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自学Paleography,去年上过硕士学校的short course,极其惨淡,每周都是班里邀鸭子的(排最后)
最近半个月拿剑桥的Paleography 1500-1800 online courses自学,反倒找回了一点点自信,想来原因有如下几点:
1. 我口语不好,加上不熟悉Paleography和手写体相关术语,班里讨论的时候会不能完全跟上。相反,自学的时候想看多少遍材料都可以,可以静下心自己构建学习材料,不用分神对着真人发出声音。
2. 剑桥的这个course更基础一点,scaffolding做得更好。能够有比较好的循序渐进的感受。
3. 我硕士那个课讲真太难了……看的材料大半都是苏格兰材料,我研究方向是英格兰戏剧但我上课看那些材料都是带着苏格兰口音的17世纪拼写……真的难怪学不起走。
接下来还要再交钱去上一个Paleography课,希望这次可以通过考试。

诶如果互联网能认识在学Paleography的朋友就好了……是真的全网都没找到,没见到中国人写过攻略贴
相反,中文网络搜索关键词,只能看到钱钟书当年成绩很好,去牛津上学唯独Paleography挂科的旧事
感觉这门课对中国人来说就是很难的,但全网都找不到一个分享经验的,中文母语(或其它非字母语言母语)的前辈,一直让我觉得这个学科又更吓人了好多倍
网上搜出来的仅有的两三位做英文archives的中国人,刚好都做的是1800往后,已经以印刷资料为主了,没有那么多之前的时代看笔迹的麻烦

@aglarien
(我印象里做 medieval manuscript 有中国人但 scribal manuscripts 和 paleography 比起来还是太清楚了一点……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