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Where Reasons End,可能包含剧透或敏感内容 

在读 Where Reasons End
neodb.social/book/0K7zHNKgygMd

确实出于对作者本人的好奇翻开了这一本。在想人们责备她,责备她没有让两个孩子活在“热气腾腾的家庭氛围”里时,她写母亲与自己已死的孩子对话:"Mommy, you know that’s a cliché." "What if life could be saved by clichés? What if life must be lived by clichés?" 是否也存在一种可能是孩子率先选择了拒绝这样的生活而投身于哲思?人们是否无法想象一个有着自由意志选择自己死亡的孩子,也有着自由意志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

Follow

对不起但是这本太迷人了我觉得比must i go好看太多了(虽然无可比性)

· · Web · 0 · 0 · 1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