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我的眼是一面失焦的镜 

“亚由美内心有一个巨大的缺口。那就像位于地球尽头的沙漠。无论你倾注多少水,转瞬间便会被吸入地底,连一丝湿气也不留。无论什么生命也无法在那里扎根。连鸟儿都不从上空飞过。究竟是什么在她内心制造出了如此荒凉的东西?这只有亚由美才知道。”
——村上春树《1Q84》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从来没经历过真正的感情,而是一具机械的空壳,情感是贯穿我的电流。可能其实我不会爱,不会恨,不会痛苦,不会快乐,一切体验都是水下鱼影倏忽而逝,只留下长久的哀凄和麻木,不知更与何人说。
我的灵魂无时无刻不感到乏味和饥饿。我是搁浅在滩涂的鱼,拼命喘息,却呼吸不到任何氧气。我总觉得自己内心残缺,希望被填补充盈,却从不知道自己渴望的究竟是什么。于是我说我最想要的是爱,因为爱是世界上最无形也最美好的存在,是我无法得到的东西。所以就算我始终顾影自怜怀抱着虚无,人们也只会以为我是个极致的理想主义者,而察觉不到我空洞的本质。

我是很习惯拆解自己的人,情绪、观点,甚至梦境所代表的潜意识,当我有余力注意到它们,我就一定会追根溯源,去探究“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把自己拆分成一堆细碎的零件。所以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的思想只是一张白纸,可以被轻易地涂抹。
我从前人留下的文字里学习看待世界的方式,但我至今还记得法理学老师说要警惕被他人包装过的思想捕获。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我能从他人身上看到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模仿。
我善于模仿。我会缠着练过书法的同学拜托她教我写字,会因为喜欢和温柔的朋友相处而尽可能让自己也变得温和,会因为朋友的朋友是跨性别而开始正视跨性别的议题,我从他人身上发掘的优点,我都想要复制一份到自己身上。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其实是被拼凑起来的弗兰肯斯坦,我的所有想法,都能在书本里、在他人身上、在我的过去中找到对应的影子,我也正是通过这些东西发觉自己与世界是如此密不可分。我只是一串独一无二的排列组合,而我的内容已经被他者写尽。
我似乎也常常被称作“体贴的”“高共情的”人,但我面对他人的时候,总觉得隔了一层冰冷的玻璃,我自己的影子和对方的影子从玻璃的两面影影绰绰叠在一起。透过玻璃看对方是很清晰的,但真正吸引我的,是两个影子重合时,从暗处浮现的镜面。我正是通过这些镜面与他人相连。
当我这样看待自己的时候,我又处在抽离与旁观的角度,我就是这样反复在两种状态中徘徊着审视自己,我所有望出去的目光最终都只向内回到我自身。

· · Web · 0 · 0 · 1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