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黑客如何窃取数以十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过去十年,朝鲜黑客窃取了逾 6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没有其它国家能与之匹敌。调查人员说,朝鲜的黑客既耐心又毫无顾忌。为了入侵一家企业的网络,黑客会仔细查看该公司员工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页面,编故事诱骗这些员工点击钓鱼链接。部分朝鲜黑客甚至成为了员工,欺骗美国公司聘请他们作为远程 IT 工作人员,从而获得网络访问权限。一旦窃取到加密货币,黑客会立即将其分散,然后保持低调,等待数个月甚至数年将窃取的加密货币兑换为传统货币。今年 2 月,朝鲜黑客从加密货币交易所 Bybit 窃取到了 15 亿美元,这是至今金额最高的加密货币盗窃案。 |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80967
哦对,说到前几天转发的那个«现代实用校对手册»还是什么的……其实在我上份工作中用到比较多的工具书是«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编辑必备语词规范手册»,以及«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靠这三本最高可以做到质检差错率万分之零点一。
非常实用。而且作者编辑常用标准那边最好用的反而是第四版之前的版本(可能是第三版,粉橘色封面。比蓝色的第四版细节更详尽。不知道为什么越改越倒退了,之前经常借同事的旧版看,每次看学到新东西都觉得很幸福。
理工科的话好像还有一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什么手册,因为辞职没扛回来所以记忆里缺失了一部分……但那本也是无比实用。
说起来为什么这类标准书都是越旧的版本越干货满满啊,你们到底在翻新什么东西
二编:啊啊啊找到了!是科学出版社的«作者编辑手册»。我就说这么好用的怎么可能不带回来,偷也要偷一本的!补在p4了
#疯子打工日记 分享一下白人(?)职场生存法则
白人职场,即communication占大头,沟通能力占个人能力的70%。同事领导动不动就catchup, coffee chat, small talks等等。众所周知印度人混的最好,亚洲人多为神秘的东方哑巴,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亚洲人“吃苦耐劳”的标签加持,混得也不差。此文介绍社恐小亚如何在meeting中合理发言,找到存在感,与白人职场中senior manager级别以上,如director, FC等高效沟通。个人心得,抛砖引玉。
1. 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做了什么,即使没有人问。会议中准备好自己(一天、一周)的工作总结。轮到你发言,不论有没有人问,都要开始缓慢而有逻辑地讲述以下三个重点:我已经完成了什么,我现在正在做什么,我手头遇到一个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2. 重中之重独家秘笈!
最后必须以问句结束,提出一个有质量的问题,把话头抛给高层,让他们开始blabla四处发散,你只需要点头微笑最后thank you,时不时提出一两点小问题,鼓励他们讲更多。好处:领导知道你在干活,你的问题显示你在认真思考,最后你提供机会让领导实现自身价值觉得自己有用(所有人都喜欢teach)。最重要的是你不用做那个冷场的话题终结者。
3. 切记,每一个对话,都要以问句结尾。陈述句会获得更多质疑和提问,如果你没准备好当众“接受拷打”,还是把提问的机会握在自己手里吧!
如此这般,轻松和director级别开启高层次对话,社恐不需长篇大论也可以刷好感。其实就是一条,分成三条讲,因为真的很重要!
简中世界关于死亡和衰老/养老的书和播客渐渐多起来了(刚听了“是个人物”找景军做的一期,太老登了<-是被推荐的,整个《人物》刊物都不在我的阅读列表里),这本身是好事,但许多人都默认的所谓“死亡恐惧本能”我觉得是有必要question的:被丢进这个筐里的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本能”/natural?
我认为对现代牛马人来说,其中有一种肯定不natural的“死亡恐惧”是和报复性熬夜类似的——“我还没有*为自己*活够”。报复性熬夜对应的是一天之内的对自己时间的掌控权丢失(工作“购买”了我们的时间),这种丢失在日积月累后变成了以“死亡恐惧”面目出现的焦虑。它指向一种“不甘心”:活着,但没有像一个人/human那样拥有对自己如何活的自主权,于是希冀活得更久以图可以不一样的机会(对应回一天里,睡眠是一种小型意义的死亡)。
这种“不甘心”某种程度上和某部分的“衰老恐惧”也是相连的。在现代牛马的理解里(省略五百字关于这种理解是如何被社会建构的分析),“衰老”意味着自己对本来就被剥夺自我掌控的生活进一步失去掌控。在这个意义上去看老年人哪怕事实上给照护者增添了麻烦也要坚持(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自理,或许是一种对于我们从来没有过对自己人生足够的控制和安全感(总是被别人和社会控制着)的reaction——尤其是在国内这个存在着无数的大大小小“爹”的地方(甚至那些“爹”们自己也是如此,因为要当上“爹”本身需要承认这种权力等级结构、认同更大的“爹”对自己的控制)。
以及这种对自理和坚持参与家庭决策的过度执念,我认为还有部分来自于现代社会建构的“‘有用’的人才能合理存在”的伦理。在新中国,这种伦理更进一步在“劳动最光荣”阴影下对“吃闲饭的”污名化,成为了中下层人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深深的道德恐惧(当然我们知道上层存在大量心安理得被供养的吃闲饭的人)。
在这个脉络下,把一切gloss为“死亡恐惧本能”、然后教人怎么“勇敢平静面对死亡”/“不强求”/“解脱”,我觉得哪怕并非有意为之,也存在着一种要人们放弃claiming social justice的鸡贼。
这是一个兔子窝,属于一名在TRPG和CRPG流连忘返的前抗争之红,类型月亮地缚灵,忠实的狗派。精神不健康发言会折叠。此号不键政。认出来的话请通过一下关注请求~旧号没有被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