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读过 潮骚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empty: :star_empty:
neodb.social/book/4BrDynXTUXam

写景的部分会让我回想起真实的小岛,但是故事就很简单,陈德文这个译本也看起来非常古老,感觉无法喜欢

昨天是大孩学校和老师的约会日。跟老师聊完,终于明白一点法国小学及初中前段的教学方式了:重复!

同一个知识点,四年级学一遍,五年级学一遍,初一再学一遍。

我觉得这样非常好啊。我们中人,从小就被“XX基础不打牢,以后根本学不好”的恐惧笼罩,小孩从小就各种补课,无他,就是要把这个基础打牢了,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建高楼。然而法国人真是已经把这个问题想透了:小孩子哪有学一遍就完全学会百分百理解了呢?没事,我们多教几遍,第一遍学不会还有第二遍,第二遍学不会还有第三遍。而且这个也是符合大脑发展的,有些知识点,小孩那个时候大脑就是没发育好,死活就是学不会,那与其哭哭啼啼苦大仇深的纠缠,不如放一放,等他脑子长一点再学一次。

大孩也表示有些知识点,学到后面终于能明白之前没彻底理解的地方。

数学老师表示:他们班所有人都超爱数学,十七个人里十五个都认为数学是他们最爱的科目。感觉真是很厉害的老师啊。

@pamafan 想提醒一下久坐对血液循环和腰都其实不是很好,所谓坐得舒服的椅子也可能是一种腰被托住半躺但实际还是让腰承重劳损的情况,推荐去了解下健康的正确坐姿(重心在坐骨上)再计较椅子
此处索引一下以前的嘟文 ( o3o.ca/@limehho/11095088205009

今天上午去游泳,脚不点地地游了20分钟自由泳。
其实一段时间之前我就知道自己可以做到较长距离,但还是一程自由泳一程蛙泳这样接力。
今天游到75米以上我意识到,之前一直觉得没法连续自由泳,是因为心率太快了。动作快,全身消耗氧气的肌肉调动得多,每一口换气补上的气都仅够消耗,还有接不上的意思,心率就不得不迅速加快提高供氧效率。我每到池边就本能地切换蛙泳或仰泳,是因为这样心率可以迅速降下来,体感就是不觉得气紧了。其实游到池边并不是肌肉疲劳。
意识到这一点,我可以继续自由泳,一样能把心率降下来。重点就是:大腿放松,松到基本不动弹,就随上肢的划动漂着,只在一个stroke结束时做最小程度的kick,效仿鱼尾巴调节姿态的功能。
大腿是人体肌肉最多最密集的部位,在都发力的时候,两条大腿就最“重”。其它部分,胸腔不必说,它有足够空间保持浮力。腹腔虽然没有肺那样能装大量空气的器官,但是它的相关肌肉也不多,就是腹肌收紧调节身体实现水平姿态也不会让人体下沉。所以对于游泳者来说,大腿的发挥就是耐力的最大发掘点。
初学的时候觉得学游泳难,是因为人的本能就是做任何运动都会大腿发力。大腿过度用力就会看到人往下沉。所以不管是哪里的教练,教自由泳或仰泳打水的时候都会强调,不要从膝盖以下发力踢水,要从胯骨开始发力,胫骨、小腿、踝关节及脚掌,只是顺着胯骨连锁动作而已。如果从膝盖以下发力,大腿必然也是发力的。从胯骨发力,股骨胫骨其实只是九节鞭上的两节,跟着动而已,并不需要肌肉紧张。所以如果有教练说要用大腿发力不是小腿,其实ta说的是从胯骨发力。
说从胯骨发力,最好的类比其实是“像骑自行车”,轮到这一侧发力的时候,一蹬/一摆腿完事,肌肉用一下立刻又恢复放松,两侧交替发力,即90%的时间里,大腿都处在放松状态。在发力的10%时间里,左右侧各分5%。
我记得上次看effortless swim的视频里教练就说过,游泳游泳,前进和速度主要看上肢出力,大腿就起个鱼尾巴或者海豚尾巴的作用。他们主做triathlon运动的训练,所以多的是跑得快、骑车也快就游泳觉得费力且慢的学员。
大腿放松下来,可以感觉心率很快就从180降到100左右。氧气够用,身体就没有气紧的感觉了。
把大腿放松下来说着容易,但一个常见的困惑是:这样腿不是沉下来了?拖着两条腿游泳不是越游越慢?
其实不是,觉得人松下来就越来越游不动,是身体姿态的变化导致的。身体紧张的时候人体更接近直线,所以遇到的水里阻力也会较小。如果松下来身体在水里就呈M型(头高臀高,手低脚低)或者倒V型(只有臀部高),这样阻力无疑会很大。
所以很多训练都说要保持身体的流线型,什么叫流线型,就是从指尖手腕到胸腰臀再到脚尖,都处在一条相对水平的线上。这个要求的一是手臂的划水效率要高,一次pull带动的水足以形成水流,让整个身体顺着水流的反作用力前进,另一个就是减少腹部的线条,收紧上腹部的肌肉,整个身体形态就能在水里更平直。
很多人以为学游泳是要学会战胜重力不让自己沉下去,其实游泳要打交道的更主要的是浮力。水体足够大,人体那点重力在浮力面前根本不算什么。任何人放松肌肉都能浮起来。君不见杀人抛尸都得绑块石头,悉因人死了就不会再收紧肌肉了。
感受得到浮力,接下来就会感觉到浮力对游泳每个动作造成的阻力。越勤奋的人越容易在这个地方吃亏,因为勤奋的人不惜力,务必要把力气用足,全身肌肉铆足了使劲,下沉。
越会偷奸耍滑、用最小的力换取每一米的前进的人,最能迅速得到其中三味。游泳会调动到各个部位的肌肉,但是不到用它们的那一刻,这些肌肉都该放松。
然后你就能感觉到那种自己在一块巨大的蓝色果冻里滑行的快乐了。

之前香油问我画画咋入门,我作为野生自学选手感觉自己其实不专业也没啥发言权。就整理了下这么多年看过的画画书,有需要的就看看当个参考吧。

觉得现在的经济模式说得好听点叫「注意力经济」,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对时间的剥削。用金钱货币置换时间货币,但后者在属性上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唯一且无价的。

其实是在注意力经济出现之前,社会的运转也可以说是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时间的剥削之上的。

但现在人们还是会隐隐觉得虽然都是剥削但还是有什么内里的东西变了,那就是一种「驯服」。也就是说现在资本赚钱的模式是营造一种「无价值感」,一种让人对无价值的恐惧。于是你越来越愿意用自己的时间去置换金钱。

今天电脑网络比较正常,总之先把书店特辑发了。
很多功能都很简陋,想要抄的图片排列没抄出来……啊,凑合用吧嗯,搞不动了!
对了对了,如果可以请大家用用鲨鱼简陋的播放器,一起听歌!
trails-of-isara.vercel.app/202

#Seekingshark

Product Design Portfolio Final Final 这本书好干啊,好干,为什么没有早点看

不是都说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娱乐吗?事实上,哪有这么多时间用来娱乐啊!不用吃饭洗澡,洗碗洗衣服,扫地拖地收拾家里,购物收快递扔垃圾,发呆冥想开小差的吗,我哪里有时间娱乐,我已经在克扣睡眠时间了,我建议以后推广五小时工作制

这本快读完了!针对女性的自闭症研究,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这本应该是最详尽的一本了!算是面向心理学专业的纯干货,包括最新研究和假设+收集的证言。

(虽说是面向专业人士,但作者也知道谱系人都会自己找来读嘛 :0040:

个人感觉【性别认知】的一章挺有启发,【友谊】的一章……很欣慰。什么都试过了却依旧是阿斯子被讨厌的一生,那我也没辙了——但今天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多少试过啊! :0170: 虽然最后不外乎都是弃疗一条路,忍受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孤寂却自由的人生。

有没有那种可以在VSCode刷毛象的东西呢

最近是π节噢麦麦的香芋派菠萝派仅需3.14 ​:chi36:

上大学的过程也很神奇,很多人觉得披头散发昼夜颠倒地写作业非常羞耻,好像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在大学面前成了一块肉,又有很多人挤论文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一头老牛。然而这个失去人格的过程,却让我感到和自己的动物性有了更深地连接。这种动物性以前一直被文明教化压抑,我一直衣冠楚楚地在社交网络上搞同人,使用着我的产品脑来生活。然而那些日子里,我发现原来我也是一只动物,那时最重要的器官是我的眼睛和手。我像一头老牛一样用力挤出我的作业,也像老马一样复习。但是你看看这坨史一样的论文!我竟然写出了活生生的依托史

@manderley 给友推荐一本书!是针对英国的系统哒(因为很多教理财的书都是以美国的金融系统为背景的) 叫《Money: A User's Guide》
app.thestorygraph.com/books/e1

使用豆浆机差不多两个周了,来给各种(小红书抄的)花里胡哨的破壁机饮品排个榜!全是个人主观评价,买不到糯米红枣山药之类的材料只有各种米、豆类和坚果。
超大杯:花生核桃露、玉米燕麦饮、绿豆燕麦饮。
论口味花生核桃露可以排到唯一幻神级别,打开机器的一瞬间香气扑鼻,口感细腻饱满,花生的香气在口中久久不散。然而过高的热量让它的对策区间变得狭窄,只能作为高能量饮料一周来一杯。配料是烘烤过的花生(60ML)核桃(30ML)燕麦(25ML)水(500ML)牛奶(100ML+200ML),按个人口味加糖或者代糖,豆浆模式。
玉米燕麦饮是今天才煮的,尝了一口我立刻把它排到超大杯。完美呈现了玉米的香甜,若隐若现的燕麦味增加了层次感,最受我房东女儿喜欢的一款Wonderful Juice!配料是玉米粒(120ML)燕麦(30ML)水(500ML)牛奶(100ML+100ML),按个人口味加糖或代糖,豆浆模式。
绿豆燕麦饮是唯一超大杯豆类饮品,没办法,香气这方面豆类还是比不过玉米和坚果的。但绿豆燕麦这个组合非常适合搭牛奶,1+1+1大于3,口感浓稠口味也清爽!配料是绿豆(60ML)燕麦(30ML)水(400ML)牛奶(200ML+200ML),按个人口味加糖或代糖,豆浆模式。
大杯:红豆黑米浆,黄豆浆。
红豆黑米浆不功不过,红豆的香味比较淡很难一口惊艳,口感又比较浓稠。慢慢喝是能喝出香气的,只能说在养生饮品里比较好喝。
黄豆浆,加米的时候要注意量否则就会稠过头了!想要清爽的口感需要过筛,我用来煮了一次豆乳锅反正是挺好吃的。
中杯:核桃燕麦饮,芝麻糊。
核桃燕麦饮本身不难喝,但核桃自身的香味太淡了,完全对不起它自己的高热量。芝麻糊同理,要好喝需要很多芝麻,需要加米增稠,还要海量代糖,而且结果也没有很香,鉴定为C不了一点。
以上就是我这两周的豆浆机饮品测评,之后看看还有什么漏的或者什么新饮品再补充吧……

mp.weixin.qq.com/s/Ufm6I7pgG4S
给三联写了一篇关于生成式AI的科普文,欢迎大家讨论!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