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older

《幻之光》 

@zero 嗷是我已经过得失去时间!

我也!这部片子好安静噢。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前面小段时间不是阴天就是夜晚,直到民雄带由美子去见镇上的人,天色很平常地放晴,后来就渐渐有明亮的色调了!
室内景的拍法经常让我感觉很小津安二郎(虽然我只看过他一部hhhh

我其实还挺在意的……为什么大家走之前都不说再见?也不是?就是给人感觉,好好的呢,突然人就没了……虽然感觉这也是电影有意为之的非常寂静的死亡?

题外:他家房子窗景真好看啊!!!

《幻之光》 

@xpihxb 哈哈没事,这个又不急~~

是的,而且感觉很缓慢,作为是枝裕和的处女作,原来他一开始的风格就是这样的啊!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其实前面也有很多白天,但不知道是阴天还是调色的关系,几乎整部电影都是阴暗迷茫的,直到最后在家门前河边骑自行车那里,才突然明亮起来~这应该也正是女主角的心情吧!

我也只看过一部小津安二郎,是《秋刀鱼之味》,但已经是很多年前了,完全不记得他的室内景是什么样子的了. 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词能让你概括一下,比方说和别的拍日本室内景的电影导演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我非常能理解你的疑问,他那个死亡真的很突然,前几天还一起给偷来的自行车刷漆、一起去吃饭、骑车回家还说说笑笑,结果有一天送他出去上班后就没再回来了. 这个情节真的后劲儿很大,我整场都和女主角是差不多同样的心情,一种压抑和茫然,也确实会想,为什么都不说再见呢?

海边的小房子,那些海岸线也很好看!

《幻之光》 

@zero 啊很有可能就是女主角的心情!后来感觉重组家庭已经非常和睦的时候,明亮的画面就多起来了!好喜欢姐弟走在那个?狭窄的小路,一边是倒映的水面;也喜欢他们在海边玩的场景!

我看过的是东京物语。本来想找cut的,结果看到已经有up总结小津风格:BV1Da411T7Mk
感觉最像的就是里面提到的室内低机位+框中框布景,还有没提到的——幻之光和东京物语都有场景是,给人感觉,摄影机固定架在一个房间先确定一个“相框”,然后会有角色在这个“相框”之中生活(?)。

是啊!虽然电影让民雄回答了是有幻光这种答案,但还是,听起来好像死亡是一种诱惑的召唤,而一部分人遵从了。但心理上还是会觉得,大多数人应该是有求生本能的呀。

是的!!!后面蓝了真的看的很舒服。

《幻之光》 

@xpihxb 我记得你说的那个倒映的狭窄小路,后面还有一个倒映的走路的镜头,就是最后在海边讲到幻之光那里,也是利用了海水的倒映~

感谢推荐~是枝裕和这一部确实是有一部分室内低机位的,但是枝裕和室外的机位都比较正常,小津则是所有镜头都是低机位. 框中框我感觉不如 b 站上展示的这些镜头明显,还是你总结的更准确一些:像是有一个相框,角色在这个相框里生活.

另外我觉得,利用 pillow shots 来展示时间的流逝,这个是枝裕和可能也有. 虽然没有再去重看对照(以便确认是枝裕和是否也有这种和场景毫无关系的无生命物体的空镜头),但这几周看的这些是枝裕和都确确实实给我留下了这个印象,就是不明确地用淡入淡出交代时间流逝,我真的有印象,总是看了几秒之后才知道,时间过去了好久了,通过他们的着装和对话. 比如我还记得的,《无人知晓》里,通过圣诞节、压岁钱这些,《幻之光》也是,都给人一种寒来暑往的感觉.

你对幻之光的解读的措辞,给我的感觉是,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幻之光的召唤,但只有一小部分人遵从了. 如果你确实是这个意思,那我有点不同的看法. 我感觉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才受到了幻之光的召唤,台词只说“i think it can happen to anyone”(1:42:22). 而受到幻之光召唤的人,可能比起求生的本能,走向那个美好的光是更加无法抗拒的吧~

《幻之光》 

@zero 是的是的!

Pillow shots是我看的时候一知半解不太确定,你这么一说就!确实!无人知晓里特别明显!

没有!我意思是遇到了召唤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遵从召唤,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召唤。比如电影后半段有个出海的婆婆,给我感觉是拒绝了召唤的人!(只是我感觉hhhhh
找不到她的时候我好提心吊胆但是她回来说话就感觉,出门一趟,没有任何告别或者离开的意思。

《幻之光》 

@xpihxb 哦哦哦!我看完电影都没有回来想那个出海的婆婆是怎么回事,你这么一说确实哦,应该是她也差点自杀?不然为什么那么晚才回家呢?应该是正好答应了帮女主带螃蟹回来,所以最后才没有相应那个召唤~

经你把这个情节重新这么提起,我对你说的“他们都不说再见”有了更深了认识了~我可能太不敏感了,看电影的时候都没有把这个情节和主线给关联起来~

《幻之光》 

@zero 对!我感觉幻光召唤是个比较艺术(?)的比喻有求死之心的人就呼应了它,但还要活下去的人就不会被喊走。
(可以衔接橘色了 :blobcatblush:

《橘色》 

@zero 这部好新鲜!!不管是这种色调还是这个drama的剧情哈哈哈哈哈哈!明明一开始说不要drama!
毕竟提到少数群体好像就会联想到比较悲情难过的故事,这部没有特意强调超级热烈活泼(?的样子就很好玩!而且一路热热闹闹后结局这么安静下来就,喜欢!

我比较喜欢它其实只拍了一天的故事,观看节奏很可以(可能因为太多drama hhhhhh 加司机线走着也有意思,要是只两个人就感觉比较单薄!

《橘色》 

@xpihxb 嘿嘿是吧~~

我也很喜欢这种持续时间很短的故事,节奏也好!你说得没错,如果没有司机线的话,这个剧情就有点太过于无聊了!而且司机那条线还给人一种悬疑的感觉,你就是早就知道他最后会和主线剧情有所交汇,但是你不知道后面会怎么发展,他的身上会产生什么故事!

《橘色》 

@zero 是的!司机线那边也是一点点放得,是同,已婚,认识主角……最后交汇!
好故事短时长是美德!!!!

说起来我俩确实比较少选到这么闹腾好玩的片hhhhhh

《煤气灯下》 

@zero 这部也挑得好啊!!!!

好精彩的悬疑故事!太调动我情绪了hhhhh 两位演得好好啊!到后面煤气灯转亮还以为要结局了,没想到安东找到宝石不装了直接下阁楼,那段静默的黑白色,拉扯在墙上的人影,太吓人了!
观众视角的两次危机也好棒!男主发现书桌被动过,和,男主引诱女主救他。特别后者,女主看到窗户反而更提醒了男主骗过她,是他晚上通过这里进阁楼,接着以牙还牙看得我好开心hhhhh
话说你觉得女主第一次说警探是她的幻想时,是在“说实话”还是这次已经在“装疯自救”了?

编剧也太爱警探这个角色!前来破局已经是来喂定心丸的设定了,还说什么“我来就是证明你没有在幻想”“他不会回来了”“安东夫人我也在你的梦里吗”,哎呀就很美好!

我其实很喜欢邻居奶奶!好可惜我还以为她会是马普尔小姐那样的!

《煤气灯下》 

@xpihxb 是呀!确实精彩,线索全都一点一点留给观众了,让人非常替宝拉担心!

我觉得她第一次说警探是幻想时,是在说实话,因为明明自己见到了警探,伊丽莎白也见到了,但这个时候伊丽莎白过来就是咬定了没有人来过家里面,这下是真的让宝拉开始怀疑自己了.

这个其实是警探对伊丽莎白的叮嘱,保护好宝拉的安全,是伊丽莎白营造了宝拉已疯的假象来保护住了宝拉,我看的时候觉得这里是真的巧妙!

哈哈这哪里是编剧爱警探这个角色,是你爱警探这个角色吧! :0120:

哈哈邻居奶奶的设定就是一个喜欢凶杀案的有好奇心的配角,确实她很有成为马普尔小姐的潜质,没有参与到破案真是可惜!

《煤气灯下》 

@zero 整个环境也是那种特别古典的悬疑要素塑造,社会(?搬来了孤僻奇怪的邻居,安东在夜晚走进雾气里,宝拉独自一人在凶宅听到脚步声……

应该是这样!如果两次都是装疯,那就是重复情节了。一次巧合地化解危机,一次则是宝拉完全确认后的报复,现在这样就很好。
是的是的,虽然让宝拉又怀疑自己了,但伊丽莎白救到了宝拉!(伊丽莎白撒谎的时候真的面不改色哈哈哈

想了下,确实,你说得对hhhhhh

是的!故事里感觉奶奶就负责了前期的情报收集,以及爱情见证?奶奶看到宝拉跟着安东/警探走了的表情完全不一样hhhh

《煤气灯下》 

@xpihxb 对了,你一说雾气我想起来了,看的时候我就感叹,真的不愧是伦敦啊!

那个邻居奶奶还有个作用,就是开头的时候可以不突兀地向观众介绍一点背景梗概,通过交谈提示我们时间的流逝:已经过去十年了!(这怎么也能小津安二郎 :0120:

《煤气灯下》 

@zero 是的,伦敦很适合发生这种故事hhhhh

确实!她还是姨妈的关系人!
这部电影真的一点也不“老”呀。

接下来:玩乐时间、大菩萨岭
有看过的嘛!

《煤气灯下》 

@xpihxb 主要是伦敦是雾都嘛~

都没看过,《大菩萨岭》是 1966 是不?另外你还可以再挑一个因为我选的这组你挑了三个出来.

《煤气灯下》 

@zero 对的!1966!

那请选:
《爱,回家》(2002)
《地球之盐》(2014)
《我的父亲,我的儿子》(2005)

《煤气灯下》 

@xpihxb 那么就《爱,回家》吧!

《玩乐时间》 

@zero 我看到你打了低分哈哈哈!

我感觉还蛮好玩的,像拆开了个小盒子的新奇感?好像在展示一个“XX样的世界”,感觉拍完了导演肯定很开心吧hhhhh

好几处玻璃用得好妙呀,倒影里的埃菲尔铁塔,玻璃门碎了之后服务生拿门把继续工作,街边的工人在擦玻璃,倒映着大巴上的旅行团在坐海盗船(?

不过我确实也没有看懂!前半部分还以为是嘲讽现代化机械化,到了夜间饭店我就迷茫了,不过夜间饭店笑料好多好有趣hhhhh 到结局又,一下子不同于原先的有些压抑的灰白色,色彩丰富,感觉人也有活力。鸡叫后,好像真的是清晨hhh

《玩乐时间》 

@xpihxb 嗯,你说的这几处玻璃我也都注意到了~

算是两个大的章节吧,白天的公司和展会、晚上的饭店. 这电影连个主角都没有,前面看得我还挺茫然……明明有对白,却搞得像个默片一样,如果要拍默片还不如一句对白都没有,我觉得不伦不类的 :0120: 真的好无聊……

《玩乐时间》 

@zero 主角好像是那个帽子大衣男和绿裙子女士,最后男主送女主花了!
(也只能说相对主角吧…………

确实!前半段好适合做黑白默剧啊!
那下周再见hhhhh

《大菩萨岭》 

@zero 啊啊啊我俩这次又岔开了————我好喜欢这部啊!

这次没有看简介,看完感觉是主角的入魔之路。历史背景不清楚先放到一边去……

我本来也以为高潮会是兵马和龙之助的对决,也就是灭魔之战。最后是成魔之战我也很喜欢!由爷爷和龙之助在大菩萨岭相遇开启的故事,又由阿松和龙之助再次提及大菩萨岭时推至高潮。
感觉主要是男主演技好,最后一段的眼神,体态,真的是渐渐疯魔……又有技巧上的加持:虽然是室内穿过不同的房间,但布景啊镜头啊感觉非常像舞台,尤其感觉打光打得很好!

之前两次群架也打得好!一次横着推的镜头,是龙之助如同扫去落叶一般清理掉了拦他的人。一次是相对固定的远景,我感觉就是龙之助视角啊!龙之助看到岛田的剑被打碎道心,也以岛田走后他一片血尸之间融于风雪为结束。

情节上来说确实没有交代,我本来以为是枪终结龙之助现在又,嗯……?感觉用不着枪了?
主要是,到现在的结尾,感觉龙之助已经在精神上走向自毁,身体的死亡必然不远了。

《大菩萨岭》 

@xpihxb 哈哈是的,我觉得比较一般,但你看得就很开心,也很好啊!

据比较懂的象友说,这个故事的原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长,电影只拍了开头的一小段故事而已. 所以你说,龙之助身体的死亡必然不远了,我还真挺好奇,原著的接下来的情节真的就是龙之助死了吗?

男主的眼神真的令人印象深刻,有一种怪异的清澈的感觉. 没错,导演水平还是不错的,打光镜头调度啥的都确实很好!群架也打得好!

哈哈哈哈你被《切腹》影响太深了!但如果这个电影最后真的是龙之助被枪打死了,你还像现在这样一般喜欢吗?还是说你会更喜欢?

《大菩萨岭》 

@zero 我也看到了那个!
movie.douban.com/review/121411

原著没有中文我也不知道hhhhh 只是角色带给我非常强烈的感觉!我感觉现在这么受我喜欢很可能是桥本忍的改编(罗生门、生之欲、七武士、切腹都是他编剧(刚查到这个作品列表我也有点呆
如果他操刀来写,龙之助没死的结局我应该也会很喜欢!

我也是查的时候才发现,龙之助也是切腹的津云,女人步上楼梯时也有他。我完全没认出来…………感觉他在这部里演得尤其好呀!

《大菩萨岭》 

@xpihxb 谢谢你分享的影评,好长啊!很不错,给我提供了一些新的理解,比如他写道:
> 在这幕(第二幕)结尾,他并未如约前去与木兵马决斗,成为他背弃武士之道的明证。

虽然电影里没有明确的镜头,但这个猜测应该是站得住脚的吧!还有就是影评里写的关于芹泽鸭的部分,我实在是太脸盲了,要不是看了他的影评,也不会知道第一幕里旁观决斗的这个人和第二幕第三幕里带领选组的那个人是同一个人.

不过这个影评有些地方我觉得还是过度解读了,比如中间对佛家戒律在电影中的对应的阐述,我觉得就很扯;还有最后解读两人决斗的时候,说到“一个刀尖扬起,一个刀尖低下”,说这个“暗喻了龙之助向下沉沦的人生”,这也是非常有做初中语文阅读题的感觉,把能联系上的全都联系上,过于牵强了. 对决斗那场戏的拉片还是很好的. 最后讲磨坊那场戏说他自己想要安排什么 SM 大戏,我觉得反而还不如这个电影当前这个处理好.

我也是更偏向于龙之助最后没有死的结局~那看来这个男演员就是当时日本的一个著名的演技派的明星演员哇!能演这么多重要作品里的重要角色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大菩萨岭》 

@zero (哈哈哈我本来是说这个影评提到了,原著改编的那段。其他我也没看,赶紧补了)

影评里你在意的地方和我完全一致hhhhh 我也觉得没有如约前往是背弃武士道是个很不错的点,佛学还有你提到的那些我也是不认同他的!水车那段戏就是比较隐晦的情戏,我觉得现在的表现手法就很好。
阿滨的悲剧有龙之助的因素,但我感觉是1一个敢问一个敢应……在我看来不必如此啊hhhhh 怎么就你敢抛弃女人的贞节我就放下武士的贞节了呢 2阿滨被休妻后走投无路。应该是当时的社会文化导致,阿滨大概率对龙之助没有情。阿滨想要投奔的也是普通百姓的生活,两个人注定是怨偶。

我觉得这个影评还比较好的地方是点到了龙之助形象的复杂性。
我看的时候,直到龙之助离乡都以为这是一个不通人性的角色。从开头杀老者“成全他的愿望”,到对父亲让他考虑到文之丞家的情况打输,和有点执拗地对阿滨讲他的贞节和女人的贞洁一样不可抛弃(原台词是什么我忘了)。是一个有自己的秩序和道理的人,但他的道理放得很高越过了很基本的人性的考量。
我确认他是一个入魔的角色是雪地一战,岛田对他说的话有很重的“点醒”的意味,而他杀掉了阿滨,感觉就是在一个命运的岔路口时,选了魔。

但后来想想,甚至到他让芹泽把阿松交给他处理,我竟然是?心理上比较安全的?感觉他确实不是一个完全的魔化的角色……

另外一个我蛮在意的点是,他加入了新选组。
我印象里现在对新选组好像是褒过于贬吧,第二幕他进入新选组我还以为有什么其他的展开。结果,啊,怎么说,你有没有感觉这部电影对新选组其实更多的是贬义?第二幕暗杀,第三幕内斗。

说到脸盲这件事,我也是后面才很艰难地认出芹泽……前面比武的时候,土方岁三也在,近藤勇也在,但到后面我已经找不到他俩谁是谁又到哪里去了………………

《大菩萨岭》 

@zero 看到短评说东宝当时要做上下两部的,可惜下部不了了之了……

那龙之助应该,至少还会活一段时间!(?

《大菩萨岭》 

@xpihxb 从电影交流到影评交流( :0120:

阿滨对龙之助到底有没有情我觉得还真是很难说的,她在比武结束后主动告知龙之助前面有埋伏让他不要走那条路,这真的只是为了投靠龙之助吗?可能这也是阿滨这个人物复杂的一面吧!你说的一个敢问一个敢应,虽然也许不必如此,但我在心底里还真的挺佩服他们俩的,我觉得他们这样非常好!有勇气有胆量敢作敢当!人们就应该这样做事情,快速高效,谁也别试探谁. 当然了我这也是纯粹看热闹不嫌事大(

是的是的,龙之助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很值得玩味,阿松在他那里时我也是觉得肯定是安全的,不过我对龙之助的印象从始至终都一直挺好的,暗自里还挺希望他能在和木兵马的决斗中取得胜利.

新选组我不懂哎,历史知识一片空白……第三幕开头的字幕写着新选组成立,第二幕他跟与八说的时候,说的是“新朝组”,我有点不太懂这个啊,新朝组和新选组是什么关系?是换了领导吗?你说的第二幕暗杀是贬义,是说发现追错了人还不乖乖认错道歉,非要为了面子把错的人也给杀了吗?这个情节我也觉得是贬义,但这是不是应该算在新朝组的头上?第三幕新选组才刚刚成立吧,有内斗为什么就说明是贬义了呢?有没有可能是新朝组的势力因为不满新选组的成立而暗杀新选组的人呢?

你能艰难认出来已经很棒了!我看完了也没认出来……可能还是我对历史知识了解太少吧,我查新选组的时候才知道这几个人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如果之前就知道,那么在电影看到前面的时候应该也会更加留意一些吧!

一定是票房不好!观众应该大多数都和我一样不怎么喜欢它吧(

《大菩萨岭》 

@zero 但电影里没有表现对他有情的部分?阿滨被休妻很可能无路可去只能跟随龙之助,那龙之助就不可以死,所以她要通风报信。
确实,两个都很有决心hhhhh

我也!我只是听过名字哈哈哈!
对的,我是说雪地宁可暗杀错人也要将错就错。内斗是,我觉得新选组那会儿还没取得什么阶段性胜利呢就开始争上位了,这不就是很不成熟的团体嘛。

重看了下,我这边字幕是新征组。但两个名字都没有查到(我猜可能是新选组的前身?有说法是,新选组是后来朝廷赐名的。
查芹泽鸭的话,百度说,他与近藤勇等人(试卫馆一派)同组。

是的!感觉还是异国文化背景不太熟悉……!

《大菩萨岭》 

@xpihxb 我确实没有直接的证据,只是觉得去告知龙之助前面有埋伏这件事并不是简单的不想让他死因为想要投靠他. 世界上又不是只有这么两个男人,为什么被文之丞休了就“只能”跟随龙之助了呢?

不妨问你一个问题,阿滨是什么时候决定要跟随龙之助的?被文之丞休了之后就在这样打算吗?可这个时候龙之助还有被文之丞杀死的可能性;当龙之助把文之丞杀死之后吗?如果这才是阿滨决定跟龙之助走的原因,那是不是有一种感觉,就是龙之助强大,好像是在一种求偶的竞争中取得了胜利,从而赢得了阿滨的青睐/喜欢?

我查了一下,新选组从成立到解散一共存在了六年,大家如果对它有褒义,可能也是对这六年中中间和后面的几年他们的事迹有褒义吧;电影第三幕发生在新选组的第一年,有贬义我认为也和大家普遍对它的褒义并不冲突.

是的,要是想了解这些异国文化背景应该还是要投入一些时间好好研读学习一下的吧(如果感兴趣的话)!

《大菩萨岭》 

@zero 可能是电影给我的感觉?武士还在,女性只有妻子和艺伎两种角色。就是封建时代吧。如果女性没有社会工作岗位,就只能被家庭接纳。这种情况下被休妻的妻子很可能就是被社会舆论指责的。
龙之助可以赖一赖hhhhh

我倾向于被休妻之后就有此打算。龙之助很可能是远远强于文之丞的,以致于文之丞妻子和龙之助父亲都是认为两人对战文之丞必输,才去争取龙之助放水。
对战时龙之助应该也是准备放水了,但因为阿滨的事,文之丞把普通的对战视作了那种……赌上性命尊严的对决?而这种情况下也是文之丞先发,而龙之助应对,龙之助仍然是一招制敌。
所以我认为他武力胜过文之丞是事实,并且大家公认。阿滨能猜到龙之助会赢,但她可能也挺担心龙之助挺不过那一群人所以去通风报信。

不过感觉这个话题也是!需要历史知识!不知道那段时间的女性地位怎么样,也不知道阿滨原生家庭是什么社会阶层。

《大菩萨岭》 

@xpihxb 龙之助武力胜过文之丞且这个事实大家公认,这我没有异议. 但前一天阿滨用贞洁换取了龙之助说好放水不胜(即可能决斗时不认真),之后文之丞知道这件事后又暗下决心想要耍阴招乘其不备杀死龙之助,这件事阿滨知道但龙之助不知道啊. 所以我觉得万一龙之助掉以轻心,还是有被文之丞杀死的可能性的;大家是知道龙之助比文之丞实力强,但不知道到底强多少,有没有强到即便文之丞耍阴招也不能伤害到龙之助. 因此我还是觉得“阿滨早就猜到龙之助会赢,所以早就想好了要投靠龙之助”,这不是特别有说服力.

确实是需要一些历史知识!不然不知道背景,我想的就是,阿滨想要家庭的话就相个亲或者托人介绍一下呗,为啥非要投靠龙之助. 芹泽鸭、近藤勇,男人不是多的是吗,无名无姓的老百姓就更多了. 她认识龙之助都是直接跑人家家里去了,所以哪怕没人介绍,找个由头也可以直接登门拜访吧 :0120: 这也许是用比较现代社会的眼光在思考了~

Follow

《大菩萨岭》 

@zero 确实。下面那个我也是以“社会氛围很可能不接受被休妻的女性”为前提思考的。阿滨到底怎么想可能还是得看原著。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