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仔细读了一遍突然笑到呛咳,我:其实我对文艺复兴戏剧史的兴趣源于我搞了个模组给朋友们玩featuring theatregoer John Donne and playwright Ben Jonson
梦导:在John Donne前加入Dean of St. Pauls
很难解释但这加入太救命了🆘

Show thread

被梦导改我英文狗屁不通的个人陈述感觉如同裸奔+中学英文课学不好的trauma再现
我何德何能让她看这种破文法
如果我是英文native speaker i know it for sure我将每日一键消除自己88%的自我消耗

我住的社区 

……我住的社区逐渐变成了老年人社区,附近也建起了认知障碍患者支持中心,下楼在楼下小店买速溶咖啡,遇见认知障碍耳朵也不太好的老太太买东西,店员扯着嗓子跟她解释了五分钟怎么也解释不清楚找零,因为她不记得自己一分钟前给了店员多少纸币了……我妈在居委会负责寻访高龄老人,感慨说老人膝下是否有年轻的子女还是不一样,有年轻子女的,各种事情很快就交代清楚了,子女年纪也大了或者没有子女的,就变得难于沟通……

中学教科书上总是写“文艺复兴是人类意识到身为人的重要性的年代”或者类似的话,但作为文艺复兴文学的学生来说,这个时代对我来说最迷人的一点反倒在“人类正在探索什么是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是什么”,因为一切还在探索中,还没有满足于定论,所以迷人

In two hours my teammate and I got through two bays of shelving (like two bookcases) and these are the lost books we’ve recovered (either no record or with the call number messed up enough to be unfindable). We also reshelved eight things that were just slightly off.

Show thread

纳博科夫算作家里顶聪明的一位了,聪明到有点让读者绝望,不仅是传统的博闻强识或感觉敏锐,更有纯智商碾压。个人经历背景已算语言切换和语料收集的顶配,仍会表露困苦吃力,我想可能是深入实践后比旁人更清楚地知晓自己在背离母语后失去了什么。尽管文学界和读者的共识是他习得的新魔术已登峰造极,使那段曝露切肤之痛的话看着也有点像彰显优越。(聪明人真可恶!)
去年看有人聊《巴别塔》读后感说英文阅读体验不如中译就在断续思考相关的问题。深有同感的点是,读完喜欢的文学作品再看原文,就是得不时面对触感的紧缩和联想的断裂。
落差带来的与其说是失望更多是悲伤。这固然是个人能力的局限,但如果纠缠于文本可译性的命题,得出的不过还是翻译即背叛这种老生常谈或者说很zzzq但在我看来没什么建设性的结论。
母语是中文的人读「瞬间的思索是热恋的丧钟」和读「That but a moment’s thought is passion’s passing bell」的感受会完全一致吗?读「今宵明月/只要清澄/住下便是京城」和读「たんだすめ 住めば都ぞ 今日の月」脑中所描绘的又是不是同一幅图景?
不谈论高低优劣、准确与否,只是去感受其中的差别,再去延伸揣测异乡人读他们母语作品可能会产生的情愫,所获知的是一种绝望的喜悦,是吾生有涯知也无涯随之殆已的长哀。
(如纳博科夫借普宁之口所语:您绝对找不到您从文格罗夫编辑的克隆涅别尔格精装的原著里读到的、一辈子也忘不掉的这句或那句漂亮、崇高而洪亮的句子。真可悲!)
但我还是抱有一种乐观的心态,无论是母语还是非母语,最糟糕的阅读是仅有想象从未完成的阅读,最糟糕的写作也是脑中构织从不落笔的写作。是否要进行一场危险刺激的深潜永远是个人的选择,可能会有过分用力笨拙丑陋的姿态,但只要铭记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就不必担心空耗时间。
每个人在阅读写作上的价值取向都不同,你可以掌握更多的符号但只使用趁手的武器也可以反其道行之(这算是一种修仙策略?)
不过提防省力决策和路径依赖确实是属于我的"won't take it for granted"……
无论如何,即使纳博科夫与我有那么多不同,仍然会一致喜爱《带小狗的女人》并认为它算是契诃夫最优秀的一篇短篇小说。试图去理解俄国中年男知识分子的古怪与哀婉、孱弱与空乏是不是文学给我的毒害?(但想到我们从小就在读什么「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又觉得这算不了什么)
我会觉得这种不可证伪的差异性共感既能概括性地映射出日常生活,亦无法被现实交际所取代。即使它存在啼笑皆非的误读,扭曲原意的改写,赘余缺漏的加工……仍能给予人一种greatest power(a impression that here at last is the truth about human existence's constant blend of banal misery and tragic joy)
继而使人确信“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扯远一点归类于某种历史地缘因素简中写作者的困境与纳博科夫当年或许是类似的,是否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在于个人体感的绝境。对女作者来说或许要更艰辛一点,值得欣慰是总能看到有更多的同行者出现去消减彼此的恐惧和孤独。
新年寄愿就是少自我责备,别放弃写。对自我的再教育永不急于一时,他人的声音亦不重要。
最后仍要引用Stephen King作结……
Writing is magic, as much the water of life as any other creative art. The water is free. So drink.Drink and be filled up.

又听阿姨大放厥词,讲二战时“亲日”是地方军阀的一个(理性)选择。。。其实这又是在想象某种浪漫化版的“大英殖民”。当时德国和日本在东欧和东亚/东南亚实行的都是极度暴力的战时掠夺政策,以解决自己因大部分人力参战/生产军需物资和海上封锁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而在占领地区亦因战争破坏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事实上就是通过饿死别人来使自己存活。这时连大英帝国的策略也是饿死殖民地上的人,保证军需和国内供应。因为全民战争时粮食短缺是绝对而非相对,经常连实行配给制也保证不了生存口粮,战时经济完全不是他想象中可以通过依靠对外国的“依附关系”使地方势力生长壮大的机会。摘自“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

(一)日本缺粮和抢粮情况

Show thread

刚发现一件巨无语的事就是我八月份联系了一位导师A,他回信讲了挺多的我感觉是婉拒,我就闭着眼睛难过地回信了一下表示感谢然后move on了,十二月末我找的导师B大佬紧急帮我找二导,我提议她找A,她去问了,然后A同意了
我以为是A看在B面子上同意的
我刚才突然翻出来A给我的邮件我突然意识到我看岔了一行……他根本不是婉拒……他只是态度中立然后想看我研究计划所以才说了那么多……如果我当时直接回他研究计划说不定是能推进下去的……
情绪误事啊……
不过如果没有理解错A的邮件也不会有遇到B的机会了……

找了两个月(有点夸张,总体寻找时间大概4小时)没找到的Jonson史料最后在Middleton现代edition脚注撞见了
of course不出所料所有Middleton的editor都超讨厌Jonson,什么相性

KCL的early modern track 

如果你:
1. 是陆本英语专业
2. 低均分
3. 喜欢early modern literature
其实有个可以冲的英硕专业是KCL英语文学的early modern track,不卡均分的,也收陆本,但对专业程度/专业兴趣有要求
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我申请的时候作为低均分陆本,问遍了整个中文网络,甚至包括付费咨询的几位自称英语文学博主的博主,也没人告诉过我这件事,我后来才知道的……
他们对专业程度/专业兴趣的具体要求我也不清楚,毕竟我也没去读,个人提供个基于该专业硕士水平大致的猜测:莎士比亚的39部剧读过20部以上吧至少。或者如果他同时代其它人(或者非剧场)的你读得更多那也行。
课程的话比如说,他们必修课第二学期据说会读不少early modern拼写的Jonsonian masques……如果对early modern完全没有兴趣那感觉为了学位强迫自己去读真是读不下来一点……

英【硕】相关的英语文学(English Lit)申请盘点(我知道的内容): 

牛剑对陆本,尤其是无海外交换经历无一硕的陆本非常不友好,每年收的无海外经历的纯陆本少得要命,尤其是往前的年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收得尤其少。另外据对申请表格观察,如果你陆本均分相当于英制2:2或以下,材料会被直接丢出去,没机会参加后续RP\面试等项目的评选。
UCL对陆本较好的院校卡85分,有的卡90分。要看课程匹配。
爱丁堡只看均分(越高越好,基本线是88往上),课程匹配有一定占比但不如均分重要,RP不重要,爱丁堡不要求交writing sample。
KCL的early modern track见上个帖子,其它track不清楚。
曼大该专业对陆本极不友好,往届基本无陆本录取,我作为陆本低均分去年进过它的waiting list,和我一起在waiting list的加本朋友后来被捞了。要看writing sample和课程匹配。
杜伦该专业硕士收陆本收得很少,但实际上如果陆本+好的writing sample,0课程匹配+低均分它也收。均分80+即可,75+以上就可以argue了。
格拉该专业会因为课程匹配拒人,陆本收得比杜伦多一些,但实际上如果陆本+好的writing sample,0课程匹配+低均分它也收。均分80+即可,75+以上就可以argue了。
伯明翰情况类似杜伦和格拉。
利兹收陆本收得非常多,应该是英国院校里这个专业收陆本收得最猛的英硕。可能是唯一一个你去了以后你在seminar班上会遇到中国同学的院校。但该学校个别老师有乱打分现象,谨慎,谨慎。
Exeter如果PS写得过于离谱,不管课程匹配和均分如何它都会拒。
莱斯特同Exeter。
金匠的话均分80+即可,猜测75+以上可argue。要看课程匹配和writing sample。
现当代的话尽量去伦敦院校,modernism的话格拉也不错,early modern的话伯明翰和利兹都不错(伯明翰可以考虑出门左转莎士比亚学院,不一定需要申英语文学学院),中世纪的话杜伦,York等都不错(我不太熟悉中世纪和其它时期,请多补充)
再次重申:以上都是英语文学的录取竞争情况,不适用于比较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各种隔壁专业。

Because you're the SURVIVOR, OF MORE THAN ONE LIFE. And you're the only lover that I had, who ever slept with a knife...

Show thread

You're my waterloo, and I'll be your Calvary...

看到一些好笑的地方:ok fine这肯定是弗莱彻……

Show thread

观莎士比亚在(悲)喜剧里突发深渊一样的monologue be like: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是很爱他的意思

Show thread

我终于看了(在看)The Two Noble Kinsmen
如某位朋友所言,真是猜合作作家attribution最准的一次

顺丰新推出了「顺丰 ID 」服务:一个可以自定义,以 SF 开头的 9 位数字、字母编码。你只需要将这个顺丰ID发给别人,对方就能发快递给你,无需告诉对方你的地址、手机号码与姓名。可以通过顺丰小程序生成。
appinn.com/sf-express-id/

网友之间如果需要互寄东西,用这个感觉会安全很多。#长毛象安利大会

Show thread

看到这种注释真的憋不住了
谢谢Jonson只用一行剧就为OED的骂人素材库提供贡献

(虽然无人在意但还是讲一下)我个人比较信任的一些公益项目…因为我其实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所以只是个人观点,不保证这些渠道/项目完全没有问题OTZ

1.微信的环卫工爱心餐项目,跟一些餐饮连锁合作的,包括尊宝披萨、汉堡王、华莱士、塔斯汀这些。我信任这个是因为我在汉堡王打工的时候亲眼见到过环卫工来领爱心餐,项目的落实应该还是可以的。微信有小程序,会显示你的善款被用在什么套餐上。

2.免费午餐。其实这个是因为我无聊在微博搜我老家然后无意中看到免费午餐的公示微博,搜了一下有很多,有的粉丝只有个位数,但一直在更新每日消费和当日菜单,如果退出计划也会发微博公示,感觉比较可信。

3.握爪app,直接跟各地动物救助机构合作的,给小动物捐钱后机构负责人会定期更新它们的视频。某次我给一只贵宾捐了包月的云养,给负责人留言说不要让它总是两只腿站着跳,下一条视频就有反馈了,感觉还是比较可信的。

4.抖音上的一些账号:

→抖音号611676867,成都电动车电梯内自燃事故受伤女婴的妈妈,她的妈妈(女孩外婆)和女儿都因为这个事故受伤严重。肇事者(提电动车电瓶进电梯的人)自己完全没钱,所以她们也没什么赔偿金,但是后续康复费用需求很大,所以她会直播买东西来补贴家用。

→章莹颖父母的直播间。

→抖音号23163019,渐冻症女性,之前有专门发嘟说过她。她患渐冻症后亲生父母不上心,丈夫也讨厌照顾她,会对她进行虐待(比如把她像物品一样乱扔)。她现在只能依靠捐款来请护工才能保证有尊严的生活质量,捐款事宜都是她的女性发小管理的。
(PS.她的直播间还不能提关于她丈夫的话题,因为她丈夫会看直播间里的发言,可能会把捐款抢走,或是因为一些发言虐待她。她现在连打字都要依靠眼动仪,使用眼动仪也需要别人帮她矫正好才行,所以她完全无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甚至还会失联…)

→抖音号JX559559,家中大部分人烧伤致残,只有爷爷没受伤,现在在做手工自食其力,在抖音上卖他们的钩针编织手工。

5.马泮艳的微店。马姑娘是巫山童养媳事件的受害者,现在带着自己患有自闭症的女儿生活。

#长毛象安利大会 一些看书/亲友交流/毛象买安利收获的好用清洁小技巧

0. 耐心是重点。除非是极为强效的清洁剂(通常伴随强腐蚀性),大部分清洁剂需要一个分解污渍的时间,无论是化学反应还是生物酶分解,所以等一等常常能清洁得更轻松。

1. 热的煮面水(包括煮意面的)去油能力很强,洗碗擦灶台都好用。
1.5. 但炼猪油的锅这种级别的就超过了,直接原锅做个茄子就把油吸干净了,收获一个干净的锅和一盘滋味好的茄子。

2. 时间比较长的油污(比如二手店淘回来的厨具、烤箱内部)可以用小苏打加一点水调成paste糊一层,保鲜膜包过夜,之后倒点白醋反应下,再刷就容易很多。厨房的橱柜和墙面(可以沾水的乳胶漆)可以用百洁布蘸着小苏打paste去刷。但是小苏打颗粒有物理磨砂效果,不要用来用力擦洗玻璃器皿(涮一涮去油可以)、石材,会磨出划痕。也不能用小苏打清洁铝锅,会有化学反应。
2.5. 白珐琅铸铁锅(终极)清洁:水里加小苏打,烧开,泡一晚,把水再次烧热后开始用力刷,刷不干净就再加一些小苏打重复以上步骤。

3. 小苏打还有吸附气味的作用,可以放在冰箱和垃圾桶里除异味。
3.5. 夏天厨余垃圾容易生虫,可以把特别容易长虫那些(比如鱼肉骨头水果皮)用袋子装起来丢进冰箱冷冻,等倒垃圾那天再拿出来。

4. 作废的会员卡/银行卡可以用来当scraper,不伤容器锅具表面(不粘锅还是轻点对待)。

5. 标签的胶痕可以用油溶掉。尽量撕干净后,薄薄抹一层油,放十来分钟用scraper铲掉残胶。
5.5. 材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配合热水煮。

6. 白醋除水垢+拯救烧焦的不锈钢锅。大部分容器可以直接浸泡几个钟头。以及用塑料袋装白醋,包住花洒头/水龙头,橡皮筋箍住让它整个浸泡一晚,之后冲洗干净。不好泡的可以糊一层白醋包保鲜膜。烧糊的不锈钢锅冷却后装水加白醋烧开再洗就又是一口好锅。
6.5. 白醋也可以用来清洁衣物上的蓝莓渍。直接在污渍处倒上白醋浸透,过十来分钟直接冲干净即可。

7. 水果皮酵素稀释后可以用做清洁剂,比较温和,但需要时间让生物酶分解污渍。可以浸泡梳子几个钟头后用旧牙刷/电动牙刷刷头在流水下洗刷,刷完继续泡刷子。可以装入喷壶清洁厨房不锈钢水槽(喷,等一个钟头,刷)。

8. 浴室的瓷洗手池+水龙头可以用牙膏清洁,挤一些牙膏洒点水直接开始刷(还能顺便清洁刷子,我经常一把刷子先刷厨房水槽然后转战浴室洗手池,刷完之后刷子上的油污也没了)。

9. 擦完玻璃/镜子留下的水渍可以用团起来的旧报纸擦一遍去掉。

10. 那种扁平的硅胶马桶刷既能刷到缝隙也容易清洁,水里涮涮就干净了,比污渍容易挂在上面的传统塑料毛刷子好用太多。

11. Oxi-Clean/氧净的清洁能力很强大,用来刷地砖、浴室墙面瓷砖(包括发霉的美缝)都很好用,但记得一定要戴手套操作。浴室的顽固水垢可以用先糊一层等一阵子再刷。也可以用来洗有陈年汗渍的白衣服,但有颜色的布料慎用。

12. unseasoned meat tenderizer/无味嫩肉粉(注意必须是无味的)可以用来清洁已经干掉的汗渍和血渍。把污渍打湿后洒一层,用刷子刷进去,放一个钟头后进入正常洗衣步骤。注意:因为是靠酶分解污渍,不能用在羊毛、丝绸一类的动物纤维上。(湿润的血迹可以用盐水洗)。
12.5. 汗渍和血迹都是干了的时间越久越难清洗。出汗多的可以考虑用别针扣或贴在衣服腋下处的dress shield吸收汗液(固定在身上的那种不舒服还容易移位,不推荐)。

13. 洗发水可以用来清洁衣服领子上的人体油脂。原理很简单:后颈的油脂和头皮的油脂同源,针对洗干净头皮开发的洗发水同样对领子上的油脂必杀。

14. 冬天毛衣不必频繁水洗,挂在通风的地方就可以了,除味+防虫可以装进袋子里放冰箱冷冻24小时(据说牛仔裤也可以这样处理,但我没试过)。

15. 冬天靴子上的雪渍可以用saddle soap刷,但积累一冬天再刷会很痛苦,最好还是隔几个星期就清洁+喷防水喷雾。

16. 用到最后挤/倒不出来的润肤露可以用热水泡(HOPE的瓶子60度热水泡5到10分钟),润肤露会暂时融化,趁热倒进别的小瓶子。比起剪开瓶子刮更彻底更不messy。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