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Verd Min 如果换个不带电音节拍的管弦乐+打击乐伴奏那不知道会有多好听

《未竟的依恋》读书串 

具有社会认可,意味着我们可以成为某一个群体中的一员、能够分享社会资源,它保护我们免受外部危险、获得繁衍的机会,或者在生病时有人照顾,等等。事实上,表示拒绝社交的交流信号是由负责处理身体疼痛(也许是我们生存的最基本指标)的大脑区域处理的。

原来…这一段话可以解释那么多的社会运动和思潮!

我家小朋友幾個月前從玩具店買了一隻貓貓玩偶,和我家貓貓同樣的花色,同樣的體型,相似度百分之九十。
然後就知道他想跟貓貓做什麼事,有跟貓貓手拉手跳舞,有每天抱著貓貓睡覺,有給貓貓「吃」他的零食。
但是他對真貓貓從來不會做這些,他會問貓貓能拉手站起來嗎,貓貓不理他,他就算了。也不會給貓貓吃自己的人類小孩零食,會喂貓咪零食。
晚上貓貓根本也不會給他抱著睡,只會在他旁邊跳來跳去,他也不會強行去抱。
每天他對貓貓說的最多的話就是,stay here,make you happy,貓如果停下來讓他摸了,他就開始摸。

就說連一個六歲小朋友都知道什麼才是愛。

读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star_empty:
neodb.social/book/0kQLzojQK8Lj
聚焦于以焦虑障碍为主的“神经症”,很好读懂的精神分析著作,从多个方面渐进分析焦虑障碍如何产生和发展,反驳一些弗洛伊德单纯从生物学角度提出的假说,援引入社会学的理论到精神分析中,虽然是十年前的论著了但今天看也很有意义。感谢象友荐书!

我在微博上学到的唇炎护理法真的好牛,这是我高中以来第一次超过三天嘴巴没有干得起皮(今天已经是嘴巴一点也不干毫无唇纹更不会起皮的第八天了)。唯一的要点只是吃完任何东西都要用水把嘴巴完全擦干净,然后涂上随便什么唇膏(我用的六块钱一支的EVO,很好用推荐给大家)
太夸张了,怎么会这么简单呢?我用过无数种唇炎护理产品,吃维生素也没用的不断长出新嘴皮的日子,只用更精细地擦擦嘴巴就结束了。

有些高腰裙别太过分,最窄的地方不是自然腰线而是肋骨,腰合身的时候胸腔无法正常起伏,穿起来好像穿束腰

何伟Peter Hessler 4月1日在newyorker发表了一篇文章,How Chinese Students Experience America。有一段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 在我对四川大学学生的调查中,我最为震惊的是对一个简单问题的回答:你是否希望将来有孩子?最常见的答案是不,而且这一趋势在女性中尤为明显,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六。中国的其他调查和研究也显示出类似的模式。一位前学生解释道:

> 我认为,中国孩子的压力更大, 困惑不安更深,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我们本来就是困惑不安的一代,孩子的成长需要长时间的陪伴和观察引导,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这种陪伴和观察引导是很难保证的。中国社会的未来是一场冒险,孩子们并不“渴望出生”。我担心孩子们不是勇士,而是迷失其中。
newyorker.com/magazine/2024/04

最近学到的一点是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大声地频繁地说出来
喜好有时候也是一种底线,你只有大张旗鼓地表现出来了,别人才会意识到,“哦,原来这个东西ta这么喜欢这么在乎,那如果我不想故意冒犯ta的话最好就注意一点”
而如果我把我喜欢的东西藏着掖着,别人要么觉得我没那么喜欢那么在意,要么认为这东西我自己都没自信拿出手,结果自然就给不了太多尊重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常常,只要敌意及其对别的利益具有的潜在危险足够强大,则压抑敌意所产生的后果,本身即足以导致焦虑。隐约的不安状态,很可能就是以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一过程往往并不会到此为止,因为人有一种强迫的需要,它要消除这种从内部威胁自身利益与安全的情感。于是产生了第二种类似反射的过程,即个体把他的敌对冲动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第一种“伪装”,即压抑作用,需要第二种伪装来补充:他“伪装”这种破坏性冲动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外界的某人或某物。从逻辑上讲,敌对冲动所投射的对象,恰恰正是这些敌对冲动所针对的对象。其结果,那个人就拥有了投射者心中那些可怕的成分。这部分是由于那个人被赋予了投射者本人受到压抑的敌对冲动所具有的残酷无情的性质,部分是由于在任何危险中,这种效应的程度都不仅取决于具体环境,同时也取决于人对这一处境所持的态度。人越是缺乏防御能力,危险也就显得越大。”

摘录来自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卡伦·霍妮作品)

啊啊啊啊啊

读过 死刑判决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empty:
neodb.social/book/5uzqmhv8hBcp
译者序写得很好读,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也没有看明白、文盲我从出生开始就对法国文学毫无头绪了,抱歉

#不听仙乐听仙人开会
不合时宜最新一期请了《坠落的审判》北大映后会上的那个翻译姐姐,姐姐说法国没有像中国网络上这样这么集中热烈的女性主义话题讨论,可能因为一个巴黎年轻人在现实里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她们可以参与更多现实里的活动,也可以在现实里讨论,中国人没有空只能在网上。
……猜猜是谁听到这笑不出来了 :noii5:

突然意识到我可能是一些身边朋友认识的第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因此她们面对我的感觉也是全然陌生的。在我开始治疗之后又有许多的朋友也发作得比我更严重需要治疗,我也是出于关心朋友的原因才去关注自己病情之外的事情。

我不晓得这些出版社:正文99P的书有什么好做A5硬壳精装的?

在读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star_empty:
neodb.social/book/0kQLzojQK8Lj
聚焦于以焦虑障碍为主的“神经症”,很好读懂的精神分析著作

特别喜欢《三十岁》和《你的夏天还好吗?》和《那里是夜,这里有歌》这三篇。

Show thread

读过 你的夏天还好吗?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empty:
neodb.social/book/52zQ9w8XeWT1
真的是好韩国,就那种,环境,世界,社会,人际关系挤压中留下一点小小的空隙,角色在这样的小空隙中生活,可能已经失去居所、朋友、父亲、母亲、恋人、勇气、全部的生活秩序,在失去之后依靠曾经美好的回忆对抗抑郁阴影,为“生命”、“存活”这样本质的事实狂喜着。性别差异在她这本短篇集里也无法忽视,她用女人的视角写的几篇都真实得无法抵抗,同为女人一定能感受到她写的文字里有多沉重的现实铸造的钢筋混凝土,阅读时没有幻想的余地只能被压倒;而男性主角视角的几篇相比之下简直明亮充满希望,她像是在塑造自己理想中的形象、保留了女人原本的部分但是转换性别之后的故事——太自由了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