpack 我发现了!!但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怎么回事!重度用户的同时重度黑吗!
我现在只用记录攀岩了,人到岩馆之后自动记录,能记录具体时间还能看一个月爬了几次,挺适合这个场景的。其他懒得记

Follow

@Gnpink 因为它那个层层嵌套的结构基本上是一种臆想,很多人没法那么精确地生活的……何况交互巨烂无比整体非常麻烦,很怀疑作者自己能不能克服这么巨大的困难继续用。

但巨大的缺点的同时也有巨大的优点,小组件记录相当便利,也是市面上支持同步到日历的目前做得最好的应用,以日历为支点能做的操作就很多了。所以我只拿它做记录端。

@Aetherpack

你说得很对!也是我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的问题和感受

但小组件记录我虽然一直在用却不太get得到。比如,睡觉吃饭我倒是可以一键记录。但是学习、看书、运动,它们只是一级标签,我下面还有更具体的二级标签。那么,我开始选了这个专注场景,最后结束总结的时候还是得取消这个一级标签,去选那个具体的二级标签……这和我随便按一个专注,最后再选,有啥大区别,完全没有更便利啊啊啊……

@Gnpink 看情况吧,大部分情况下我会把场景细分到最后一级标签,但如果有的实在太多就搞个一级标签场景。比如看电影我下面有大概八到十个二级标签,这实在没法细分到小组件上,但学习就比较精简,可以在一个2x4规格的小组件里搞定细分。后者是精确记录不用再做二次加工,前者就相当于给一个记忆锚点,隔几天一次性改一下。

@Aetherpack
make sense 不过我实在是懒得折腾了。像睡觉、做饭吃饭、学习、看影剧番、看书、errand,我都有尝试记录过,现在除了运动都懒得记了。
我感觉它适合开始和结束时间非常明确,而且容易专注的场景,同时最好不要非常频繁(运动就非常符合!学习容易摸鱼和中断,难以把控开始结束时间;看书沉浸的同时又相对碎片,要频繁按开始结束就很烦;睡觉吃饭又太日常了,每天要记一次三次真的没耐心)

@Gnpink 各司其职吧,我只记两种时间,一种是有明确开始结束的大块时间(而不是专注时间),哪怕中间有短暂中断我也当它不存在。另一种是完全依靠自动记录的碎片时间,belike mastodon时间/微信读书时间/刷小红书时间等等等等,以打开/关闭APP为界限。后面这种我是用JotDay记的,很好用,有不精确的地方,但也不用那么精确,看个大概就行了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