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如果我提前看了这个编剧访谈我绝对不会去看这个戏的,前有“校考的大作文我还写了这件事”后有:

“南大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我的三观,让我知道世界是没有真理的。话剧《我是月亮》里面有一个老教授,摸了女生的屁股,当场女生就抽了教授两个耳光,大声斥责老教授品德败坏。后来老教授身败名裂。那个女生做得有什么错吗?的确是老教授做了不该做的事。但她其实又不了解这个人,她有一种年轻的优越感,觉得自己年轻,能够站在制高点上。其实可以更善良和宽容,因为你的举动能对别人有那么大的影响,理解和同情非常非常重要。”

恶心。

@Aetherpack 疯了吧我艹……我都不知道蒋公的编剧是这样

@ketu 天才女编剧,大三写出的蒋公的面子至今热映474场(痛苦地闭眼)

@Aetherpack 靠把自己的输出风格和思想模式调整成男人爱看的来取悦男性文人,然后推广到观众

也行,“天才女编剧”

@ketu 唉,她写的台上唯一一个女角色也很一言难尽,但是很难三言两语说精确……就,传统文人贤妻吧,擅长替丈夫道歉,替丈夫借钱(丈夫不知道),维护丈夫面子,把事儿说漏嘴用于讲出实情,被丈夫说:你还是去做饭吧!

最绝妙的是我看其他人说这个角色最早是编剧自己亲身上台演的。

@Aetherpack ……

这就是混进了男文人圈子的女文人吧。自己上台演贤妻讽刺度真正拉满了。

@ketu @Aetherpack 呃...前几天和象友一起看蒋公,出来我们就都说感觉编剧是男的,没想到是女的。剧中的女性角色的塑造非常男性视角,软弱、服从、起不到推动剧情的作用,只是为全剧提供了唯一的黄段子素材,很令人不适。作者当时大三不懂事就算了,但是十年一再改版都没有在这方面的长进,就...orz

@fireskybighave 光看编剧评论我也觉得编剧是男的(。

怎么说呢一旦习惯了混进男文人圈子的那套叙事并且尝到甜头,人不会轻易放弃这条容易走的路换一条别的路的。甚至会觉得自己和女权主义者之间存在视野高度的鸿沟,觉得自己更高级,吧。

@ketu @fireskybighave “更高级”笑死了,确实是这样,觉得自己迎合了更主流的品味吧。

说起来关于这个妻子角色,编剧访谈也有说法的:

答:一开始设置时太太这个角色完全是出于技术性考虑。。最初的设想是让冲突在内部解决,情节完全在三个男人之间发现突转。第一稿中她就是一个送信人,把信引出来。后来添戏是出于情节上的需要。
另一方面,她也是一个非常世俗的存在,跟那些文人形成鲜明对比。她是典型的家庭妇女,我拿着信上台的时候,听到很多观众都在说“她拿的一定是休书!”文革中她自杀是为了加一个戏剧冲突,因为老年的时任道要跟卞从周有一个很大的冲突。
她也映照了文人群体,文人总有一点耍大爷,就像她说“你的面子是面子,我的面子就不是面子!”剧中她对时任道说,“让你自己去做点事怎么就这么难!”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文人都有一点自卑,觉得自己没有用,没有创造真正的社会价值,因为我也从事创作嘛,这里面也有一点我自己自卑的投射。
很多人说她身上有一种母性的光辉,无微不至地照顾时任道。可能女人写女人,写得更像女神吧,想把她写得全能又完美。

@Aetherpack @fireskybighave 读完她这个写作历程我………………我真是谢谢她一家门。

写了个女工具人还自鸣得意觉得这全能又完美,怎么说呢,人比戏好看。

@Aetherpack 按照这编剧热爱同情和理解性骚扰者思路,可见此人和摸女生屁股的老教授品德败坏程度不分上下,难怪会提倡去同情理解呢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