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某名校读比文,理论课用18世纪ann radcliffe评莎剧讲gothic相关现代文艺批评理论,对理论一无所知的我:不知道是你们比文学科太敢了还是做纯理论的人太敢了,我上个月才被老师批评了因为我试图用1640年哲学著作讲1600年文化史……
@aglarien 我觉得比文就是这样的orz 做得好的话应该有层层 contextualisation + careful qualification
但确实有蛮大一部分是,额,创意学术写作(??)
@manderley 微微好奇contextualisation 能做到的程度(思索
@manderley (我自己的经历仅限古希腊剧目对比em剧 not sure whether that counts or not
上周另外一个seminar上其实也跟同学聊到,就是比如,公共和私人的区隔问题,18世纪学者在讲18世纪私人概念的发明,和17世纪学者讲17世纪私人的文化概念的时候,他们讲的真的不完全是一个东西……也许做18世纪的学者不该用发明这个动词,但总体上他们的argument都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只是我们阅读的时候真的得搞明白,它们真的不是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