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是农民,他们的贫穷完全是高征收和剪刀差造成的。高征收把他们大部分的收入都拿走了,剩下仅够生存的资金,多生一个孩子都会紧巴巴的。然后就算能存下一点钱,工农业剪刀差之下,工业品相对高昂的价格又会把这点钱掠夺走。给孩子买包饼干都能算奢侈消费。
这是孩子“把家吃穷了”的真相,但是要能理解它,还需要一些年的教育,和学者的研究能够发表、记者的报道能够刊登。这些是更奢侈的东西了
啊啊啊啊啊啊元宝把我们家庭群(元宝芙芙粉丝群)分享到我的qq空间了,塔塔不明真相进来了:等等我是不是不应该进
我:啊啊啊啊啊我做了什么
塔塔:你把群二维码发到了qq空间
我:啊啊啊啊啊是元宝干的
塔塔:元宝好厉害会给自己发群宣…………
#元宝日记
以前喜欢 BV1N7411r7bz 这个教程,时间短,启动简易,但是现在感觉这个组更多锻炼到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胸肌,也就是我不需要加强的前侧,之后探索一下如何不为难自己地锻炼后侧
来总结几个对日常健康或者productivity很有用的小习惯,给自己提个醒,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有用的小习惯。这个我打算置顶以及持续更新:
1. 减少赖床时间。这个提过好几次,赖床太久人的精神更容易萎靡,而不是得到更充分地休息。
2. 早睡。这个因人而异,对自己而言,同等睡眠时间的情况下,每天11点左右睡的质量高于12点到1点之间睡,如果拖到1,2点再睡,即使睡够了8小时,第二天的精神依然感觉不好。
3. 充分利用standing desk,每次吃完饭的时候站一会儿,或是坐久了之后站一会,比等到背不舒服再站要好。
4. 不喜欢做的task,要争取开始一点点的早做。这个可能也是因人而异。自己的亲身体会是拖到更晚做,last minute去做,除了不喜欢本身带来的那种疲惫感,还有last minute本身的stress。而早做,虽然还是不喜欢,但是做完之后有一种轻松的成就感。
5. 睡觉前的2-3个小时内不要做任何费脑的task,会非常影响睡眠,不仅入睡困难,而且入睡之后睡眠质量也很低。第二天萎靡一天,得不偿失。
@HashBrown 谢谢薯饼,第一次知道可以这样用,我家三个经常找不到手机和耳机的人有救了
拖延心理学
海马体还可以长回来!!!
长期处于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高分泌状态下会损伤一个人的海马体。当海马体细胞逐渐死亡的时候,它的形状就缩小了,所以不必奇怪为什么慢性紧张会让人的记忆和思考出现困难。(但是不要失去信心,海马体细胞还可以长回来,参看第15章。)
拖延心理学
这样的冷知识增加了
恐惧这么难以处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大脑负责传导恐惧的通道非常强劲。从恐惧中心(脑扁桃腺)到思维中心(大脑皮层)的信号要强于从思维中心到恐惧中心的信号。这意味着恐惧侵入意识要比思想控制情绪容易得多,因此我也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对付我们的恐惧和冲动。
拖延心理学
这段还挺有启发性的,之前 Akachi 跟我讲她看时间管理书学到的一点就是不要用项目时间而是用客观的时间段规划工作,比如 11:00-12:00 做某事,到时间后即使没做完也停止。如果用项目做单位很容易拖延得什么也没做,但是用客观时间可以计算每天的工作量、也可以保证每个事情都在推进
主观时间的一个变体就是“事件时间”,它指的是围绕着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而定位你的时间感。有时候,这些事件发生在大自然中,比如季节、潮汛、洪水或者风暴(例如,暴风雨之前和暴风雨之后就是这样一对时间概念)。当你想“写完这份记录之后我要去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你使用的就是事件时间,类似的例子还有:“我把房子收拾好之后马上要去机场”或者“晚餐后我要开始学习了”。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挑战是:将我们个人的主观时间(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它就是事件时间)跟具有不可动摇性的钟表时间这两种时间整合到一起。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可以在它们之间达成无缝连接。我们在沉浸于某件事情的同时,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离开,为准时赴约而适时动身出发,而不会在妥协中失去诚信。或者,当我们在做一个周期较长的工程时,虽然最后期限还遥遥无期,也感受不到一丁点压力,但我们还是按时开始工作。
很多拖延者生活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严重冲突中,不愿意也不能认知到它们的时间概念与钟表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与那些能够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之间自由而流畅地出入的人不同,他们一直在其间挣扎。有些人把钟表时间看成无关紧要的,认为它不够人性。有些人则始终处于时间混乱中,一开始似乎一切进展顺利,但是因为突然之间发现时间不够而晕头转向,而这样的经历只会在他们身上一再重演。对于时间的主观感受是构成自我认同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它跟你的文化和家庭背景、你的生物遗传以及你的个人心理都息息相关。
简·博克. 拖延心理学
⬇️ 這個讓我想起來以前看京都史的時候,裏面引用了一個研究給我印象太深刻以至於現在都記得。那段的主旨是說京都作爲首邑大城,耗費周圍的自然資源是很厲害的。比方周圍山林裏面的林木資源,幾百年間爲了開墾田地、造船修屋、柴火木炭等等用途可以砍光好幾茬。砍掉原生林之後林下植物和地表的腐殖質都會被破壞,整個區域的溼度和營養環境都會受到影響。這樣重長的森林就會有很多耐乾燥的赤松和與之共生的耐日光的松茸。相比之下只有原生的闊葉林裏面纔會出產需要溼度和腐殖質的平菇。然後有位研究者就很細緻地爬梳了十五至十七世紀京都貴族的日記,看裏面記錄了什麼贈答的山珍野味,這樣統計出來發現早期贈答品裏面有不少平菇,到後來越來越被松茸替代,得出來京都附近山野生態環境被人類活動破壞殆盡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