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wbooknovember 这个月想读完搁置了很久的《Evicted》中译本,进度:6%
终于写完了我的电纸书购物经验分享,全文8800字,是的我也很惊奇我怎么会写了这么多……
总之谢谢yaya,谢谢我自己,以后再也不想写这种长篇大论了,祝大家购物愉快,阅读也愉快。
https://www.sleepymoon.cyou/2024/e-readers/
大家今年的ace week快乐呀~💜🤍🖤!
我带着今年的含aspec角色的电影/电视/书/podcast推荐出现了。
今年我写的核心主要是让大家意识到虽然还很少,但我们其实在各类媒体上是有rep的。希望大家能给这些已经存在的rep更大的声量并支持这些创作背后(往往有的)asepc创作者。
另外就是我个人的喜好是很主观的,可能我不太感冒的东西会有人很爱,所以我这次只给我特别推荐的作品加了💜,其他鼓励大家自由探索。
(绝对不是因为我懒得写。)
大家如果相对任何作品有更详细的了解可以自行搜索,
或者看看我不定时更新的汇总豆列,会有一些更详细的描述:【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52632127/】
或者来提问箱问我【https://pome.vip/3aOMaR8Y?continueFlag=c864cc01d0600c9b2c236642e785f0fd】。
也欢迎带着推荐给我!
(虽然我的TBR已经够长了)
不再读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https://neodb.social/book/2mvCgsdXKcdTmyAd9vxV0f
被哲学大思考绕得晕晕的,第三章之后完全昏迷,弃之
读过 明亮的夜晚
https://neodb.social/book/0HPwCKIfyTvEHG0nSWBufe
在书店翻了翻,第一章的文本很好,韩国女人呀!
——
它很令人感动,看完的几天里掉了不少眼泪。女性毫无疑问成为叙事主体,但是作为小说,结构没有抓住我。
玩过 风之寂静
https://neodb.social/game/5Ia8SBM8hZcMHTTndIPedh
很美,但是交互让人摸不着头脑,也缺少指引。不会继续玩
读过 东京八平米
https://neodb.social/book/0lxuPGRYESQbbhMjZ6z720
开头很有意思,前面几篇都是很有信息量的散文(东京的八平米四叠半独卫月租怎么比北京的八平米合租阴暗卧室还便宜啊!而且东京的公共设施便利程度也是北京没法比的。每当这种时候就会意识到发达国家为什么是发达国家)
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她写东京小咖啡店停业和钱汤的女老板,以及钱汤的消失。感受到过往坚实的世界在飞速风化,过往的生活方式也迟早要被打碎换新,而人的躯体要怎么在其中保持完整?
读过 我們最快樂:Hygge,向全世界最幸福的丹麥人學過生活【暢銷最新版】
https://neodb.social/book/14FwW5FWPO4w7Qhehwk27W
讲丹麦人hygge概念的书,里面的hygge行为和物品可以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建造秩序辅助物不定期按摩心灵。有一些炖菜菜谱刚好可以在这个冬天尝试!
@board
在discord创建了一个线上的自习室,有点粗糙但是基本的共同学习/工作的功能还是有的(?
可以使用番茄钟进行计时,科学学习/工作
现在还比较简陋,但是欢迎大家来一起学习!!!!
bot可以使用了!大家可以点击频道里的📌查看~
最近我上班的死感淡了那么一点点,晚上和朋友归纳总结,不过是得益于五点(实操性从易到难的排列):
1. 带拖鞋去单位!只要有机会就登上我的厚底小棉拖,瞬间开启休息模式。其余无需多言
2. 设置闹钟,专门提醒我上工间隙听歌。我整理了一个引起舒适的歌单存在本地,比如最近在重新听Tamas wells和Study group,一首歌的时间让你放松下来,别小看这两三分钟,me time对你的大脑怎么都不嫌短。
3. 除了meal prep,我开始给自己pack水果和坚果。每天上午下午各备一份,用Ikea买的绿色便当盒。
原则上是每上工3小时就要补充能量,最近这么安排到下班的时候就觉得还有力气可以去锻炼。
2. 把锻炼和社交需要结合起来。诚然大多数时间见朋友还是吃吃喝喝,但能找到一个运动搭子就能把锻炼这个事情持续下去。
约着爬山,约着遛狗,或者约着举铁,都是恢复能量的方式。
4. 睡眠调成了晚9朝5。契机是倒时差。一开始还坚持熬到晚上11点睡,想着能强制恢复之前的作息。结果还是每天凌晨四点多醒,折腾半天不如干脆醒来画画。
画完在咖啡的蒸汽里看朝阳慢慢升起来,那种I’m in control的快乐让上工的状态反而更加平和。早上的独处时间也让我的精力条拉长了,一天中很难再出现让人有失去自我意识的时间(比如忙到不记得喝水)晚上自然而然就困得很早,一觉醒来就觉得休息得很充足,也有精力画画,有意愿搞自己喜欢的事情。
综上所述,顺应自己身体、照顾自己的方法有很多,但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嘟友不妨试试,也请尽情提出提出你觉得有效有趣的方法~~
@bamboobone 有个没有时间版的做法是把蘑菇先用微波炉叮一下,再直接拿油大火爆炒到焦焦的。叮蘑菇可以破坏里面的海绵结构,再用油炒也不吸油,而且口感会很弹!
中国的报复社会犯罪
9月30日晚,上海松江一处沃尔玛超市发生一起报复社会犯罪事件,致至少3死、15伤。
截止到目前,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光明网、环球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在内的中国主要官媒官方网站对此次事件只字不提。这些网站全部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
中国大陆一般将报复社会犯罪事件称作“恶性伤人事件”。中国大陆主流媒体一般回避报道这方面的新闻,但是国际社会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国媒体却巨细靡遗地报道。
中国政府反复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国家,各种摆在台面上的统计数据都经历过精心修饰,看起来很漂亮。依据官方统计数据,从自杀率到故意伤害犯罪率,各方面数据都低得超出普通人感知。中国学术界也依照这些数据来论证中国社会犯罪率有多低。
但是中国社会犯罪率真像官方宣传那么低吗?为什么至今没有任何有关报复社会犯罪的统计数据?尽管海外媒体和网民也经常自发统计,但是这些数据远远达不到接近真相的准确性。
我们不断看到中国大陆爆出来驾车撞人案和持刀行凶案,影像资料触目惊心,官方通告通常虎头蛇尾。我们也没有看到中国政府针对这些事件采取任何有效防范措施,好像这些情况根本不存在,不配让中国政府放在心上。
与上海沃尔玛超市随机杀人事件相似,中国许多报复社会案件都有泄愤特点。中国学者认为,相对被剥夺感和社会挫折感是这类犯罪的主要原因。
还有政治学者认为,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既没有抗议的空间和自由,也没有工会、政党等群体性的方式进行集体谈判,缺乏政治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这些情况都是个体被逼到走投无路报复社会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不难理解。比如2024年5月云南镇雄医院随机杀人案嫌犯就是因维权得不到救助走上报复社会的绝路。该犯在行凶前曾在微信朋友圈发文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法治是大家的,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请你们原谅我,请你们为健全明朗的法治而努力。”
中国社会不仅是缺乏社会正义的问题,还缺乏有效的社会问题解决机制,而信访系统长期以超低效率运作(根据研究者统计,成功率只有0.2%~3%),事实上反而在压迫底层社会诉求。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不作为政策也是导致报复社会犯罪和相关模仿犯罪一再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不仅不愿意公开面对这类事件,反而还处处遮遮掩掩和回避,更不要说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来疏解底层社会民怨。
随着经济持续衰退,投资失败和破产也在引发报复社会犯罪,比如2021年大连理发师刘东驾车故意撞人案跟眼下才发生的上海沃尔玛超市随机杀人案就是如此。但是这些案件缺乏后续追踪报道,更不要说深度调查。公众只能透过警方公布的片言只语了解其中动机。政府没有采取任何相关措施来预防走投无路的投资者和破产者做出极端行为。
中国社会将这类案件戏称为“献忠事件”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犬儒行为。报复社会事件复杂程度,要远远超过杀人取乐这种简单解读。随机杀人事件暴增,如果不能给政府形成有效压力,也不过是给那些把“献忠”成天挂在嘴巴上的人间接泄愤的借口:假如不能对政府形成压力,报复社会事件并不会成为专制社会灭亡的加速器,而是像用一把装满子弹左轮枪玩俄罗斯轮盘赌,迟早也会轮到你的一天。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法治是大家的,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这是一个报复社会杀人凶手最后被人记住的话,但是公众很快就忘记了:没有人为法治努力,甚至也没有人觉得有必要施压政府。感受不到任何压力的政府就更不会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来防止灾难发生。
民众不应该对他人的死亡始终抱着麻木不仁的态度。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你也不是无辜的。你同样负有责任,但是你跟中国政府一样逃避责任。
社会变革需要每个个体主动起来承担对他人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