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天呐,看完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之前关注的一位缅甸相关的up主最近在地震里死里逃生。那天他本来去围观缅甸的千人僧饭布施,结果遇到热情的僧人们领他在佛学院四处参观,临走前预定的出租车不见了,僧人也就耐心地陪up主一起找,分别时他捐了些善款,对方则给他送了书,互相祝福了许多遍平安和发财之类的话,然后,就在返程的车上,四周突然地动山摇,部分房屋倾斜,等到旅店门口才发现刚刚的余震正好把这位up主下榻的酒店7楼完全震塌,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僧人带他参观佛学院,他可能看完僧人布施后就会早早回酒店休息,也意味着从此葬身废墟,根据他自己的时间记录,这个让他死里逃生的容错时间差也就五分钟,同时也因为带着他参观,他用镜头清晰记录了佛学院的景致,而这也极有可能是这座佛学院留给世界最后的完整影像……

看书真的是只要看就会看完,多么朴素有盼头的活动

被朋友推了个奶洗酒配方,vodka+抹茶+柠檬汁+糖浆+牛奶,快速怼一起然后冷藏半小时,拿出来之后咖啡滤纸过滤……我因为没有全脂牛奶为了那个絮状反应改用了等量的irish cream,结果大成功😯!!!刚配完像抹茶奶油一样的绿色,但最终滤出来的酒是透明的淡绿色,奶味消失了,很冲的酒味也消失了,是那种去bar喝酒光好喝但喝不出里面到底加了什么神奇配料的味道(?)化学好神奇,感觉以后只要保留了柠檬汁+奶就还可以多尝试新的recipe!!!

我操,最近频繁意识到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干了这个就干不了那个,工作/学习、娱乐和爱好完全是不可能三角,更别说还要睡觉,八爪鱼也只有一个脑子,就,人必须选择要做什么,没有既要还要的好事

如果在虹橋樞紐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請看:虹橋樞紐b1靠近地鐵站往虹橋天地的路上有一家多抓魚循環商店,中古服裝為主,女裝居多,好處是都按照品牌分類了,缺點是沒有按照尺碼分類所以淘起來有點費力,小碼居多,喜歡淘中古衣服的瘦子們可以去逛,價格視品牌狀態有相當於原價一兩折的也有對折的,所以也不是很便宜,大部分都是三位數,試衣間充足,衣服品相也不錯,也有少量包包

顺便一提,c7的博客站自带RSS~想订阅老煤的矿场的话可以用这个:
write.c7.io/blueglass/feed/
基本上都是小说,不确定以后会不会有月记和文艺作品的杂谈(有的话应该也都是武侠……可能会把播客文案在这里po一下)

前两天英国高院裁定“女性”只能指代“生理女性”的案子,那个terf组织“for women scotland”就是jkr捐助的。你现在给她花的每一分钱确实会流进伤害跨性别权益的组织里。以及还认为jkr只是口头说说,没有伤害任何人,比不了尼尔盖曼的,你的残忍和无知不比尼尔盖曼少多少。还有那些觉得只是跨性别的问题自己无所谓的女同,图2就是所有僭越了性别规范气质的人的未来。good luck。

装修好了我的跬步页面! blog.douchi.space/steps-page/?

做了如下修改:
- 既然不只是跑步了,徒步划船游泳骑车都支持了,那从 running page 变成了 steps page,域名也顺便改成了 steps.douchi.space?utm_source=
- 改成浅色模式了!我恨深色模式! :douchi_cyberpunk:
- 同步了 strava 的数据
- 一些细节样式调整

#blog #写虫日记 #博客就是广播形式的椒笔友 #人老椒黄养生修仙

Show thread

@board 虽然我平时不说这种话,香油们最近可以特别重视一下网络隐私安全
在微博上看到有博主说可以用来人肉搜索的功能集成到chatGPT的新模型上,随手用之前拍的一张照片试了。没有特意使用提示词的情况下可以精确到国家,如果要求它从具体层面分析甚至可以给出城市内几个可能的suburb。输出结果中没有任何关于道德限制的提醒。
就原博所说他人照片也可以在有限准确度内报出职业、籍贯等信息。

*多试了几次,结果的准确性还是很受图片内容/清晰度和相关提示词的影响

比索尼手机型号命名逻辑还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出现了:

我一直觉得abo太有性恋了,其实是有性恋太abo了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这个 Gailliot, Matthew T., et al. "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 limited energy source: 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的摘要吧
本篇工作指出,自控力是有赖于有限的能量来源的,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葡萄糖。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自控力实验(stroop task 就是红的字写着“黄”然后你只能说红不能说黄、想法抑制、调节情绪、控制专注力)和社会行为测试(帮助别人、压抑想死的心情、和其他种族的人沟通的时候抑制偏见),这些实验结果表明(a)自控行为会降低血糖(b)先自控了一下血糖就降下来了下一次就不太能自控了(c)先自控一下接下来就不太能自控了对吧,但是这时候喝一杯葡萄糖就又能让自控力恢复如初呢。所以说自我控制这个行为是需要一定量的血糖才能操作的,而只是自控一下下就会让血糖浓度降到非最佳水平,后续就不太能控制自己。
然后这篇综述 pubmed.ncbi.nlm.nih.gov/184534 里提到,喝了酒的人因为酒精的代谢会降低血糖 所以也会控制不住自己
#论文导读 @mature
edit: stroop task 配图 只能念色(shai)不能念这个字儿

Show thread

莱纳士兵人格:艾伦是我好兄弟
莱纳战士人格:我要把艾伦带回去
莱纳的猪脑:那我直接告诉好兄弟我要带他回去不就行了

adobe.com/acrobat/online/compr
adobe 可以在线压缩pdf 说实话看到adobe、在线、免费、工具,我看了好几遍域名才敢相信真的是adobe

比较能直观体现美国/人类社会对移民的真实看法的一件事:形容移民的语言本身。

西方世界也有很多人离开原住国去别的国家移民生活,这种人在英语中被称为expats,是不是很高雅?看起来跟外交官似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结合语境以为是说啥公职派出去的外事人员。不是哦,expat就是指西方润人们。

那英语里是怎么称呼我们这些来自第三世界的移民们的呢?你猜对啦,就是字面意义上和“外星人”是一个词,就是aliens. 哈哈哈哈哈哈……词典释义我都放在这了,对比非常明显。美国法律和一切官方场合里谈到移民一贯都是aliens,所以你要申请美国绿卡或公民或者哪怕签证的话都要一直在所有文件材料中反复忍受这种羞辱和刺激,反复被称呼为“外星生物”,直接给你开除人籍。

我对这个词的这种用法的初接触是在十八岁刚来美国几周后,大一第一学期我选了Western Civilization这门课,在学到欧洲人第一次遇到蒙古人的时候,在二十几个人的讨论课上我是唯一一个不是白人的人。助教老师是个白人女士,她一开课就问我们:“如果你们今天遇到了一群外星人,你们会有哪些东西想问他们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老师就这样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又一个词汇。我英语口语很好,课堂表现也一贯积极,但那个时候我就有种微妙的不妙感,说了一两个词就没有参与这个过程。直到老师写完了满满一白板的词,然后开朗地对我们说:“这些就是第一次遇到蒙古人的欧洲人当时的想法,对他们来说,当时就像我们遇到了一群外星生物。”

……
……
。。。。。。

语言很难描述当时我的无语。当时我的确出现了一些解离体验,觉得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身体漂浮在上空见证这荒诞的一幕。我想问她是看不见我吗?啥意思,咱们亚裔人黄种人在你们白皮眼里就相当于一群外星人是吧?你自己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文科名校的历史助教老师当着一个东亚裔学生讲这种话真的合适吗?那我是外星生物的话你们又是一些什么玩意儿呢?

美国描述无证移民的恶意说法就是illegal aliens,违法的外星人。说实话,我还挺认同这一身份的,违法的外星人,听起来就很酷。一个在官方与法律用语上到此境地的国家和社会,同时又是世界第一大移民国家。所以不要再和我说“美国是欢迎移民的、只要你用正确的方式过来”,有这么说的人请你们都把这个例子举给他们,然后再派他们去到USCIS网站读一读官方用语。别的我就不说了,美国会有今天的一切真的就是一种必然。同样都是人,同样都是润人、移民,为什么白皮是expats,我们就得是aliens? 这种用语有一天在,系统性歧视就有一天在。(觉得这种区别合理的二鬼子们请拉黑我)

ADHD的时间就像挂面,你觉得还早,就是正好,你觉得正好,就是晚了,你觉得晚了,就是完蛋了

这两天来咖啡馆排东西,进度缓缓,但博文已写两篇。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