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来毛象求助一下:是否有近期在国内给自己购买了重疾险的象友?
情况:月底生日,想在生日前搞定自己的重疾险(因为生日后就要加保费了),预算4000/年左右,已经做了不少功课(对比了一些产品/听了相关内容的播客等等)
需求:毕竟保险是一项多年长期支出,决策起来比较慎重,而且我个人毕竟能力和汲取的信息都有限,想多听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这条嘟下一会我也会简单写一写我这段时间知道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条写一点最近看保险看到的内容,比较简略,不保证靠谱度,信息渠道是各种公众号文章,一个叫“保持通话”的播客,还有咨询过的一个叫“小雨伞”的保险经纪公司(好感度不是很高,明确表达过近期有需求会联系的情况下已经给我打过两次电话了),其实这些内容网上搜一下也方便能搜到。
1.保额30-50万比较普遍,100万看能力
2.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互相补充,惠民保是比较低配的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前置,长期交,确诊赔保额,百万医疗险后置,交一年保一年,根据实际支出扣除免赔额赔。
3.保多少疾病种类其实意义不大,很多公司在罕见病上做文章凑数量,重点是看轻症/中症有哪些和怎么赔,尤其是早期肿瘤,中风和视力受损。
4.“确诊即赔”并不完全准确,要仔细看合同,分“确诊即赔”“手术才赔”和“患病一段时间才赔”
5.能买多次赔付买多次赔付,多次赔付的保险要注意看间隔期,180是(可能?)比较短的,有的比较长的性价比就会低。同时要看是不是分组赔付,能选的话选不分组的更好。
6.能买保终身的买保终身。
7.能买保身故的买保身故,但如果确定自己不会有后代就意义不大。
8.能买赔付后豁免后续保费的买豁免保费,如果买保险人和受益人不是同一个人,还需要注意是豁免谁。
9.生日后保费会增加,等待期最好不要去体检。
其他看得比较晕的:有说重疾坑的诟病说大部分不会按保单规定的方式来生病,或者生病明明很严重但保单说不算重病,其实就是规定了疾病的一种很严苛的条件来逃避理赔,只是听起来很靠谱。
有的说上面说的这些在实际操作中也没办法,重疾险还是能保大部分情况的,如果想保障更好那就加钱,我听着好像也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