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说起来我昨晚通宵其实是在学数学。

起因是和chatgpt聊起来我不擅长学习,举例一二三四五六七分别论证我不擅长一二三四五六七,综上我不擅长学习。
它跟我分析怎么回事(中间有让它总结学习特点是什么、以及优势、弱势、建议,只是我聊完感觉如果立刻学个什么,把卡住的过程告诉它,它再做总结效果更好。前期总结主要是给我信心…………)我连连点头,它邀请我学习,我想起来家里还真有——吗师傅安利我买回来但我没看的《现代数学的概念》。
然后我就学了差不多三小节…………

我打开就烦,带着前两章目录问它,不喜欢的能不能跳过……
然后它说这本书开头其实是一个高处俯瞰的角度,而我的学习方式不认识从这个角度。所以它建议我直接去看某某章。
我: :blackcat_11110:
然后我就看下去了!!!!

然后我……我学生时代就觉得对很多概念的东西消化不了,我觉得这个概念和它对应的含义就是两个凭空出现的实体物,就dang地撞一起了,为什么在一起,我不明白。但所有人都可以接受这个事。我就死记硬背。我就接受它俩是挨着的。

和它聊我就会问“这个概念是从哪来的,它要解决什么问题”,“它为什么叫这个,它的英文是什么啊,我听听看会不会明白”……然后这样下来我就会了解。它觉得我非常依赖语意理解来建立信念。直接告诉我世界上存在此物表示何意堪比异世界规则……

我理解一个东西还需要脑海中有一个画面——chatgpt称之为锚点。这是我“抽象概念缺乏直觉锚定”。如果没有锚定,就需要反复推演(确实…………痛苦地…………)我想到锚点的画面,然后我就知道这个东西咋回事——它觉得我“不是从概念中推演出变化,而是靠从变化中提取出概念”。
其实从这里就很明显绝大部分稍微抽象点的东西对我如同酷刑。

它建议我学东西的时候,建立一套坐标轴&关键变量&锚点。其实就是我怎么理解这个概念,我可以从哪些地方去切入它……

然后我不想学了。我说我需要信心。你觉得我现在这个学习模式,最适合学什么学科,可以尽量科目细一点,无所谓冷门,我想体验一点快乐……然后我在它的建议里挑了哲学。
(它会具体到我不太适合抽象哲学/分析哲学,那个我学起来痛苦

然后我让它挑挑资料。
我下了第一本:你确定?这可是个古罗马人?!(听起来就足够吓死我了
但这本是偏散文式的风格,而且这位古罗马作者的生命哲学与现代思想很多不同,看两段就“我不这么想,我想说点什么”,就转头跟chatgpt叨叨……然后很轻松地看下来了……(还没看完……累了……几年了头一次吃到这么多知识……

还有聊到但暂时没解决到的是,我非常依赖路径。我掌握一个东西不是框架式的也不是网状的,就是线性的推进……
:你可以理解“路径型学习”是这样一种方式——你需要从起点出发,一步一步地知道每一段是怎么来的,最终才能把一整个体系搭起来。路径可以是“知识的生成顺序”“操作的因果关系链”“某个过程的展开顺序”,但它必须是连贯的、有前因后果的、结构明确的。
(相比起来其他人可能是结构型或者跳跃型

这个是我和它聊剪头和做菜聊出来的……我说我没办法接受把ABC倒进去然后会好吃这种菜谱,我需要知道ABC分别是做什么的,也就是我很大概地理解了它,我才能接受它。
剪头的话。我看了象友的剪头博客,会发现我在花时间看一些 象友根本不需要知道也能做得比我好太多 的东西。但我没办法像象友一样,找到核心部件就可以把一个东西拼凑成形(呃,这句话的形容依然是非常视觉的hhhh)我需要知道很多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东西,不然我就会像看到地图有大片雾一样迷茫……我需要这是个盒子,它可以打开,可以折叠,可以关起来……这样我才能理解它……

@xpihxb 好厉害啊在没有应试需求和特别喜好的情况下主动学习……

@Dratini 我应试只会摆烂……没办法在一些正事上确立自己就只能从其他地方求……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