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鱼之子》
@xpihxb 我看完啦~
(21)《鱼之子》
@zero 我也!!!
还以为是会很认真地讲鱼相关的知识hhhh (这次没看简介。没想到是?“怪人”也可以融入世界的童话故事?……我觉得这个剧情很理想化!当然也是很可爱的!
女主角太元气了她看着人眼睛真的亮亮的我晕掉!
(有一点点不太明白他们这种既爱也吃还杀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是桃子的离开……宫仔暗自决定要承担桃子和小女孩的生活,而桃子可能是看到宫仔把家里的鱼都清掉了,不希望宫仔因为自己而妥协热爱就选择了悄悄离开。就不说,但是都默默地为对方考虑。
点到即止甚至无关告别的告别信,晚上一个人画金鱼的宫仔……
另外,桃子给女儿倒水用的应该是女儿平时上学带的水壶的瓶盖水杯。桃子穿的睡衣全是鱼,多半是宫仔的。我好喜欢这种小细节,宫仔的碗也是鱼!
(22)《鱼之子》
@xpihxb 对!女主眼睛真的是亮晶晶的,我也晕掉
其实我也是有点没太搞明白她这种爱是哪种层面上的,我觉得她既然能心安理得地把鱼给做成食物吃下去,应该爱的就不是鱼的生命,而只是泛泛地爱鱼的知识. 狂犬把一条鱼跺碎的时候,宫仔还让狂犬道歉,他们说你不也是杀鱼吗,她居然说是“宰”而不是“杀”,我是有点没理解这个区别.
啊!是的,桃子的离开那里挺温暖的~
哇!你真的注意到好多这种小细节,我都没有注意到. 有个问题我挺好奇,就是宫仔家楼下那个大叔,是理发店老板娘的丈夫吗?为啥宫仔跟他说话他从来都不搭理宫仔呢?电影里为啥要出现这么一个人呢?
(23)《鱼之子》
@zero 是的!我有在想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就剧情上看,是杀了吃和虐杀尸体的区别?
能接受吃可能是日本文化,好像他们对食物也是怀感激之心的、那就是,宰是获取食物,而杀是抹杀生命……?(其实还是不太能理解!
(其实我觉得桃子和宫仔有点微妙的,像互相爱慕但又好像没有(
啊啊我也很好奇那里!早上理发店老板娘出来开灯,晚上理发店老板娘出来关灯,然后那个男的跟着进去了,我还以为是两个人耍暧昧?宫仔还看了一眼,好在意。感觉可以看一下原书……
(24)《鱼之子》
@xpihxb 肯定是有点微妙的吧,小学的时候同学们就起哄她俩,我有时候觉得小孩子其实很早就懂很多事了,不像是无中生有的瞎起哄. 而且宫仔卖鱼想要赚更多的钱,这体现了一种想要给出长期的承诺的愿望,也能感觉到桃子对宫仔是很有意义的. (另一个证据就是桃子离开后宫仔喝得大醉)
震惊!原来这个电影改编自一本书!我刚查了一下才知道哎!而且居然是自传,难道这种事情真的在现实中发生了?搞得我也想看了……但目前是不是还没有中译本呢?要不你先去学个日语
(25)《鱼之子》
@zero 甚至豆瓣评价人数不足……!心痛……继续找找有没有影评提到……
原来是自传,现实可以这么理想吗?!
对对对!而且原著好像是男生哎,我一直以为女孩子……男生的话要赚钱就更合理了!我也理解的是承诺,很像结婚前的那种,我会努力让你过上好的生活之类的、
(啊啊啊啊但是我觉得是中性装的女孩子更好!!!
(26)《鱼之子》
(27)《鱼之子》
(28)《鱼之子》
@xpihxb 《火山挚恋》我已经看过啦!你下周看的话我可以放个假哈哈,但可以看完后一起讨论. 我知道同一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纪录片叫《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好像是共用了一些素材的,你可以看完《火山挚恋》后再决定要不要看这个~
《横道世之介》我没有看过!这个可以!
应该是的. 你绝不觉得她很像周冬雨
(29)《鱼之子》
@zero 你喜欢吗!你喜欢可以刚好我看完一起讨论如果不喜欢可以换!
这么一说,相貌不像,但确实有些神态是类似的!元气?
(30)《鱼之子》
@xpihxb 我个人一般般,似乎只给了三颗星,但你不用管我呀,说不定你会非常喜欢呢!不喜欢的电影我相信我也可以和别人讨论出东西来的,唯一的问题可能是时间略有点久怕自己记不得了……
总之事情就是这样,要不要换你来决定吧!
相貌不像吗?我觉得相貌就很像 不过这一定是我脸盲的一种表现
(31)《鱼之子》
@zero 眼睛不像!
那可以下周先横道世之介!火山挚恋可以我找其他时间看了找你讲!然后让我再挑挑下下周排个什么、
(对你“不喜欢的电影也可以讨论出东西”表示肯定!(不过话说我们好几次选片确实会遇到不喜欢的情况hhhh
(虽然但是,好像不让你放假啊哈哈哈!
(32)《鱼之子》
@xpihxb 好滴,那就下周先《横道世之介》!
毕竟都没看过呀,看完之后不喜欢这不是超级正常的嘛……而且都是我表达不喜欢多一点,你好像从来没有表达过喜欢或不喜欢.
(哼,你不让我放假,以后我也不让你放假 )
(33)《鱼之子》
@zero 哈哈哈哈哈哈可以!
因为我好像对作品没有那种压倒性的不喜欢,这么一说我也是不怎么喜欢的电影也可以讨论的好态度!
所以你记得我们刚聊我就很感叹(褒)你打分很爱憎分明那种?我打分一般6-10分,6垃圾,7是有一点可取之处的垃圾,8不错,9是各方面都不错但有什么缺点不完美,10是太爱了。这部大概是8(好像我的8是等于你的6
(34)《鱼之子》
@xpihxb 当然记得~
你这种打分方式不就浪费了 1-5 这五个数字吗 对应你的 6、7、8、9、10,我应该就是 2、4、6、8、10 哈哈!这部我只打了 5,对应你的 7.5. 因为开始试用 neodb 了嘛,所以你都已经看到了~
(35)《鱼之子》
@zero 好像是的……!明明我也是五星制!
好像是从一开始用豆瓣就觉得打低分不太好(只针对自己,别人打没关系甚至很需要这样的低分做判断),或者也是不好意思?除了特别过分的没打过两星,就造成了数字闲置……
你说得对噢!!!我要,我也要给自己区分一下,这样很和稀泥!
(那海上花我打的7.5来着?对应你的5。这样真的好直观哈哈哈哈哈突然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好恶
(36)《鱼之子》
@xpihxb 你虽然闲置了数字,但你在区分自己好恶的同时照顾到了人家创作者(/以及其他喜欢这部作品的观众)的感受,是高情商打分
我记得我也不咋喜欢《海上花》来着,也许我们暂时还没有特别严重的好恶上的分歧. 真希望能尽快找到这样两部电影,一部我给 10 分你给 6 分,另一部你给 10 分我给 1 分
(37)《鱼之子》
@zero 谢谢!我肯定我自己!然后我……!先向你学习转到五星制让自己试试!
笑死,我也想看,,,希望我们可以选到!
(38)《横道世之介》
@xpihxb 我看完啦!
(39)《横道世之介》
@zero 我来啦!!我觉得这部比上部好哎,可能因为涉及生死但是那种很轻薄但又绵密的感觉……?
我还以为横道世之介是另一个怪人!但感觉他好像不怪哎?我感觉他是比较单纯并且能够很好地接受“别人的奇怪”。
好喜欢大家每次想起他都开心起来这个设定。也好喜欢影片里那种自然的感觉,我看到横道世之介筷子翻书笑死了,他们好多笑都很自然!和那个同志散步的笑,和女主一起吃汉堡的笑,其实他和女主好多戏都笑得很感染人!我看这部笑了好多次!
(40)《横道世之介》
@xpihxb 同意!我也觉得这一部更好些!我觉得这个故事比《鱼之子》更真实一点,看得也更投入~
关于横道世之介怪不怪,我觉得有点难说呀!用详子的话说就是很“普通”,我觉得更合适的词是“纯真”. 这里面最怪的事情就是他认识加藤那一段,你说他真的在食堂借了别人钱吗?我总觉得他是为了找个人说说话交个朋友故意编造出来的托词 我的想法会不会太阴暗了点(
还有就是他问加藤家里有没有空调,还说自己那里没有空调,然后就名正言顺地住进加藤家里去了,就……还挺不见外的……这也是我觉得非常怪的地方,反正搁我是干不出来
哈哈筷子翻书那里我也笑了,这个横道世之介真的很有感染力,就很灿烂的感觉,和《鱼之子》那个女主的感觉又很不一样~
(41)《横道世之介》
@zero 我也这么觉得!女孩子委婉地拒绝听他讲话,他又很想找人说关于漂亮姐姐的事,所以赖上了那个小哥的样子hhhh 我觉得他和那个小哥之间,他太自来熟了!所以也会去蹭空调——
不过我猜应该就是去蹭几天吧?如果他一直住小哥那,女主就会知道去小哥家找他。但女主夏天还是去的世之介家里、
是的!感觉鱼之子更多的是有人格魅力?世之介是在与人交往中更温和更舒服、
我其实比较在意,你记得那个经纪人(是经纪人吗?好像叫小泽),和他的表哥?这两个角色的作用。他们好像没有像其他人物一样“笑着回忆世之介”吧?还是就是普通推进情节的工具角色?
(42)《横道世之介》
@xpihxb 记得,就电影开头在一个小屋子跳舞那俩人. 嗯,他俩确实没有回忆起横道世之介,好像也没咋推进情节的样子……可能是像你说的,表现横道世之介能够接受别人的奇怪?那个表哥真的很奇怪啊
我还有个问题,横道的婆婆在电影里出现过吗?祥子还夸他婆婆的围裙可爱,我开始还以为“婆婆”是“妈妈”的意思,但后面发现并不是.
(43)《横道世之介》
@zero 是啊hhhh 开始我以为表哥是提出跳舞这个概念,因为世之介后面真的去跳舞了(……)但我看到后来也没看懂跳舞有什么隐喻应该也不是、
b站的翻译是外婆,应该是对的,因为世之介在外婆去世后说没看过妈妈那么难过。之前女主来世之介老家,妈妈让他去了一趟外婆家,女主说外婆很可爱?
(哎女主最可爱(突然
(44)《横道世之介》
@xpihxb 男主最可爱
下周看什么呢看什么呢?
(45)《横道世之介》
@zero 你挑!!!
原本有:秋日奏鸣曲、蝴蝶的舌头、热情如火、流浪者之歌、蜂蜜之地
(总觉得你很可能看过所以多来了一点
刚才看到你转嘟的电影推荐,去看了下对 为所应为 和 蒙古精神(就是urga) 比较感兴趣!临时也加进来!
顺带我好奇一下,你平均每周看几部电影哇!
@zero (47)好!
果然、我就感觉你看电影应该比我高频一些hhhhh
@xpihxb (48)哈哈但是你还看书看动画打游戏呢!
@zero 安慰到hhhhhh 谢谢!
(50)《秋日奏鸣曲》
@xpihxb 我看完了~
(50)《秋日奏鸣曲》
@zero 稍等我明天!
(52)《秋日奏鸣曲》
@xpihxb 那你应该自觉不看我的 neodb 标注!
(53)《秋日奏鸣曲》
@zero 这种程度的还可以!我优先收获了你觉得不错的信息!
(54)《秋日奏鸣曲》
@zero 啊啊啊这部是我会找机会二刷的电影!!!
从开头我就一直,,这场戏很好,这场戏更好,看着看着接受了就是一直很好……
我觉得我好难说什么,她们对自己的剖析十分地详尽,可以想象彼此的痛苦是怎样在过去一次次分析回想。真的是,好细腻真实的关系。她们既是可以对对方坦诚自己的脆弱、焦虑、绝望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是数年去维持表面、不作发言的关系。女儿平静的绝望,歇斯底里时真的好……感同身受的痛苦。妈妈也是,既高傲优雅,又脆弱无助。她们的矛盾鲜明,触角伸展,碰一碰就是凸起,区别只是决定这次不说,或者不能不说。
妈妈痛苦回忆的锚点(?)是她当时在弹什么曲子,女儿痛苦回忆的锚点是妈妈,就是,从这里就好像是背向的。她们各自专注在一端?就像注定是要,越诉说,越遥远。
我特别喜欢那里。海伦娜在地板上喊妈妈,come。妈妈向伊娃示弱,说她需要对方。而伊娃是安静的,她像是踏过了那个呼唤妈妈的童年,她和海伦娜是对比,她现在不需要妈妈,也不想回应妈妈。而妈妈和伊娃,又像是她俩曾经关系的倒置,当伊娃需要她的时候她不在,现在两个人伤痕累累,伊娃也回应不起妈妈了。
可最后伊娃还是写信示弱了,而妈妈又好像回到了她的领域,包裹起她的脆弱……啊……就是,,,无可救药,纠纠缠缠的关系。我好难过。
我有点没看懂复活节的事情,为什么海伦娜病重是妈妈的错?
(56)《秋日奏鸣曲》
@zero 噢对,那个场景我觉得也是。妈妈最后也没有回应海伦娜,她依然是那个不会发现回应女儿的妈妈。
我觉得她的示弱更多出于,她承受不起女儿是恨她的,而恨有那么多。她本身又非常缺爱。为了她逃离愧疚的监牢,她可以道歉、配合、一定的行动赔偿。她还是自我的、忽略女儿的(或者说女儿相对自己考虑的优先级更低。所以她注定是,没有给到海伦娜/女儿需要的东西。所以她不得不离开。
(57)《秋日奏鸣曲》
@xpihxb 你说你“好难说什么”,结果最后说了这么多哈哈 你说得也太好了,我就真的说不出什么来
海伦娜的病,我理解正是因为妈妈先走了,才导致那个拉小提琴的人也走了,才导致海伦娜发病时只有伊娃在身边,伊娃可能没有太多经验,所以没有处理好什么的,而且也没有车,只能打急救电话. 说不定如果妈妈没有提前离开,那个地方就有两个大人,就可以早一点、及时把海伦娜送到医院去(自己开车去说不定快一点). 好像是这么回事?
其实夏洛特根本不懂如何去爱,她小的时候就也没有得到她妈妈的爱,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做妈妈. 而且非常能够感觉到,夏洛特是在意/重视自己的钢琴生涯的,所以女儿对她来说成为了负担. 我怀疑伊娃会不会其实是夏洛特意外怀孕得到的女儿,她当年那样坚决地认为伊娃堕胎才是最好的选择,说不定也是她个人的经验.
(58)《秋日奏鸣曲》
@zero 因为我那会刚看完需要!说!!也因为想说就说得乱hhhhh
啊,有可能是这样!那段比较模糊——不过那段的光影和镜头真的好漂亮。就是他的机位和画面营造了静室?人物像走关键帧一样,大多数定住,偶尔行动起来。不同的情节也特地换了不同的布景。这个导演回忆过去的镜头,好像都是这种手法,就很安静但是也有压力。
是的是的!你的猜想我觉得好有道理!我觉得她甚至是向其他人去索求爱的。她最后和保罗坐火车回家,也是她一个人滔滔不绝对面聆听,她刚来伊娃家也是这样。即使现在,感觉她也像是还不是很能接受自己竟然是谁的妈妈的样子(说自己孩子气,说希望伊娃抱抱她
(61)《秋日奏鸣曲》
@zero 没有。是我有印象提过婚姻生活,或者可能是类似的名字?
优先4!其次25!
看了链接视频好想看这个,但up一说,我就担心它会晃,它晃我会晕……不过既然是卖座的商业片应该不至于、
@xpihxb (62)那好像是发过一张《婚姻生活》的截图,还是在图片描述里才写了剧名的,两个半月之前的事情了(https://1234.as/@zero/109427105668211172 ),你一是看得真仔细,二是记性真好.
那就下周《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下下周《圣蛛》. 可以看之前先吃点晕车药
@xpihxb (63)对了,说起来那个电视剧我找到的中文字幕真的翻得非常差,建议还是直接看英文字幕. 我当时还断断续续写了个 txt 列了一些翻得不对的地方(不过不是很全),你要是有需要我可以发给你~
@zero (64)这条嘟我确实有印象,不过我……不像是能看那么细的人!!!可能是我和什么记混了hhhhh
好!
但,晕车药!不!!(我吃过的)晕车药一般是助眠的啊!我怀疑他们的原理就是睡着了怎么晕!
太棒了!好厉害!请发给我!感激不尽!
我暂时做不到看英文字幕理解故事……!!!
@xpihxb (65)我悟了,是《婚姻故事》吧:https://1234.as/@zero/109648859267541362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还真想吃啊 我也不知道晕车药什么原理,我就瞎说着玩的……
原来你真的想看哇!那我回去找找发给你,不过说不定你能找到更好的中文翻译!看完了可以找我聊聊呀~
@zero (66)对对对!是这个!(救……真的是记混了……
啊因为我听说有晕3d的人很想玩游戏就提前吃药(感觉是真的了不起!所以我以为这个是类似的建议hhhh
真的真的!我喜欢秋日这部!
是的不急!
说起来我改天得整整我从你这捞来的安利,感觉已经堆积如山hhhh
@xpihxb (67)其实候选片单不算是安利,因为我都没看过啊……完全不用整理的
@zero (68)也有我感兴趣的!
(而且完全是安利的部分也并没有整hhhh
(69)《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xpihxb 我看完啦!镜头整体很稳,根本不可能会晕的呀~
(69)《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zero 太好了!谢谢!稍等我明天!
(71)《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xpihxb 你又在看电影之前看我标记 neodb 的记录……以后你真的要中午看,不然早晚剧透你一脸
(72)《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zero 本来这次要周六看的!!但是!!但是!!!我恨苹果啊!!下次和下下次一定!!!
(73)《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zero 我看完了我好难过啊啊啊啊啊 我看了你的记录也没意识到是什么主题,看了几分钟有点反应过来了才去看简介确认……
真的好沉重啊。我在我的年纪看这个事,其实是不敢面对的。这部拍得很美好,特别是开头那里,两个老人相处,一直牵着手相依,很可爱的对话,去洗手间唱歌。我好喜欢爷爷吃米饭的时候,奶奶搭上去一筷子菜给他。他们经常看向对方也好专注。
感觉在经历生命的最后一场冬天,无事可做,抱团取暖,在篝火前回忆往昔,所以是安静的,轻松的,缓慢的,但也因为是最后的……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我好复杂,知道死亡迟早会到,既希望它慢一点来给彼此更多的时间和记忆,又希望它快一点到不想看死前病痛的折磨。
奶奶去看爷爷的坟,有弹幕发了奶奶之前回忆他们相恋的话“他是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来到我家的”,啊,然后又要在雪里承受离开了。她走了又回头还坐下真的看得我心碎了。
感觉纪录片有意写死生轮回,小不点死后是恭顺怀孕,爷爷死前小狗出生,性别数量和他们死去的小孩完全一样……但还是很难被安抚到,太重了。奶奶在爷爷生前就烧衣服,因为死的时候一下子烧,太沉重了。啊啊啊,死真的不是一个点的事情,是一个延长线,踩在这条线的时候人就没办法再好好地了啊啊啊!
(74)《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xpihxb 是呀,对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一起生活了 75 年,还有那样多真挚且美妙的互动(扔叶子、扔雪、泼水),他们每天都还穿情侣装,手拉手地走路,互相照料,最后却不得不面对死别,实在是太悲恸了.
你说的“生死轮回”,我觉得仅仅是个美妙的巧合而已,或者说,这其实是你自己的解读吧——这毕竟是“观察型纪录片”呀,更何况他们死去的孩子是五女一男,小狗狗们是三男三女.
我大概可以理解你最后说的“死是一个延长线”,这种因为年老而死亡的事情它一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生的人肯定是从很久之前就要做准备了,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物质上的. 这么一说我觉得可以把死亡按照“延长线”的长度简单分分类:因为意外突然死亡的是一个瞬间的点,因为慢性病死亡的是大概三五年的线,电影里这种因为老去而死亡的说不定这线可以延长到十年、二十年. 你说对于生者来说,哪一种会更好受一点呢?
(75)《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zero 是啊,一起终老相互陪伴,真的好像童话里最后一页之后的样子。
对的,是巧合,是我觉得剪辑有在往这个方向做,当然也可能是我太痛了想找找安慰来着……
啊对!当时是奶奶说“恭顺也是三男三女呢”,然后被我记岔了。那是,活下来的是三男三女吗?还是只是字幕翻译,或者奶奶顺口感叹、
对于生者来说,可能时间长的更容易接受吧,能够有所准备。时间长的对当事人也很折磨,病得越久其实对生者也是负担(感觉纪录片里是相对理想的情况,我觉得子女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再去照顾老人相当长的时间,这种相处不是那么融洽,或者融洽也很可能通过双方辛苦维系的)。这种情况下,死亡也可以看作一种解脱。
但其实还是……怎么接受死亡……好难接受啊……
(76)《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xpihxb 是的,(我理解)他们养大的活下来的孩子们是三男三女.
说起来,那个地方摄像机有拍到一段狗狗之间的友谊也很好玩,好像有只小白狗在远远的一棵树下面撒了尿然后跑了,然后恭顺就跑过去闻
那你觉得“生离”比“死别”更好接受吗?
(77)《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zero 对哈哈哈哈哈哈狗狗们在的时候就很治愈!
是的,我觉得生离有人为性的因素,也有自己主动的因素,生离是有回头路的,死别没有。
(78)《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xpihxb 嗯,了解了~我也觉得生离更好接受些,不过上面那个问题,我可能会觉得突然一点的不给准备时间的死亡更好接受些.
那下周《圣蛛》再见啦~
(60)《秋日奏鸣曲》
@xpihxb 我应该似乎大概也许没在象上提过伯格曼吧(?)以后确实可以补一补~
你来五选二:
1.《巴比伦》前一阵子很火
2.《圣蛛》去年戛纳的主竞赛
3.《女人们的谈话》今年奥斯卡提名,21号之后应该有资源
4.《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韩国观察型纪录片,从这个视频里听到的: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K411f7bU/
5.《公主新娘》最近突然有个字幕组做了这个老电影,有个新鲜热乎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