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举报男导师的北理工男生常某,控诉材料包括他自己制作的一份PPT。网上已有男网民在这份PPT里【逐条分析】他【主动勾引】导师的【证据】。还有传言说他索要彩礼(留校任职)和婚房(要求宫琳出首付300万元在北京给他买房)……有的男网民,气急败坏地骂常同学,我不懂他们气什么,气常同学断了他们卖屁股的路么?

我心情蛮复杂的。作为教书匠,在大学见过、听过不少男导师利用权势性骚扰男学生的事。我的一个已故的男同学,就亲身遭遇过,他避而不谈细节,后来博士刚毕业即病逝,事情随风而去,那教授继续人模狗样地当教授。

而在国内,实名露脸出镜,举报权力上位者的人,应该明白自己的举动是鱼死网破——他不可能在这个行业里混了,并且,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打击报复。我不太相信仅因为他和宫琳的“彩礼” “婚房” 没谈拢,便走到这一步绝路。

但作为女性,我也想看看,这些年国内社会一边倒维护男犯的风气,会不会逼常同学像女性那样一遍遍自证清白(我很邪恶地想观察男性落入男权设计的“女性处境“),会不会当贞节烈男,像陶崇园那样自尽了断,抑或他与宫琳之间有其他不为人知的恩怨情仇,因爱生恨,要同归于尽。

Show thread

#SilverReview

非常喜欢苏万康·塔玛冯萨的《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
很可能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广受关注的移民文学大多由自身阶级较高、比较“精英”的群体创作……这本身当然没有什么错,但个人认为工薪阶层、社会底层移民文学的声量相对还是比较小,所以才更觉得这部主要描绘老挝裔加拿大劳工的小书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是由十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的,主要角色都是“异类”(outcast),身份通常是移民、劳工、小孩、老人中的一个或几个的集合,而所以故事经常关于他们的困难、或者关于他们的反抗:

在移民家长教育下发音奇怪的女孩,在老师面前维护自己“英语不好”的父亲;黑拳手转行的美甲师对当地中产白人艳羡爱慕,却被同为移民的姐姐饱含内化歧视的言论管教;已经老到被认为失去了性和浪漫之可能的老妇人,依然选择和年轻邻居发展出如此苦乐交织的关系;熟练的捉虫人母亲一直辛劳工作,但最后管理的职位却被给了她女儿带来的白人男友,女儿因此和他决裂……

很难概括具体都发生了什么,总之我还是很想大家去看看,如果觉得谭恩美的移民文学像是上世纪的温馨童话,而匡灵秀的移民文学因精英背景而有失偏颇,那就可以看看苏万康,it hurts, but it hurts in a good way.

报告各位象警官,有一位违法加班的象友被拘捕了

(我正在自己上网突然听到富婆说“我被逮捕了”,我:?0.5 秒后抬起头来看到:

#狗咪

我流自我安慰之用可爱的大耳狗面巾纸擦鼻涕眼泪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