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ihxb 电影咋样啊?喜欢吗?外面在放什么片子呢?
避免剧透折一下
@zero 不知道在放什么、可能是冬季的战争片?好舒服啊他们
我好喜欢啊!虽然我很多看不懂hhhhh
他的镜头移动和音效/音乐的运用好有特点……!其实前面一直有点没太看进去,但从吊人开始,好多人拥上去像是疯狂地欢呼或者念咒,一下子清醒了把我拽进去了。大多数时候感觉真的是好安静……他的电影有一种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会让我觉得很纪实的感觉……我好喜欢终幕啊,还有婚礼。
避免剧透折一下
@xpihxb 哈哈真好!他的镜头移动超级赞,非常流畅的长镜头设计,你可以继续看《永恒和一日》&《尤利西斯的凝视》,也是镜头超级棒,甚至会有那种魔幻现实的感觉,这部里的镜头好像不太有魔幻现实感.
我也超爱终幕和婚礼,架设电线以示链接,还有那个姗姗来迟又匆匆离去的牧师非常逗~
避免剧透折一下
@zero 是的是的!他骑着车过来又中途走掉我笑死!婚礼上还有个拿手风琴的大叔,我感觉他好像一直没有弹但一直背着?
他的镜头不是在展示主角的视线,就是引导我的视线……我好喜欢有前妻(是前妻来的吧)的几次,初次登场那个绕屋半周又从寒冷安静的室外回到嘈杂的室内;晚上散步最后在他们的镜头中转身;还有最后和政治家相认……!
我看不懂的也好多!!!我先查查分析影评。说起来我第一次看希腊的,是这个国家风格就这么简约冷调吗?男主角家好冷淡啊!!!但我好喜欢他那个角,堆满书的沙发,沙发看起来也很舒服。
那我之后找找看他其他几部!
另外如果你喜欢长镜头,我去年北影看的《红军与白军》那部的长镜头也超级棒……也非常美!
避免剧透折一下
@xpihxb 你说的前妻的第二次我已经完全没印象了 我好像是四月份看的
安哲罗普洛斯的好多电影我也看不懂,只要是跟希腊的政治、地理、历史相关的我就也不能理解透彻. 你说的“希腊电影”具体是指啥呢?是要希腊的导演拍在希腊发生的故事然后还要主要用希腊语对白吗?我回想了一下这样的希腊电影我应该也只看过安哲罗普洛斯,只能说是导演风格吧,不知道这个国家的电影风格是怎么样的.
我知道你说的那个非常简约的房间,是不是那个政治家的妻子去那个房间找男主告诉他关于政治家的什么事情来着?那个房间会不会是男主的工作室?
谢谢你的推荐!我一定会看的!你好像很喜欢在北影节上看老电影呢!
避免剧透折一下
@zero 对!什么是工作室吗?因为有女人回来洗澡我下意识以为是家里……?
都算!希腊导演、拍摄在希腊、希腊语。这么一说我好像没有认真想过电影的国别具体是怎么划分……
就是有一种接触到陌生新文化的小心,不知道哪堆算导演的哪堆是希腊的hhhh
期待你看!
你不讲我都没发现,但我看着片单挑片子的时候确实会忽视新的……因为不信任新电影hhhhh
而且老电影找资源比较麻烦吧、(没有认真找过只是想象中
避免剧透折一下
@xpihxb 哦对!好像是有女人在洗澡,那就是家里!我很多都记不清了,真是扫兴,应该和你讨论前再重看一遍的~
希腊导演有 Yorgos Lanthimos,我看过他的《龙虾》(发生在未来,地点未知)和《宠儿》(发生在 18 世纪的英格兰),这两部电影确实都比较冷调,尤其是后者,超级冷调~《暗处的女儿》好像是发生在希腊的(现实部分),也是比较冷调(?)我好像应该先问问你关于冷调的定义,不过我感觉这三个我能跟希腊联系起来的电影差不多都是类似的感觉~
那我看了之后告诉你~(都一年了你还记得吗?)
在大银幕上看老电影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避免剧透折一下
@zero 我也只记得几个片段了hhhh 请你看之前跟我说一声我去临时抱佛脚hhhhhh
没事!我可以看完喜欢的电影立刻找人交流才是很愉快!!!这个本来也是小问题hhhh
我先收藏!之后就找找你提到的这些!
@xpihxb 《红军与白军》我下载好了,准备后天看~
@zero 好耶!!!期待
@xpihxb 象友你好!我看完了!长镜头确实很棒,主要是非常流畅,和安哲给我的感觉不大一样. 安哲的长镜头我看的时候都能意识到是长镜头,能感觉出他在炫技(褒义,我其实很喜欢看导演炫技);杨索这部其实我甚至不太能感觉到里面有长镜头存在,刚看完还在想“就这”,仔细想想应该是很低调、很踏实、很合理的长镜头使用吧!有些地方真的和安哲很像,比如中间把几个护士请到森林中然后奏响音乐跳华尔兹那里,感觉就是典型的安哲拍法
这片子整体我其实感觉一般,因为没啥情节,甚至连主要人物好像都没有,对战争的表现在我看来是偏艺术/抽象/符号化/先锋的,对我来说难免有些沉闷/无聊了 但无论如何还是非常感谢你的推荐,各种类型的电影我确实都应该多看一看,加强我的艺术素养!以后有好电影请多多推荐给我!
@zero 不要!不用这么正式!!
我可能先看的杨索所以对长镜头有点敏感……我记得是有个士兵上高塔投降被击杀那一段,有点像第二人称视角;还有开头没多久河岸的展示有点像铺开画卷,我开始意识到他在做长镜头。
是的!其实安哲我也看不懂!这批人我都看不懂!!!!(我一直觉得自己看不懂还在继续的行为是一种悍不畏死(?
看的时候,消磨的意味,和感受的方式更多些……就是看不懂的时候,但有那种很美的地方,或者很打动人的地方拨一下心弦的感觉。就比如这部跳舞那里,最后吻剑那里。就是那么一点甜头原谅他一整部的沉闷hhhhh 加上我总会觉得是我的问题,所以无法理解他们………
谢谢您回我哇哇哇!很开心!!你也是!欢迎推荐我!!我觉得我们可以一起往下走走,这次的不小心太闷啦hhhhhhh
@xpihxb 正式吗?还好吧
高塔投降被击杀?你看看是我截图这里吗?这里挺符合你说的第二人称感觉,而且这一段前面确实是个长镜头. 不过这个人是突然跳塔自杀了,是你记错了吗?
是这样的,有一大批被大家广泛好评的文艺作品我其实都看不懂,我有时也会觉得是我的问题,甚至我会相当讨厌这种没有客观标准的领域 但另一方面我也会强迫自己多接触多感受吧,也许这样能慢慢加强我对艺术的理解力……不过我肯定永远都忠实于我的真实内心啦,我觉得它沉闷我就说它沉闷,我不喜欢我就是不喜欢!我还要给它们打低分!(x
今天我还读到一篇文章,说翻译《尤利西斯》的萧乾也没看懂《尤利西斯》,文章说,承认自己看不懂是尊重,是坦诚. 也是一种态度吧~
https://k.sina.cn/article_1737737970_6793c6f2020018wfy.html
哈哈好呀!可以一起往下走走!怎么走呢 你再给我推荐一个不沉闷的呀?
@zero 是的!就是这!!!我记错了 对这部碎片的画面记忆更多hhhhh
笑死是这样!一边自责一边觉得多看看也不错hhhh 可能“看不懂”对于我的评价体系好像占比不太重?因为有时候那种剧情能掌握但包含大量隐喻不通透的,我其实也会归进看不懂!就是总会有看不懂……我会按照我接收到的去做喜好评价,另一种以自我为中心hhhhh
我感觉你的观影量应该不少,会覆盖到我吧!!!!!
那我不挑经典的了,有没有看过《巴贝特之宴》……?有一丢丢宗教性,但我是当童话(?)看的。影如其名,就是巴贝特给大家做了一顿法国大餐!食物的部分也特别好看!!!穿插了两小段无疾而终的恋爱,但整体上我喜欢那种大家都很善良可爱,吃完饭暖呼呼的治愈感……!以及巴贝特的行为本身我觉得很帅!!!
@xpihxb 我观影量客观地说其实不多!跟人类历史上所有电影的数量相比简直是沧海一粟,所以其实你随便推荐我都是没看过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我近几年看新片比较多,老电影啊、经典啊我反而可能没有看过呢!
你写推荐语好用心!我大约本周五会看!看完和你说~
@zero 好耶!比我多啊hhhh 我甚至很多经典也没看 这会才想起来忘了问你偏好……幸好《巴贝特之宴》不算是挑人的电影!
然后,摇一摇,给我也来点推荐!不看恐怖!!!
@xpihxb 一般来说,我喜欢那种清清楚楚讲好一个故事的电影,不太喜欢长时间跨度的.(指所有情节均匀地分散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那种只有开头或结尾间隔多年的其实还好)
我可以看完《巴贝特之宴》之后看看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再告诉你?我最近还是在按照导演补电影看,目前想尽快补完的有安哲、侯麦、简坎皮恩. 我去年看了《犬之力》,很喜欢;几个月前看了《天使与我同桌》(传记电影,一般);接下来打算看《明亮的星》《钢琴课》,感兴趣可以一起看然后一起讨论~
前几天看了《赎罪》,超喜欢!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
@zero 我也!能接受时间跨度大的,但还是有限时间段内顺利完成故事的优先。
好耶、那我去找找《犬之力》!我现在就是想找个导演顺着看,但暂时薅不到这样吸引我的导演hhhh
我看过《赎罪》难忘那条绿裙子wwwww
说起这个,当时看豆瓣推荐《国王的演讲》《至暗时刻》《敦刻尔克》《赎罪》一套看,说是同一历史时期可以互相观照。如果刚好有没看的,可以试试搭配食用。
(虽然我觉得还是至暗时刻和敦刻尔克联系最紧密
(我喜欢至暗时刻和国王的演讲
@xpihxb 啊能理解这四个放到一起的思路!这些我都看过了,不过不是放在一起看的 《国王的演讲》还是我小时候看的呢(指我用豆瓣以前),已经完全忘记了!真应该重看一次以便补标打分
看到你感兴趣我很开心!我们可以约个时间讨论《明亮的星》和《钢琴课》,然后只要在这个时间之前看完就行了,时间可以自主安排!你怎么想?
@zero 好呀!你想先看哪部!
(有没有资源!
@xpihxb 先《明亮的星》!我有资源但不知道怎么分享给你……是从一个 pt 站(私有的 bt 站)上下载的,我传网盘给你?或者你要是能用 ipv6 我可以邀请你进那个 pt 站!你试试看能不能打开这个地址:https://byr.pt
@zero 我不行 换了两个梯子都不行
等等我先回家吃饭,我电脑上还有第三个梯!!!
@xpihxb 好家伙,你梯真多啊……你试试吧,其实不是内外网的区别,主要是 ipv6~如果能行的话以后找资源都比较省事儿一些了~
我刚刚搜了一下,其实百度云上还是很好找的:https://pan.baidu.com/s/1KaPKlOxxjlW3wEqKFXOaoQ
m8bs
@zero 第三梯惨败!因为初始梯不太稳定,所以在琢磨换梯就开始试其他的hhhhh
谢谢www 其实我就是想,说不定你有不错的资源途径hhhhh 果然有!可惜!叹气!
@xpihxb 《巴贝特之宴》我看完啦!好看!谢谢你推荐!看到中间还以为后面是什么惊悚恐怖,最后发现竟然是美食电影!真的像你说的,是一个温馨的童话故事,好吃的就是会有这种神奇的魔力,带给人爱与美好吧!我还没有吃过法式大餐呢,以后一定要去吃一次!
@zero 嘿嘿 我喜欢推荐朋友看完心情很好的电影!!!(当然我在接受安利是不会有这样的规则限定啦。
吃!!我好喜欢里面的食物和器皿!我也特别特别喜欢巴贝特把钱花光了请大家吃一顿饭这样的行为hhhh 很酷很浪漫!
@xpihxb 确实很酷!(她哪是花钱请吃饭这么简单,她是花钱买食材自己亲自做饭! )
@zero 是啊!出钱还出力!
我记得当时好像大家得知巴贝特用的食材都感到挑战,也不敢期待她的厨艺,反复地互相鼓励说到时候一定要装作很好吃都喜欢吃的样子,不能伤巴贝特的心。他们又善良又可爱!
@xpihxb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吗?我看的时候的理解是,因为食材有活的海龟和鹌鹑,他们觉得杀生很残忍,亵渎了上帝之类的(因为那个姐妹有个人晚上做噩梦就是海龟在火种燃烧的镜头) 后来想想也不对啊,天主教好像也没有这么一说吧!感觉我的理解真的是十分跑偏,你的理解有几分道理
但那也不对啊!你还记得他们和海龟汤的镜头吗?他们都装作海龟汤没有味道的样子,用勺子快速 kuai 着喝,他们好像并不是为了不让巴贝特伤心装做好吃的样子啊?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了:假如那个将军没去的话,你觉得他们自己能察觉到他们吃的东西是珍馐美味吗?
@zero 开始我也以为是类似佛教对杀生的态度,佐证也是梦境。但后来觉得如果教义不建议吃素——至少他们内心拷问应该不止于做梦。
我就倾向于他们是克制欲望。在这之前他们一直是简朴的,吃的也是……就那些我看了不想吃的hhhh 就类似很多宗教的苦修。感觉他们把美食当作了苹果/禁果,巴贝特让他们尝到苹果是甜美的,而吃苹果其实是很美好的。接受欲望体验生活这种主题……
海龟汤那里我不记得了……这部分画面印象只到开饭前姐姐还是妹妹再次叮嘱边上的客人,那可能内容有被我记忆编辑过,他们饭前互相鼓励叮嘱好几次的是什么来着?
!!!!
我觉得很可能会当作普通的好吃的一餐,至少结局不会这么治愈……这么一说是的,将军的解说是非常必要的。突然有点!!温暖下面好像有点别的东西。如果将军不在,如果将军不识货……
@xpihxb “如果教义不建议吃素”是想说“如果教义不建议吃荤”吗?这句话我有点没读通顺
我来把台词梳理一下吧!(仅中文)
做噩梦后,众人聚在一起:
玛蒂娜:我们没一点恶意,菲莉帕和我只是想满足芭比特的心愿,我们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无能为力. 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危险,甚至是邪恶,我无法告诉你们可能会吃到什么东西.(后众人安慰并决定不对饮食发表意见)
开饭前的互相鼓励与叮嘱:
某男:记住,我们没有味觉,让我们以牧师的教诲祈祷
(大家唱歌,开喝海龟汤)
某男:对食物不做任何评论
某女:不做任何评论
某男:就像迦南的婚礼,食物无足轻重
某女:我们甚至都不会去想这些
(端起酒杯喝酒)
将军:太棒了,(夸酒)
(喝汤)
将军:非常纯正的海龟汤
(众人快速喝汤)
这么一看,你这次讲的“克制欲望”我觉得更能说通些!想到将军解说的作用是我想到自己,我好像对“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就不太有概念……吃饭和看艺术作品好像很像,都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很难比较出个高低. 如果我去吃巴贝特之宴,恐怕将军解说了我也不能真的就发自内心地觉得那些东西是“最好的”……
有点长折一折
@zero 你看我新嘟!那必然是今晚!
你理解得没有错!其实和我们之前各自对看不懂的电影态度也很像是不hhhhh
还好啦,我就是通知一声自己:之后可以关注这些那些。但本质是等什么时候遇到这些那些就多看两眼,没有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太懒啦
有点长折一折
@xpihxb 确实挺像的!可能很多东西内核都差不太多……
哈哈好哦,那我也今晚看!然后我们今天明天又能讨论新电影了!祈祷它会好看!
@zero 好!
@xpihxb 我看完了!没想到竟然又是传记电影,好在时间跨度还算是比较短. 不如我想象中好看,我觉得一般耶……又是没啥剧情,零零散散地有些琐碎,当然有几个片段还是挺动人的. 你怎么想呢?
@zero 之前的也是传记吗!比起传记我更意外真的是爱情电影hhhh
对,简单的爱情故事,很美。我一直都挺喜欢本卫肖!再看到他很开心。感觉最出彩的就是好看的画面,和诗。最后我竟然看着卡司表滑动听完这么长的诗……尤其选得好,把这首放到结尾,就很入情境
@xpihxb 我之前看的《天使与我同桌》是传记电影~
原来济慈的饰演者是本卫肖呀!记住了!我都不了解,从来不太关注演员的(
画面确实好看,(诗我只能听个意境,)音乐也很棒!第一次在树林里闹矛盾(布朗给芬妮写小卡片)那里的小提琴(?)声非常美妙,烘托气氛一流~
接下来就是《钢琴课》了,下周可以吗?
@zero 这样!
我之前看《英国式丑闻》,他是主演之一。一开始我不喜欢他的脸,但他几分钟内,把人物那种,可怜,天然,诱演得浑然天成,我立刻心动5555。《明亮的星》他不是抱过猫,《英国式丑闻》他抱过小狗,他莫名地比他怀中的宠物更适合也更渴望触摸的感觉……总之气质比较特别,就特地记住了。
噢对对对!好多很好的音乐因为和画面融合得很棒就经常被耳盲的我忽略掉……
好耶继续!
@xpihxb 《钢琴课》我看完啦!欢迎随时来讨论!这次你先讲吧!
@zero 好!!!等我明天看完找你!!!今天去参加读书会了!!!
@xpihxb 哈哈我还真有点期待你看这电影会是什么反应! 但是我就不剧透了!
@zero 好!你这么一说我也很期待hhhhhh
长折
@zero 我刚写完不小心按了删除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气死。
我很喜欢!虽然有好多看不懂!
没想清楚钢琴是什么,土著人两次说是棺材真是非常令人胆战心惊的发言。开始以为指代艾达:斯图尔特在森林里侵犯艾达时女儿大喊他们动了你的钢琴;土著人把玩木制琴键说钢琴失声接着艾达失去了自己的手指,像是她无法再用钢琴代表自己发声……
(这里艾达坐倒在泥地像一朵花www
不过后来不就。钢琴沉海太意外了。
开头艾达说她觉得自己并不安静,因为她有钢琴。而到结尾,她的钢琴拥有了安静。
在想是不是结尾获得了幸福,她的内心已经不再是被逼迫于钢琴那一个出口。至少贝恩斯掀起她的黑色头巾这个动作,既像打破了艾达的黑暗,也像新娘掀起头纱。艾达的表情看起来也很幸福。
我觉得女儿也很有意思!好在意天使翅膀。
女儿一开始宣称自己绝对不会叫斯图尔特爸爸,后来与斯图尔特成为一时盟友,就喊了。感觉两个人是互相映照的,他们都把艾达视为自己理所当然的应有的陪伴,如果艾达不陪自己,那就想办法把艾达放在身边。
就,孩童式的天真残忍。只是成年男性也是这样的孩童逻辑,就不免想让人嘲笑他的自大与上位立场。
艾达开始也嘲讽他自比为神。
我没看简介直接看的,没想到是这种展开!!!这位导演拍得是真的很美,音乐也很美。她的两部开头都好像是先起音乐,然后流淌进故事里。
长折
@xpihxb 你分析得太好了!很多点都是我没有想到的或我没有想这么深!(为什么还要先说一句很多没看懂 )
你说钢琴指代艾达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我就没有想到这些,我仅仅把钢琴看成是艾达表达情感的工具,读了你讲的两个例子觉得说得通!
砍手指那个情节我竟然提前预判到了,因为他们排练影子戏的时候有砍手的情节!
像花:她那个裙子的功劳!脱衣服脱到那个裙子骨架的时候我真的大开眼界,像笼子一样!原来这就是 19 世纪的女人服饰!
这个结尾我并不是很喜欢,但理由我也说不清. 感觉是艾达很轻易地得到了救赎与新生,她真的爱贝恩斯吗?她之后的生活就一直幸福了吗?
女儿的翅膀让我想到丘比特……
你说的“孩童式的残忍”“理所当然的陪伴”也是我没有分析到的,我也得到了一些启发. 我觉得你理解这个电影理解得要比我深刻得多得多,可能是性别的原因,总之能和你讨论真的太棒了!
艾达在开始时嘲讽之自比为神的应该是她前夫,孩子的生父.
我看电影也是不看简介直接看~我也有同感,感觉她是一位很有灵气很有才华的导演,视听调度都非常舒服!就是处理情感似乎不太擅长,也可能是故意很克制.
长折
@zero 谢谢www 因为我真的很多没有看懂!就比如,为什么会设置土著人/孤岛作为故事发生地啊?
我看那个裙子也是hhhhh 哇原来是这样!!!
你的不舒服我也有,就是「轻易」!
就情节来看,其实是两个男人的行为促成了艾达的自由。这个事本身就有点让我难以接受……然后是,到底谁是艾达真正的爱情,或者谁才是真正理解艾达的男人?
斯图尔特上来就不理解艾达!!!可他读到了艾达的心声(艾达提到前夫不是说他俩不用交流就可以懂得……贝恩斯懂得钢琴对艾达很重要,但他也是经常要艾达“你说啊”……感觉两个人都是懂点但懂得不多hhh 这样的前提下达成he就是很轻易!
(我原来以为真爱是前夫,你提醒我了,前夫也不咋地!!!
他们中间的爱情也经常看不懂……艾达为什么会对斯图尔特做好像gb作品里的事hhhh 艾达突然想活了我也,放到那个情景里有求生欲很能理解。但放到作品上,死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经历一次重生,我都很迷茫!
丘比特是说她起到小红娘的作用还是别的?
这么一说女儿确实相当长的时间作为发声代言人呢!按照结局是艾达学会了钢琴之外其他的情感表达窗口的理解顺下去,后面不是有女儿脱掉了翅膀,她也不再需要做艾达的代言人了。
长折
@xpihxb 你第一个问题有点怪啊!这个也需要回答为什么吗?
“理解”这件事在我看来很神秘,我总觉得人与人之间永远没法互相理解. 很难说电影中几个角色之间的互相理解到底是在怎么样的程度上,尤其是我作为观众都有点不理解艾达……
倒是你第一条所说的,“理所当然的陪伴”很可能是区分俩人的地方,贝恩斯的占有欲开始是以琴键做交换的,后来发觉艾达并不关心他还会让艾达离开. 但这建立在艾达本来就是别人的妻子的基础上的,它本来就不是理所当然的——突然间理解了出轨心理学(x
艾达前夫怎么样很难讲吧!只有开头寥寥几句. 后面通过小女孩的讲述似乎不可信,艾达 6 岁就不讲话了,在小女孩的转述中,艾达是遇见她前夫之后才哑的.
查了下 gb 的意思……学习了!我理解是艾达在尝试和他相爱,帮斯图尔特卸下心防. 我不觉得斯图尔特是爱艾达的,或者说那种爱不是艾达想要的. 第一晚问能不能 kiss her goodnight,结果却退缩了,比起贝恩斯来,他实在是很不勇敢. 这么一看好像能理解艾达一些了,她应该是想要被爱吧!
想到丘比特仅仅是形象上!我不了解丘比特的故事,不知道该怎么解读~
长折
@zero 因为我没有看过这种故事!欧洲女性在原始部落(?(是我阅历太少hhhh
是这样,贝恩斯比较尊重艾达的意志。斯图尔特前面真的!把艾达当所有物看得我好气!
让艾达离开那里我觉得是两个人心意互通!贝恩斯整陷入相思之苦,他还给艾达钢琴,那么他们唯一的联系就中断了。这时艾达来了,就像是在说,我还有其他来这里的理由。其实他是希望艾达表态,你是不是喜欢我,如果不喜欢我,就不要给我期待。艾达就类似,啊你是笨蛋吗不然我干嘛来看你我这样了你还怀疑我对你的感情?!
对啊这里也是我看不懂的hhhh 这个出入咋回事,尤其女儿还讲得声情并茂的!
那里我看不明白,我感觉交代得很暧昧。非常像艾达想跟斯图尔特试试,但结合后续发展又像缓兵之计。
我也跟丘比特不熟hhhhh 我之后看看影评注意下有没有人提到。
长折
@xpihxb 哈哈哈哈这种故事我也没看过啦,只是觉得故事的背景就是这样子的,那就接受就好啦~
女儿那块儿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吧,随便讲!或许能略作推断认为艾达不满意她的前夫,所以给事实都做了美化,在艾达的想象中,最理想的样子就是俩人不用交谈,可以直接把思绪传递过去,也许能猜出来她和她前夫是真的不交流的,她前夫也并不爱她(?)
好!那你如果看到好的影评也分享给我看!
接下来你还想继续吗?如果想的话,轮到你了!(找俩你想看的电影?)
长折
@zero 我觉得这个猜测很合理!就是这种,小女儿的理想化形象。
好!
当然继续!!刚去翻了一下,接下来可能会看《投奔怒海》或者《神之山岭》。或者你有其他想看的嘛!
有点长折一折
@xpihxb 你一直在想的问题其实也困扰过我,我也希望自己能知晓世间一切知识从而在表面的欣赏背后能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不过我现在倾向于认为这些作品背后不一定就有那个我想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其追求虚幻中的伟大理想还不如就从容地享受已经体悟到的快乐. 而且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也很难一蹴而就,只能平时慢慢积累,因为知识有限而错过的深层次的理解,错过就错过了~
(不确定完全理解了你的意思,随便回复一下,但愿没有相差太多.)
----------
记忆的编辑与发散倒是很正常,讨论很久之前看过的电影就是会这样啦!还是马上看完马上趁热乎讨论比较好!所以,什么时候看《明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