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童年快乐的视频,我又在琢磨之前“童年到底快乐不快乐”这个问题。我感觉之所以有“童年无忧无虑”主要是很多成人眼里已经不再能让他们快乐,或者他们不能为之快乐的东西,小孩很快乐。实际上这是经历差距造成的一种俯视姿态,因为我们经历过那些所以我们没有再觉得惊奇了。但是往往快乐是外显的,悲伤是内在的,小孩子容易快乐,但也容易悲伤,在成人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就会让他们很伤心很伤心。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成年人觉得小孩的快乐好简单,有点类似于从出生就在用奢侈品的富二代小孩对一个花了攒了一年的钱买下第一个奢侈品包包的成人说,你们穷人的快乐好简单,这么一个包就能让你这么开心,我已经想不起上次让我这么开心的礼物是哪一个了。

是不是能感觉到那种俯视的姿态了?

@konatasick 我觉得就是这样的,小孩子的快乐是一种狭窄的快乐,这种快乐源自于他们的世界很小很小很小,他们也没有探索到足够的世界。就像塞尔达,一开始开塔的过程总是充满惊险刺激。但是开完塔之后呢?儿童拥有的是充满迷雾的地图,而成人在获取快乐的能力、可供调配的资源、自由度上都要远高于儿童,因此他可以在整片塞尔达大地上进行探索,显然是后者更为阔大得多。

而且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主要都是成人吧,儿童的快乐在他们看来是单纯的,容易获取的,但是这都只是主观臆断。他们拒绝看到儿童的快乐是多么受制于人,多么脆弱和不由自主。也拒绝看到儿童的世界其实远比他们想象中复杂和多变。他们在羡慕的其实是一种想象中而多半不可能真正发生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然后把这种东西强加给这个年龄段,完全是以偏概全。

@Aetherpack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从小听到太多这类言论了,可是我事实上就是越长大越快乐(当然我童年也很快乐但是现在更快乐)我以为我是例外因为我算是从小地方到了大城市,但是投票结果看来其实大了以后更快乐的人不在少数

Follow

@konatasick 我觉得说这种话很不负责任的……只说我自己的话,现在让我回去,别说当儿童了,就是念大学我都要崩溃了。工作之后这几年我比往前二十年活得快乐五倍。

举个非常不恰当的例子,我大前天看中plotter的narrow尺寸,前天看见你要去日本,昨天就问你能不能帮忙带了。如果我是小孩我只能看着(。

假说:年纪小的人生性乐天 

@Aetherpack @konatasick 暂时不考虑生理因素以外的事情。10岁对未来的信心更大。容易开心可能是跟幼年期的生理特性有关。幼年期的大脑天生就容易产生快乐的感受。年纪小相当于胎里带出来的快乐药还没代谢完,比较容易能看到世事积极的一面。成人要在日后继续保持达观,估计要靠额外的后天教育。后天的因素可抵消掉生理条件的改变。虽然成人的身体不像以前那样容易开心,但是成人依然有办法保持舒畅。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