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大唐辟珠记
https://neodb.social/book/6QKGj3VyBkPs3ajTI5tQEo
天啊从未这么殷切地期待,作者你别写那个什么大女主主线了,我要看小情侣谈恋爱……
#獭獭筑坝
给人解释为什么我减脂可以吃小炒牛肉
首先,这种比较油的小炒,就要选瘦一点的不吸油的食材,避开肥肠五花肉茄子之类的,不是完全不能吃。而且我今天吃了鱼,所以总脂肪没超(不过碳水没吃够,我忏悔)。鱼虾特别好,高蛋白低脂,吃太油了我就吃鱼虾平帐。你对自己吃了多少心里有数了,就可以放心吃任何想吃的,包括蛋糕,控制好量和频率,没有完全不能吃的。
今天运动400,日常消耗300,基础1400,吃了1500,所以我今天有600大卡的热量缺口,大约是80g的脂肪,坚持一个月,就能减去5斤脂肪,当然实际上不会这么精准也不会天天都这么大,所以实际上一个月三四斤就是很好的速度。减肥就是算数,习惯了以后维持起来是很轻松的,接下来就是等着时间过去体重越来越低。
夏至 | 淡然轻身上路 路遥遥 段接段
https://mantyke.icu/weekly/2025/summer-solstice/
更了博客!计划赶不上变化,完全写成了大状王repo,但写不动了,下次再说吧……
更新了照片!其中这张细镜秀特别萌我再发发(
@Nanabot 你说是啥就是啥,我还没来得及看,今晚我写博客,明天我来和你一起研究这个减伤轴。
@Nanabot 感觉你在试图干学者的活!
@Nanabot 25万的伤害你还不开节制那你的节制有何用处!
大状王原卡场
错过了申冤没看到原卡方唐镜转扇子很伤心.JPG
方唐镜:上半场方唐镜完全是中年发福男讼棍形象,油滑嘲世,玩转公堂,他来指使秀秀端茶倒水,很和谐,看着其实会想到和珅……他的情绪递进也比梁仲恒要做得圆满很多,血肉甜润,一尸二命的时候层次丰富变化,在剧本之外额外增添了不少说服力。比起来梁仲恒终审戴眼镜就只是戴眼镜,但刘守正戴眼镜,八十场的诉讼,三小时由鬼到人的旅途,一切都在这里了。
不过我觉得这也有非常多形象上的加分因素,梁仲恒太年轻,太意气风发了,他的颓丧显得隔了一层纱,让人觉得轻飘,觉得轻易,觉得一跃可过。可是中年人不一样的,刘守正面上一层层挂下来,沉重的后果,沉重的现实。方唐镜对镜自照,中年人最怕自观。
另外他声压太可以了,唱得我,哇!
阿细:没有觉得鬼气但觉得这个阿细非常地恨,袁浩杨的阿细整一个衰仔,很善良,很软弱,很可爱,其实很难想象他帮着方唐镜连打八十场冤假错案,或者这十六年里阿细都是迷茫的,八爷给了他一个目标,他就照着去做,他浑浑噩噩地过了,闪电照见荒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但郑君炽的阿细是知道的,他因此恨得格外强烈,他的明悟更像是意识到他也要为此承担责任(而不是将一切归责于方唐镜)。这和《有阵时》的逻辑连通起来了,所以我看得蛮开心的。
秀秀:陈书昕是今天发挥得不好还是镜细发挥得太好了……今天的秀秀完全被压下去了,亲友说演得太RPG游戏NPC了,我感觉是她太刚了,刚得由表及里,她看起来不太会因为方唐镜救了她就一直信任方唐镜是好人,她更像是……侠女……她水泼不进的泼辣和刚强已经足以自立于世,这个三人戏看起来就没那么有来有往了。
整体来讲我会更喜欢青春组的人物逻辑,我觉得原卡组太TVB太沉重也太现实了……青春组就有有点笼了点二次元滤镜的感觉。但原卡组的细节、血肉、层次又是青春组欠缺的东西。原卡真的把我唱懵了,脑子没转过来怎么回事情绪已经满上来了,就离谱……
@qinfeng0w0 对的对的,同时小红书大量新号冒出来问哪场卡司好看
读过 张爱玲十五讲(修订本)
https://neodb.social/book/2u8seeByldj3wbFFDW6csW
主要观点是张爱玲承袭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传统和虚无主义,原稿看起来像讲课的内容,很多地方结集显得啰嗦,但如果放在课堂上就正正好。非常大量的引文,读起来像和老朋友对谈聊戏,很舒服的
#獭獭筑坝
玩过 仙剑奇侠传四
https://neodb.social/game/4unHOUpWgpYfLmKvAx1GQW
实况重温了一下,欢乐少别离苦,这么些年了看到慕容紫英登场我还是啊啊啊啊啊啊啊地在心里发出尖叫……
#獭獭筑坝
不再看 犯罪心理 第一季
https://neodb.social/tv/season/79Qtm0v9V8mxIJeo9K1muk
前几集好看,习惯了模式之后觉得四十分钟太快了,为了剧集长度做出的取舍也太多,好几集看得我百无聊赖的
#獭獭筑坝
@Esperanza_j 小剧场尤其高发,一大把人买了其他剧的热门场次只为了交换自己要看的剧的热门场次的,所以现在好卡司小剧场越来越难买。
我觉得只要参与了这个盘票链我就不干净了所以我不看小剧场(部分因素)
大状王,其实国内这种换卡就狂骂的风气和国内剧院的高额VIP优先购也有很大一部分关系,因为现在的大陆剧院生态是香港完全想不到的,香港人可能就觉得戏出来买就好了,但大陆要经过非常复杂的一轮二级市场,是尊享VIP们买了优先购的票,通过各类盘票群再行销给底下的二级散客。类似大状王这样的重磅大戏往往都是销票保级冲级赚积分,甚至是捆绑难出散票和拿去盘票交换其他热门场次的好时机。比起其他常规剧没人立刻买单就在付款时间内直接放票,大状王这样的剧很多尊享是愿意先把票买到手里再拿去盘的,反正剧口碑在这里,不愁卖。
但港话一口气开出来一轮大量新卡场次,观众不愿意给新卡场次盲卡买单,只挤兑原卡场次市场,直接影响到二级市场销路,尤其是向来流通性广的周末场次只排一场原卡。四位数的票卡在手里,原来的盘票想法全部作废,从捆别的票变成捆物。大状王高价票首演前刀二百都卖不出去,当然是杀身大仇。
玩过 苏丹的游戏
https://neodb.social/game/72QV5JAjps2dbK7hVXiakS
补一下记录,属于有游戏性叙事但是没有游戏性的游戏,请双头龙工作组好好做avg不要再用玩法折磨玩家了。
#獭獭筑坝
越写感想心越痛,与时代逆流而行贯彻自己直到散落的身影
船下广陵去,獭在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