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给朋友狂狂地写了推荐于是也在这里放一下:人家打过并且比较喜欢的4小时以内能够通关的steam游戏。我不太追求全成就所以基本上是通关就完事了。 

◆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18分钟就可以打完的微恐视觉小说,一种掉san的精神状态;
◆奇愈地下城:55分钟通关的免费游戏。因为体量非常小所以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总之就是一小时结束的温暖治愈小故事;
◆Milk outside a bag of milk outside a bag of milk:74分钟打完,上一部的续作,精神状态描述很萌,就是那种日恐的感觉(但是并不恐怖);
◆Tengami:104分钟通关的点击解谜。画风很漂亮。
◆洞石火:2.4小时打完全结局的视觉小说。分成男女主两条线,男主非常阴凉黏腻,女主像是太阳一样骄烈。文字很好,非常非常喜欢那个he。
◆1比1人形食玩:视觉小说,2.6小时三线全通,主角是女高中生,食人(?)心理写得非常细腻动人,女同线非常非常好品;
◆尘埃终须落定:强烈推荐,很新颖的推理游戏形式(但还是点击文字的那种),2.5小时通关,可以得到看了很好的社会派推理的快乐,并且这个推理真的是你一点点做出来的jpg
◆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印象中应该是两小时就可以通关的步行模拟器。强烈推荐啊强烈推荐,演出非常非常的好,文字也非常非常的好,然后也有很喜欢的一些流淌着的感情。大概就是女主回到许久没有回去的老家,探寻家族中每一个人的死,虽然看起来有点沉重但实际上都是非常轻盈非常美妙非常瑰丽的死……非常非常的浪漫和隽永。
◆pony island:3.1小时通关,今天刚打完的小马岛。有点解谜和操作但都比较简单,卖点在于做的很好的meta(虽然有做的更好的游戏);
◆You Dry Delight:3.2小时全成就。禁酒令时期的视觉小说吧,有男同,其他的忘了。
◆purrfect Apawcalypse系列:这个系列一共有三部曲,通关时间大概是31分钟,44分钟和48分钟。是一种很萌的小动物毛绒血腥故事(?)视觉小说,也是一种galgame,可以看到很多二次元纸片人拟人化小动物死的到处都是血浆但是萌萌故事;
◆红弦俱乐部:3.7小时通关。有一点点小操作(指不是很难的调酒)的对话选择视觉小说。像素画风很好,故事非常动人,大概是扮演赛博朋克背景之下的调酒师,哎有一些非常动人的感情和选项;
◆Strange Horticulture:3.8小时通关。大概就是你开了一个植物店,然后不断根据图鉴辨认植物,然后把魔法植物卖给别人。根据图鉴然后找植物还挺解压的;
◆The darkside detective:4小时通关。非常非常非常萌的像素画风点击解谜,有一点现代都市奇幻风味的侦探警察组合,非常喜欢这个东西是因为它有9个案子,每个案子都很快就可以打完,然后剧情非常的温暖治愈并且搞笑,就是有一种用离谱搞笑电波的方式把故事包饺子了的感觉。然后侦探和警察的对白也非常萌非常好磕;
◆诺科:4.5小时通关;那种比较极乐迪斯科风味的视觉小说,文字写的很好很瑰丽;
◆影子工厂:4.5小时通关。说实话已经忘了讲的啥了,总感觉有大异性恋故事。

AI都能记忆功能引导人心理了,我用AI背单词它还是不记得我昨天有没有造句造对这个单词,要它何用

RSC 宣了 Marlowe/Shakespeare 同人剧 starring Ncuti Gatwa 配了男同荷尔蒙爆棚的海报和预告片 :blobcatawwpat:
Daniel Evans 果然是做了一部爱德华二世之后爱上马洛了啊 :ablobkiss: 大哥我对你没有意见了 :ablobcaramelldansen:

“中文语言能力比较强的人要谨慎出国,会很痛苦”,虽然但是,我就是因为在国内的时候用中文学习感觉很容易,出国了学习突然变得不那么容易,以前很擅长的阅读和写作都变得困难,落差太大才抑郁的。。上大学的时候赶due熬夜一晚写的作业被老师夸“写得好”,我内心都有种难过,如果是用中文写我根本不用花这么大功夫克服这么大的心理障碍去完成,可以轻轻松松地写好。

也不是说中文语言能力强就不适合出国,而是中文和外语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小,才能弥补落差。现在出国这么多年了,中文能力早就退化了,外语水平也马马虎虎,但是语言的能力确实是可以培养的,中文像惯用手,突然之间强迫使用另一只手来写字吃饭,痛苦是必然的,慢慢地两只手熟练程度会越来越相近。

utopia.cool/@incognito/1143132

小红书上的人生感悟,一类是人遭受挫折的时候写的,比如刚刚和朋友闹掰的高中生写「不要相信世间任何友谊」;一类带有不便明说的目的,比如想把孩子留在身边的家长写「出国读书就是浪费钱」。

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停止从中寻找关于人生方向的建议了,只学习「xx 机场哪里有沙发」这类内容。

太脑残了曾几何时我也以为一个政府是很多聪明绝顶的人坐在一起进行一些我这辈子都无法参悟的大思考,现在我发现其实就是反弹反弹无效反弹无效无效反弹无效无效无效,然后我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反死了

rt看过好多美术教育从业者讲中国的美术教育问题了,感觉这也不仅仅是美术教育,我们整个的教育都是这个思路:先用枯燥重复的练习把你的兴趣毁掉、热爱毁掉、内驱力毁掉,毁掉毁掉全部毁掉!然后告诉你:你要有意志力,意志力是至高无上的…………

但其实凭自己本身的兴趣和热情我就能走挺远的…………

和家人看明天去哪里玩,我点开一个18世纪景点
(前情提要:家人并不知道我研究的具体是啥——我是搞16/17世纪的
家人:这感觉不像你研究的年代吧?
我:。
家人:这个看起来太光鲜了,我感觉你研究的都旧旧的
我:…………………谢谢您我好感动😹

RT 我补充一个视角 

正如看到体重70kg的人吃四个鸡蛋就满足全天蛋白质(打个补丁:刚才此方算了一下说四个蛋其实算少,我猜可能是达到基础下限的意思?),其实现代都市人,不从事大消耗工作,蛋白质还蛮容易摄超的,如果爱吃豆腐爱吃肉食,以及健身人士额外补充蛋白粉等等那更要注意摄入量。虽然食品安全做不太到,但是食品的供给已经不是以前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了,哪怕拼好饭煎蛋也是蛋…
如果长期蛋白质超+盐超,对肾脏的负担是很大的。除了基本体检的尿蛋白,肌酐之类的数值也要每年检测,肾损往往发生了就不可逆。
另外跑个题。小红书经常会有【女生就是要大口吃肉多吃蛋白质】之类的口号,我觉得凡事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和具体数值,当下摄入蛋白质已经有很便宜的渠道,过量的操作反而走偏了自我滋养的初衷。

被转了我还是再再补充一下就是不同时期不同人的肾都有个体差异,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不同,所以个体的安全上限差别也会很大,也不是多吃了就立刻死(。)。就像白人普遍高油高甜却只是四肢胖,亚洲人微胖就二糖了一样,肾病也有基因的因素,如果不放心还是以检查为准,写这个补丁也是因为我自己生病前也只有多吃蛋白质有营养对身体好的意识,而没有考虑到更复杂的情况,怕别人和我走相似的错路。

bbc.co.uk/news/articles/cvgpkm

看到以前走廊里能碰到的教授做这样的专访还是挺唏嘘的。

自己读书的时候可能正好是英国大学往未来埋雷的“黄金十年”,学院里的咖啡机有着无限供应的各种咖啡包。老师们在茶水间也都很乐呵呵的跟你打招呼聊天,即使不是自己的学生也会尽量帮忙。🐖的收数据最麻烦的一关接触公司基本都是在蹭其他教授办的业界workshop去硬着头皮搭讪送名片完成的。

系里有研究讲课都很厉害的教授,也有科研狂人觉得扩招以后学生质量下降就不讲课了,还有只想完成最低教学任务不想升职的老爷爷,总的来说就是一种比较和谐的景象。

现在人人都在等学校的consultation结束来看自己的工作还有没有...这样带来的结果首先就是员工的互相不信任,因为冻结招聘是可预见的,裁员后每个人的workload都是几何增多,以后那种block teaching或者一年多招一个学期也是可见的,这会导致academic services的爆炸,和staff的不信任,staff也会互相不信任,大家的关系逐渐会从共事变为有你没我。这样的环境学生还能得到好的教育体验就有鬼了....

@tomori 十字星确实非常混邪,它家应该也是国内乙女唯一一家能攻略女角色的(甚至还有和女角色的情人节剧情我记得),比如你不能攻略冈萨洛因为他是gay,但你可以攻略他妈妈

时至今日读博已逐渐变成在一个完全不好玩的大世界游戏里非要打一个仅掉落饰品的高难度成就。

整个英国最漂亮的区域分别是英格兰人从威尔士人那里抢来的英格兰北部,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苏格兰。

虽然知道jkr已经不是人了但老姨听我一句劝老而不死是为贼该死就早点儿死行吗行的

看到微博上有人写的对可能被传唤的海棠作者和读者的法律科普,其中一条是劝告大家“以后不要再写了”,评论区还有人在幻想“那能不能以艺术创作为理由写色情内容”,真是感觉大家好天真又好可怜。

其实这种“平静的生活被野蛮地撕开一角”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比如三年前此刻的上海,去年已经发生过的远洋捕捞,越来越糟糕的经济,但仍有些感叹,原来这么多人还对现实浑然不知。现在看见有的空间妹还在娱乐化这种事情,说什么“一生坎坷/坚强的同人女”,只觉得恶心。世界上有几个国家的同人女能像老中人一样被如此残忍地迫害?这种事情真的不好玩,正视淋漓的鲜血吧。

经过仔细研究,目前有两个制作稳定可食用泡沫/打发奶油质地的方法:

任何液体加大豆卵磷脂,比例是400ml液体加2克大豆卵磷脂。

一是用hand blender(英文是这么叫的吧?)二是用那个带压缩二氧化碳的挤打发奶油的那种罐罐。下附两个视频,你们看了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

这么一小坨泡沫,再加点装饰,端上桌,怎么也得买个几十欧啊。😂

适合所有有咀嚼/吞咽困难的人,或者不能进食依靠胃/小肠饲管或者静脉滴注营养的人。用加压气体打发,甚至可以用到50%的油脂,可以做成高热量的食物。第二个的频道里甚至还有水煮蛋做的泡沫。

下面这句话我轻易不说的:请多多转发,让本嘟能够达到有需要的人。

youtu.be/5NvOZtMa5Fg

youtu.be/Iw69_pGzgyQ

Show thread

高小贤老师去世了。她是1990年代中国最早一批性别平等NGO的创建者之一,并且帮助贺萧完成了那本重要的、研究中共集体化时代农村女性处境的作品:记忆的性别。

她也一直都在推动中国公益机构在项目中融入性别视角。这篇“公益为什么要重提社会性别”读了很多很多次。

“高小贤:谢谢大会主办者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在这么重要的时间段来讲一个老掉牙的话题。我知道这一段的时间已经超时了,所以我希望我的报告部分能够准时结束。最后三分钟给我举牌,我一定保证在那个时间段结束。为什么重提社会性别?……”

search.app/uXW4b1YHaZJtJLAV6

19世纪左右的莫斯科风俗2333 蹭饭30年不知道名字2333
“通常是这样的,如果你在一户人家家里吃过一次饭,那么你应该时不时地再回去吃:不再去的话是要得罪人的。这种风俗如此普遍,以至于对贵族来说,很有可能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然而永远不要频繁地只去一家,以免惹主人生厌。像舍列梅捷夫、奥斯特曼—托尔斯泰和斯特罗加诺夫这些王公贵族都有长期的食客。科斯捷涅茨基将军在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伯爵家里吃饭吃了20年——伯爵已经习惯在开饭前半个小时派自己的马车去接将军。斯特罗加诺夫伯爵有一位客人在他家蹭饭将近30年,但他却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直到有一天这名客人不再出现,于是伯爵猜他应该是死了。结果这个人还真是死了,他死在来吃午饭的路上”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