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烧船,可能包含剧透或敏感内容
读过 烧船
https://neodb.social/book/5WS5jtFAN6I2QAt4982Wkz
一直以为读过这本。对这种”平静下汹涌的“日式偷情恋母故事已经没有耐心了…
在读 烧船
https://neodb.social/book/5WS5jtFAN6I2QAt4982Wkz
一直以为读过这本。对这种”平静下汹涌的“日式偷情故事已经快没有耐心了…
在看 匹兹堡医魂 (匹兹堡医护前线)
https://neodb.social/tv/season/6TnqhHje7ksYwjnbSBz68Q
没那么多爱情drama真是太好了
看过 面子
https://neodb.social/movie/1mq8aBTqaAIvF7EHhX6Re6
和朋友一起看的。陈冲太好了。结局太包饺子了XD,停在去巴黎的航班那里会更好。
财散人安乐竟然还有上半句!!!(没错下半句我还是因为《和平饭店》的周润发知道的(我又学
到了《麦兜当当伴我心》,则更以「风吹鸡蛋壳」为主题曲的名字。「风吹鸡蛋壳」是广州话的竭后语,下句是「财散人安乐」,意谓钱财上的损失并不可惜,甚至值得欣慰。
《香港第一课》
往后两三年的时间,整个香港社会都被悲愤所压抑,同时对不久之后便要来临的「九七大限」无比恐惧。毕竟,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他们或他们的父母前来香港,就是为了脱离中国大陆的政治动荡;八九民运却提醒他们,即将在九七接管香港的那个政府和当年他们所脱离的,其实是同一个中国政府。
正正在这个时候,香港出现了大量以搞笑为主题的文化产品。例如今天已是一代谐星的曾志伟和林敏聪,就在一九九零年和一九九一年于亚洲电视制作了搞笑节目《开心主流派》,而同期无线电视则以《笑星救地球》迎战,带动「无厘头文化」。香港栋笃笑始祖黄子华,也在一九九零年举办首场栋笃笑演出。至于香港喜剧殿堂级代表周星驰,其早期代表作品如《赌圣》和《逃学威龙》的上映时间,同样是一九九零年和一九九一年。在这段时间,香港人太需要笑,因为香港人太想哭。
搞笑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而这段时间不少的搞笑情节都和中港关系相关,特别是对中国政治的各种讽刺,成为了香港人抒发不满和恐惧的重要方式。一九九零年上映的电影《表姐,你好嘢!》可谓当时政治讽刺的经典之作,片中由郑裕玲饰演的中国女公安来到香港协助查案,因为不懂得香港的法治和人权制度而弄出许多冲突。此外,一九九四年上映的的电影《国产凌凌漆》,也把中国大陆各种贪污腐败用作为搞笑桥段。故事描述周星驰饰演的中国特务前来香港调查恐龙化石被盗,然而他的上司才是幕后黑手。其中一幕周星驰几乎被鎗决,却能靠一百元收买处决小队脱身,此桥段后来常被借用评论中国政治。
说到电影中的中国想像,同期电影中经常出现来自中国大陆的特异功能人士,如《赌圣》和《赌侠》系列中的左颂星/周星祖和大军,以及《表姐,妳好嘢!》中的阿胜。这和同期中国大陆流行的超能力风潮(如张宝胜)相对应,但也乎合了当时香港人感到中国神秘和变幻莫测。与此同时,又有大量描述中国大陆悍匪的电影,如《省港旗兵》系列,背景既和当时相当猖獗的跨境犯罪抢劫有关,也反映出社会感到来自中国大陆各方面的威胁。此系列到了第四集时,更直接挪用八九民运作为剧情主轴。
除了以搞笑或直接描述外,当年还有不少影视产品以各种隐喻方式回应历史巨变。一九九零年电影《倩女幽魂2之人间道》,就被认为是香港影视界回答八九民运的经典,监制徐克后来坦言片中角色都有影射中国领导人、民运学生,和香港人。而片中由黄沾作曲和填词,张学友主唱的主题曲,更明言「少年怒/天地鬼哭神号」和「大地旧日江山/为什么变成了血海滔滔/故园路怎么尽是不归路/惊问世间怎么尽是无道」,后来黄沾也公开承认此曲实以八九民运为题。此曲后来于八九民运三十周年前夕在中国大陆忽然被禁。
看过 晒后假日
https://neodb.social/movie/6p6Xxak6SyjIz7c4loCqCu
Calum两次回看录像,和最后照片在他手肘边上渐渐显影的那个镜头都好伤心。仿佛一切欢乐时光在它发生时刻就已经成为一种回忆。
看过 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季
https://neodb.social/tv/season/68euKviug9J6zfUJbR5hOd
周六一天飞速看完了第一季,特别喜欢莱农在背后抱着莉拉两个人一起看《小妇人》谈论未来和写作的画面,后来成长为少女的莉拉的形象实在是太好了,如此坚韧,疯狂和强硬。每每对马切洛露出那种不可一世的轻蔑的神态我都要在心里疯掉一下……只是费兰特给她(给她们)的命运实在是太残酷了。
关于 Where Reasons End,可能包含剧透或敏感内容
读过 Where Reasons End
https://neodb.social/book/0K7zHNKgygMdIDQU1WZbXm
确实出于对作者本人的好奇翻开了这一本。在想人们责备她,责备她没有让两个孩子活在“热气腾腾的家庭氛围”里时,她写母亲与自己已死的孩子对话:"Mommy, you know that’s a cliché." "What if life could be saved by clichés? What if life must be lived by clichés?" 是否也存在一种可能是孩子率先选择了拒绝这样的生活而投身于哲思?人们是否无法想象一个有着自由意志选择自己死亡的孩子,也有着自由意志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
读完觉得非常喜欢。很悲伤而又很好:”You’re a good mother.“ ”Not good enough to make you stay, I thought.“ 喜欢讨论forever、nostalgic和settle的几处对话。
关于 Where Reasons End,可能包含剧透或敏感内容
So you’ve settled in? he said.
Settled into what, I thought, days without him?
I mean the house.
We’re like three little peas in a giant pod, I said.
The week before, I had explained to a friend that Nikolai could fill a space better than the rest of us combined. We had imagined a life in the house together, his cookies and cakes baking in the oven, his flowers blossoming in the garden, his music filling the house, his leaving and homecoming both cherished because what we had wanted most for him was the liberty to depart and the freedom to return. Mommy, I’m going to live with you until I turn seventy-three, he had said when he was three. No, no, I had said, you’ll change your mind. Soon after, not yet four, he had changed his mind. I’m ready to move out, he had told me. No, no, I had said, you’re still young.
看得好伤心,但是她写出来的这个早慧的年轻的复杂的小孩真的很好看…
感觉写这本书的某些时候,作者应该是很开心的吧。甚至我读到,每篇伊始,Nikolai出现和说话的时候,都觉得很开心…
How are you today? I said. It was an inane question but I was too sad to look for a better opening.
Why don’t people start a conversation by saying, Who are you today? Nikolai said.
关于 Where Reasons End,可能包含剧透或敏感内容
在读 Where Reasons End
https://neodb.social/book/0K7zHNKgygMdIDQU1WZbXm
确实出于对作者本人的好奇翻开了这一本。在想人们责备她,责备她没有让两个孩子活在“热气腾腾的家庭氛围”里时,她写母亲与自己已死的孩子对话:"Mommy, you know that’s a cliché." "What if life could be saved by clichés? What if life must be lived by clichés?" 是否也存在一种可能是孩子率先选择了拒绝这样的生活而投身于哲思?人们是否无法想象一个有着自由意志选择自己死亡的孩子,也有着自由意志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
关于 我的骨头没有忘记,可能包含剧透或敏感内容
读过 我的骨头没有忘记
https://neodb.social/book/4e7XsrtHkrIT79xXUua6Il
写得非常好读。作者尝试了无数办法自我疗愈而所有好像都回到原点,尝试用代际的族裔的性别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创伤,无数次回溯后甚至已无感和无知觉,但它的存在依然personal, pervasive and permanent。第一次接触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概念。读到童年创伤令女性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性提高到80%的时候真的好难受…就是那种,都这样了你还要来掺合一脚?的淡淡的无奈。
最喜欢的是结尾关于Covid的一章,世界正在崩塌而她反而没有失控,PTSD反而就是为此而存在的。因为写得很清晰,就是那种真正夹叙夹议,“故事线”(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脉络清晰,辅以很多作者本人的阅读、了解和探索过程。太好读了一天就读完了……
看过 好或坏的东载
https://neodb.social/tv/season/0DUnWDNc0BKFvxmFYL639a
好喜欢东载啊!在这部里永远努力永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到春风得意关头就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但还是帅,就瞪大眼睛硬帅……
读过 她是幸存者
https://neodb.social/book/7kHoL3xUS7lMXs6VO0XScz
非常悲伤的、对母亲过去的追问史。“哥哥的妻子告诉我那个家族大秘密,是为了解释我母亲的精神疾病,仿佛她的过去本身就是答案,而非问题”。非常敬佩作者从十五岁开始就在试图找出真正的答案。
最喜欢的黑莓女士、蘑菇女士章节,还有最后做鲜明太子鱼的部分。
PS:总觉得翻译让这本书很失色。
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