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剧上半场有个伊万的宗教大法官独白,狂飙突进,天河倒灌,至少三十分钟,感染力极强。但因为……我不知道是翻译的个人兴趣还是审核需要避开宗教词汇(比如上帝全部翻成了“老天爷”),还是说标准译本向来就是这么译的,总之翻得极其意旨不明,实在太遗憾了。
听到后座也在讨论这个翻译了,真的好遗憾,这样的台词功底和情感控制………演员做到了独立支撑三四十分钟的长篇独白,但甚至没有能把意思清楚地传达到观众耳中。当然他们面对的观众没有这个问题,倒霉的只是我们
看完了,这个版本的阿廖沙英俊过头了,上半场穿红袍,金发白肤,红袍单薄,只在腰部按扣,特别适合被嬷到同人文里………下半场把红袍反过来穿,世俗很多,丽兹的一场独白戏里靠在墙上,纯色背景,就看见镜头不受控制地一会打一个正面大特写,一会又打一个正面大特写,讲话又那么温柔,在心里狂截壁纸………能不能把他和俄国音乐剧版的伊万放进同一个作品里,在文学的喜马拉雅之外,攀登颜值上的另一座高峰………
这个版本的卡西马神父也非常值得一看,话剧版也是摇滚卡拉马,开场一家人齐聚修道院,苍白虚弱,疲惫倦怠,行将辞世的长老在米嘉面前跪倒,行五体投地大礼。一分钟后剧情切到米嘉把阿廖沙叫去跑腿,剖白着剖白着就唱了起来,此时此刻,刚刚才病体虚弱退到场边的老长老歪在他的轮椅上,抄起鼓棒,开始激情架子鼓。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