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s_liberty 我也硬刚比较多吧但主要是那个boss的机制问题
今天上午去游泳,脚不点地地游了20分钟自由泳。
其实一段时间之前我就知道自己可以做到较长距离,但还是一程自由泳一程蛙泳这样接力。
今天游到75米以上我意识到,之前一直觉得没法连续自由泳,是因为心率太快了。动作快,全身消耗氧气的肌肉调动得多,每一口换气补上的气都仅够消耗,还有接不上的意思,心率就不得不迅速加快提高供氧效率。我每到池边就本能地切换蛙泳或仰泳,是因为这样心率可以迅速降下来,体感就是不觉得气紧了。其实游到池边并不是肌肉疲劳。
意识到这一点,我可以继续自由泳,一样能把心率降下来。重点就是:大腿放松,松到基本不动弹,就随上肢的划动漂着,只在一个stroke结束时做最小程度的kick,效仿鱼尾巴调节姿态的功能。
大腿是人体肌肉最多最密集的部位,在都发力的时候,两条大腿就最“重”。其它部分,胸腔不必说,它有足够空间保持浮力。腹腔虽然没有肺那样能装大量空气的器官,但是它的相关肌肉也不多,就是腹肌收紧调节身体实现水平姿态也不会让人体下沉。所以对于游泳者来说,大腿的发挥就是耐力的最大发掘点。
初学的时候觉得学游泳难,是因为人的本能就是做任何运动都会大腿发力。大腿过度用力就会看到人往下沉。所以不管是哪里的教练,教自由泳或仰泳打水的时候都会强调,不要从膝盖以下发力踢水,要从胯骨开始发力,胫骨、小腿、踝关节及脚掌,只是顺着胯骨连锁动作而已。如果从膝盖以下发力,大腿必然也是发力的。从胯骨发力,股骨胫骨其实只是九节鞭上的两节,跟着动而已,并不需要肌肉紧张。所以如果有教练说要用大腿发力不是小腿,其实ta说的是从胯骨发力。
说从胯骨发力,最好的类比其实是“像骑自行车”,轮到这一侧发力的时候,一蹬/一摆腿完事,肌肉用一下立刻又恢复放松,两侧交替发力,即90%的时间里,大腿都处在放松状态。在发力的10%时间里,左右侧各分5%。
我记得上次看effortless swim的视频里教练就说过,游泳游泳,前进和速度主要看上肢出力,大腿就起个鱼尾巴或者海豚尾巴的作用。他们主做triathlon运动的训练,所以多的是跑得快、骑车也快就游泳觉得费力且慢的学员。
大腿放松下来,可以感觉心率很快就从180降到100左右。氧气够用,身体就没有气紧的感觉了。
把大腿放松下来说着容易,但一个常见的困惑是:这样腿不是沉下来了?拖着两条腿游泳不是越游越慢?
其实不是,觉得人松下来就越来越游不动,是身体姿态的变化导致的。身体紧张的时候人体更接近直线,所以遇到的水里阻力也会较小。如果松下来身体在水里就呈M型(头高臀高,手低脚低)或者倒V型(只有臀部高),这样阻力无疑会很大。
所以很多训练都说要保持身体的流线型,什么叫流线型,就是从指尖手腕到胸腰臀再到脚尖,都处在一条相对水平的线上。这个要求的一是手臂的划水效率要高,一次pull带动的水足以形成水流,让整个身体顺着水流的反作用力前进,另一个就是减少腹部的线条,收紧上腹部的肌肉,整个身体形态就能在水里更平直。
很多人以为学游泳是要学会战胜重力不让自己沉下去,其实游泳要打交道的更主要的是浮力。水体足够大,人体那点重力在浮力面前根本不算什么。任何人放松肌肉都能浮起来。君不见杀人抛尸都得绑块石头,悉因人死了就不会再收紧肌肉了。
感受得到浮力,接下来就会感觉到浮力对游泳每个动作造成的阻力。越勤奋的人越容易在这个地方吃亏,因为勤奋的人不惜力,务必要把力气用足,全身肌肉铆足了使劲,下沉。
越会偷奸耍滑、用最小的力换取每一米的前进的人,最能迅速得到其中三味。游泳会调动到各个部位的肌肉,但是不到用它们的那一刻,这些肌肉都该放松。
然后你就能感觉到那种自己在一块巨大的蓝色果冻里滑行的快乐了。
nsfw(?
@manderley ikr 真的很这样那样这样那样
生活的抱怨,无需安慰just抱怨+记录
我过去一个月真的过得很他妈不容易,啊?!
因为开药的原因连续跑了五趟GP还是因为没及时开到药影响了生活质量
平地走路撞到了门框胳膊青了疼了好多天
经历upgrade viva,为导师在upgrade viva form上写的内容生气,思考并回复两个examiner分别发回的viva/writing sample feedback,思考并回复三个导师分别给的chapter plan feedback(并少量生气)
本来每个月只要写3000-4000 words论文的这个月因为各种原因被迫写了10000 words还没写完我他妈的
我的论文就好像什么癌组织一样越写越多一直在增生然后我的导师们还想把它切掉
家人A因为和家人B吵架,突发提前一周来看我,导致我五周写论文计划变成四周,只能一周七天无休狂赶进度,昨天终于熬不住了休息了一天
苹果猪排苹果猪排苹果猪排!!!!
下面有请前方记者连线带来苹果猪排做法
参考的这个做法小红书博主:lookocherry.大徐的做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材料
备菜:
猪排400g(超市黑猪排打折买的黑猪,黑猪我们喜欢你🫶)
蒜半头拍碎
洋葱半个切成随便的形状
苹果一个切块
腌制:
黑胡椒、家里剩下的迷迭香(你有其他香香的菜叶子应该也差不多)拍碎的蒜,(我还加了蒜粉)蚝油(博主说用鸡汁,我不是广东人这辈子在厨房都没见过鸡汁),油腌制猪排半小时
不需要用刀背拍猪排,因为需要先煎后煮,拍扁了反而容易柴
下锅热油,放蒜,先大火煎猪排,切记少动少翻面!不然汁水流失
煎到金黄盛出,用里面的余油下洋葱,苹果,煎到洋葱透明放猪肉回国,从锅边淋入红酒一小杯,再加满刚好和猪肉持平的水,加盐,豉油,我还撒了一点肉桂粉,开小火炖个十五分钟,然后大火收汁🫰
在象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自己的行动要点,HSP burnout必备
• 憋着 清空膀胱
• 渴着 喝足量温热水/烧壶新水
• 饿着 吃水果/零食
• 累着 闭目/冥想
• 闷着 开窗通风/出门晒日光
• 低精力 站起来拉伸/简单活动
• 眼镜脏 洗眼镜
• 桌子乱 清理台面
• 屏太亮 调整屏幕亮度/暖光程度
• 拖延症 空白纸写能做的小事
• 思绪杂 写日记抒发情绪/清理思路
@Evelyn_2 我的经历:轻松玩玩很放松开心值得,不能抱天天看佳作的期望去
第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网球入门不容易,所以一旦下定决心玩的话请拿出以年为单位的试玩期。
说起网球入门难,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网球的重量大,导致击球点永远要在身前最好是肩部以下击打才会有控制,还省力。只要过了这个位置击球点晚了,要么就下网要么就飞出底线,硬打的话还对肩部肘部冲击很大长时间下来会受伤。
为了保证这个身前击打,需要打球的人用脚步移动把这个纵向的空间让出来。这个就非常反直觉,也是大家都会觉得网球入门难的原因。因为我们生活中已经习惯脚站在原地用胳膊和手捞东西了,即使打羽毛球乒乓球都可以根据需要用手用胳膊捞。但是这个在网球是不成立的,永远要留这个距离,然后让自己的重心来填补这个距离来帮助胳膊把球”弄“过去。最好的一个例子是网球在网前往往一个很容易的球,但是忘记移动重心用手直接捞都会很容易下网。
所以第一步请大家把网球想象成一个用手玩的足球射门运动....
@nanscianna_JN true
Come on you gotta choose your weapon, J-45 or A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