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chao 先加了其它联系方式再退坑取关……?
@manderley
真好…………
今天上班第一件事部门例行DEI会议。
组织者给我们做了一个小游戏SPENT:playspent.org/html.
情景模式你失去了工作和住所,兜里只有1000块,如何在一个月内存活下去,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到你是否能make it。
很多两难境地比如是对小孩的要求说No还是满足他们,陪伴孩子还是去多赚钱,损坏了工作中的物品是无视还是主动赔偿,撞到了别的车是逃逸还是留下来赔偿(无人看见),等等。
如果你的底线是遵守内心的道德准则,那很可能一个月没过已经花完了钱,如果当个“坏人”(比如对孩子的要求说不,很少enjoy life,当个不怎么负责的大人,有可能可以make it, 但一次小变故就可能把你钱全都卷掉。
我每次都选择做个负责任的人,然后尽量满足小孩的需求,撑到第28天失败了。
manager组织这个游戏的初衷除了让我们能设身处地体会一下低收入的艰难,主要是让我们提高同理心,知道我们的clients面临的具体问题挑战,不对别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事方式不经反思地批判,同时尽一切能力在工作或生活中给他人提供帮助。
我觉得这个小游戏挺好的,有兴趣的象友也可以去试试。
这个小游戏在我看来并不真的是个生存游戏,而是提供一种新的看人看事的角度。纠结为什么一个月网费/话费/车费/保险那么高(不同地区情况不同),为什么要上大学背学贷做个一两千的工作(个人选择加大环境,或人生变故比如我们有client遭受家暴不停搬家换工作根本找不到好工作),为什么那么早生孩子(我们一些client高中就怀孕生子也一直努力生活抚养孩子),为什么非得要开车(公共交通不行我们这里很多地方连人行道都没有冬天零下十几度公交不准时等等),为什么不能手洗衣服(洗了住的小公寓没地方晾干/房东不同意或者根本疲于奔命没时间洗衣服等衣服晾干一系列chores),为什么理财能力那么差(从小的生活教育环境等等),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有mental issue等正在接受治疗和帮助), 等等没什么意义…总之吧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不要对他人的选择和道德标准做不加反思的批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遇和困苦。而过分纠结各种费用就会变成cost living的争论。我们都知道现在物价上涨人们生活本就不易,政府需要出面完成他们的工作提供应有的帮助。而作为个人,就是对他人抱有善意和理解,而不是看到一种不符合自己道德标准或行为逻辑的人和事就来一句“活该”。另外虽然美帝的底层比国内的底层过得相对好,但也不能就因此批判“凭啥叫苦这就受不了”,毕竟我们不是比惨的,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更好也值得更好。
我不想做“圣母”,也无意让其他人必须同意这些看法。只是我的工作就是和低收入群体打交道给他们提供各种福利援助,work ethics也好个人价值观也好,都是不允许我们随意评价/指点他人,必须具有同理心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时时刻刻put yourself into other people’s shoes. 不管对方是怎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态度,甚至多么匪夷所思,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How can I help you?
@manderley 我也,睡过头了,出门之前,先做个茶
稍微写一点The Field of Amaranths文评
@NaryaKoo 我也觉得哈哈哈
Come on you gotta choose your weapon, J-45 or A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