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前两天英国高院裁定“女性”只能指代“生理女性”的案子,那个terf组织“for women scotland”就是jkr捐助的。你现在给她花的每一分钱确实会流进伤害跨性别权益的组织里。以及还认为jkr只是口头说说,没有伤害任何人,比不了尼尔盖曼的,你的残忍和无知不比尼尔盖曼少多少。还有那些觉得只是跨性别的问题自己无所谓的女同,图2就是所有僭越了性别规范气质的人的未来。good luck。

装修好了我的跬步页面! blog.douchi.space/steps-page/?

做了如下修改:
- 既然不只是跑步了,徒步划船游泳骑车都支持了,那从 running page 变成了 steps page,域名也顺便改成了 steps.douchi.space?utm_source=
- 改成浅色模式了!我恨深色模式! :douchi_cyberpunk:
- 同步了 strava 的数据
- 一些细节样式调整

#blog #写虫日记 #博客就是广播形式的椒笔友 #人老椒黄养生修仙

Show thread

@board 虽然我平时不说这种话,香油们最近可以特别重视一下网络隐私安全
在微博上看到有博主说可以用来人肉搜索的功能集成到chatGPT的新模型上,随手用之前拍的一张照片试了。没有特意使用提示词的情况下可以精确到国家,如果要求它从具体层面分析甚至可以给出城市内几个可能的suburb。输出结果中没有任何关于道德限制的提醒。
就原博所说他人照片也可以在有限准确度内报出职业、籍贯等信息。

*多试了几次,结果的准确性还是很受图片内容/清晰度和相关提示词的影响

比索尼手机型号命名逻辑还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出现了:

我一直觉得abo太有性恋了,其实是有性恋太abo了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这个 Gailliot, Matthew T., et al. "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 limited energy source: 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的摘要吧
本篇工作指出,自控力是有赖于有限的能量来源的,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葡萄糖。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自控力实验(stroop task 就是红的字写着“黄”然后你只能说红不能说黄、想法抑制、调节情绪、控制专注力)和社会行为测试(帮助别人、压抑想死的心情、和其他种族的人沟通的时候抑制偏见),这些实验结果表明(a)自控行为会降低血糖(b)先自控了一下血糖就降下来了下一次就不太能自控了(c)先自控一下接下来就不太能自控了对吧,但是这时候喝一杯葡萄糖就又能让自控力恢复如初呢。所以说自我控制这个行为是需要一定量的血糖才能操作的,而只是自控一下下就会让血糖浓度降到非最佳水平,后续就不太能控制自己。
然后这篇综述 pubmed.ncbi.nlm.nih.gov/184534 里提到,喝了酒的人因为酒精的代谢会降低血糖 所以也会控制不住自己
#论文导读 @mature
edit: stroop task 配图 只能念色(shai)不能念这个字儿

Show thread

莱纳士兵人格:艾伦是我好兄弟
莱纳战士人格:我要把艾伦带回去
莱纳的猪脑:那我直接告诉好兄弟我要带他回去不就行了

adobe.com/acrobat/online/compr
adobe 可以在线压缩pdf 说实话看到adobe、在线、免费、工具,我看了好几遍域名才敢相信真的是adobe

比较能直观体现美国/人类社会对移民的真实看法的一件事:形容移民的语言本身。

西方世界也有很多人离开原住国去别的国家移民生活,这种人在英语中被称为expats,是不是很高雅?看起来跟外交官似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结合语境以为是说啥公职派出去的外事人员。不是哦,expat就是指西方润人们。

那英语里是怎么称呼我们这些来自第三世界的移民们的呢?你猜对啦,就是字面意义上和“外星人”是一个词,就是aliens. 哈哈哈哈哈哈……词典释义我都放在这了,对比非常明显。美国法律和一切官方场合里谈到移民一贯都是aliens,所以你要申请美国绿卡或公民或者哪怕签证的话都要一直在所有文件材料中反复忍受这种羞辱和刺激,反复被称呼为“外星生物”,直接给你开除人籍。

我对这个词的这种用法的初接触是在十八岁刚来美国几周后,大一第一学期我选了Western Civilization这门课,在学到欧洲人第一次遇到蒙古人的时候,在二十几个人的讨论课上我是唯一一个不是白人的人。助教老师是个白人女士,她一开课就问我们:“如果你们今天遇到了一群外星人,你们会有哪些东西想问他们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老师就这样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又一个词汇。我英语口语很好,课堂表现也一贯积极,但那个时候我就有种微妙的不妙感,说了一两个词就没有参与这个过程。直到老师写完了满满一白板的词,然后开朗地对我们说:“这些就是第一次遇到蒙古人的欧洲人当时的想法,对他们来说,当时就像我们遇到了一群外星生物。”

……
……
。。。。。。

语言很难描述当时我的无语。当时我的确出现了一些解离体验,觉得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身体漂浮在上空见证这荒诞的一幕。我想问她是看不见我吗?啥意思,咱们亚裔人黄种人在你们白皮眼里就相当于一群外星人是吧?你自己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文科名校的历史助教老师当着一个东亚裔学生讲这种话真的合适吗?那我是外星生物的话你们又是一些什么玩意儿呢?

美国描述无证移民的恶意说法就是illegal aliens,违法的外星人。说实话,我还挺认同这一身份的,违法的外星人,听起来就很酷。一个在官方与法律用语上到此境地的国家和社会,同时又是世界第一大移民国家。所以不要再和我说“美国是欢迎移民的、只要你用正确的方式过来”,有这么说的人请你们都把这个例子举给他们,然后再派他们去到USCIS网站读一读官方用语。别的我就不说了,美国会有今天的一切真的就是一种必然。同样都是人,同样都是润人、移民,为什么白皮是expats,我们就得是aliens? 这种用语有一天在,系统性歧视就有一天在。(觉得这种区别合理的二鬼子们请拉黑我)

ADHD的时间就像挂面,你觉得还早,就是正好,你觉得正好,就是晚了,你觉得晚了,就是完蛋了

这两天来咖啡馆排东西,进度缓缓,但博文已写两篇。

长这么大了才知道原来英语里的teenager原来只是指13岁到19岁的人,因为从十三到十九这几个数字在英语里都是以teen结尾的。
我印象里学这个单词是在初中时候,在书本上背单词的时候,这个词的中文是十几岁的人,以至于我一直以为十一岁十二岁也算做teenager…

想起本科室友,一位把高三和北韩生活原则实践了大学四年的姐。
每天早上六点半雷打不动起床学半小时英文出门自习,晚上九点回宿舍点开央视新闻app收看新闻联播半小时,睡前看两条韩娱综艺劳逸结合十点半准时睡觉,巴掌大的学校四年出校门的次数可能两只手数得过来,所有生活物品由爸妈采买统一邮寄 疫情被封在宿舍的日子在电话里被她和她妈称为“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念社会学但是大一不知道同性恋is a thing
在习近平22年造访学校的时候作为优秀党员学生代表去前排夹道欢迎。前一天晚上特地借来另一室友的指甲油 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给每根手指涂上了红指甲,后来又和妈妈打电话激烈讨论觉得戴着红指甲接见主席颇为不庄重遂又一一卸掉。
后来姐们直博去了某颇为有声望的国内项目研究什么婚姻家庭性别不平等女性生育意愿。赫赫想起这样的研究以及这样的研究是这样的人在做没法不觉得你国早点完蛋吧。

来咖啡馆做工,工可能没做,但春菜食谱博文加载中

号外,城市荒野的《上海林鸟、水鸟观察手册》最近再次开放申领,林鸟20r,水鸟19r,邮费3r,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公众号:城市荒野生态保育

我小朋友至今记得小时候与语文老师的矛盾
比如讲标准答案,雪化了就一定要是春天,不能是脏水,说是脏水就是大错。
什么最苦什么最甜一定是个意象,不是现实中的味道。
(我小朋友现在感觉是出题人自己都语言能力有很大问题,简直像在出脑筋急转弯,出题时不会讲清楚,请回答意象,或者请回答现实中的东西,非得要人去揣摩。)
或者,写作文编个有趣的故事,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非得要写“自己经历过的”,如果真的写了,又会被批评平淡,真的让人左右为难。
我小朋友感觉语文教育首先要教给小孩把一个事物or一件事情描述清楚,然后会写失物招领、告示、邀请函、投诉,各种场合的敬语写作(比如婚礼葬礼节日祝贺)。后来再谈什么“辞藻”“古代汉语诗词”之类的。
如果连“这只保冷杯是深蓝色的杯壁,黑色杯盖,杯口附近的杯体略细,往底部慢慢变粗。杯壁也是不锈钢质地,敲击有清脆的声音。”都不会写的话,堆砌辞藻“全倦在宋词里面等一首诗的流年”之类的不明所以的句子,也是没有用的。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