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国内大厂和短剧制片领域跟组下来一个体验是,我终于弄清了国内短剧行业低成本高产出的秘诀是什么,没有什么流程上创意的优化,没有什么针对特殊文本训练的制作人员和技术优化,就是无止境的压榨,是切碎经过多年与多方验证基本可行的影视标准制作流程(尽管这套流程本身也已经存在严重的压榨,且一直诟病不断,许多工种都曾因遭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提出过罢工,通过抗争才获得自己如今的权利)后把多个工种的角色在一个雇员身上进行合并,这就是一种退化。了解到一个事儿是,国内大部分像我在的这家制作公司现阶段手头的海外项目基本上都是通过承制方完成的,制作公司和平台客户公司进行风险对投,后期流水分账也是五五开,现在这种公司还在往自制的方向发展,就是希望可以把在海外寻找承制的成本也压缩了,用薪酬更低、风险更低、效率更高的in-house producer。不得不感叹从商业模式上来说它的确能把效益最大化,我不确定我在自己成为一个企业初创者的蓝图中能对它借鉴多少,因为这种结果的背后没有任何机密,就是对雇员无尽的压榨。还有一个观察是,像这种高强度、高集中的工作模式在这里非常普遍,至少我身边的人都差不多是这样的状态。这种消耗甚至是任何娱乐方式和配套设施不能弥补的,人在工作之外已经没有生理和心理条件去享受生活,时间久后,人的mannerism会发生改变,可能就是所谓的“班味”,但我认为这样说恐怕太迷因化了。它是一种更严肃、更实质也更危险的改变,仿佛大脑被某种程序改写,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思维节奏和身体体感都发生改变,成为了一种惯性、带到职场环境以外的任何地方,逐渐变成自我的一部分,甚至我注意到有的人在聊到工作相关的话题时,会进入一种喋喋不休的半恍惚状态。这种环境中的人已经无法去感知更深层次的东西,一来是没有多余的精神能量,二来是深层思考无法给人带来能够缓解这种压力的快乐,只有快餐式娱乐才能饮鸩止渴。我不是专业研究社会学或者人类学的,不好说这种情况长此以往下去会对一个群体、甚至一个民族造成怎样的影响。我只知道如果这个问题一直被忽视,我所感知到的危机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小狐狸去採花花,要送給這週已經努力工作三天的你
希望你開心
小狐狸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屁屁黏到了葉子
ꕤ••┈┈┈┈••ꕤ
這次自己喜歡的小細節是
立體的鼻子和手手還有花花🥰
习惯的终极意义是改变人的身份认同,因为我常常锻炼,所以我是一个自律的人,因为我早睡早起,所以我是一个健康的人,因为我经常长篇大论,所以我是一个健谈且拥有写作能力的人。
每天的每一个小事就是在为自己的身份认同投上一票,翻的每一页书都是在为“我是一个读书人”投上一票,做的每一组都是在为“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投上一票,每一次忍住不吃的念头都是在为“我是一个马上要减肥成功的人”投上一票。当然你可以不大获全胜,没有哪一次民主投票会大获全胜,但你需要总体让自己的好习惯占据上风。
人的认知会影响行为,但是行为也可以影响人的认知。你的每一次微小的胜利都是在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如果想建立一个好习惯,不是去想“我要得到什么”,而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接着,用每一天的每一个小行动去向自己证明,“我就是这样的人”
这是一个兔子窝,属于一名在TRPG和CRPG流连忘返的前抗争之红,类型月亮地缚灵,忠实的狗派。精神不健康发言会折叠。此号不键政。认出来的话请通过一下关注请求~旧号没有被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