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莎,461岁生日快乐,【拙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32首
假若在我幸福离去之后你仍在那儿,
在那见鬼的——死亡——用尘土盖了我的白骨之后,
假若你偶然又拾起了,
你已逝的爱人作的这粗鄙不堪的诗行,
把它与日新的华章两相比较,
尽管每首新诗都胜过它,
每位更受祝福的诗人都屹立于我之上,
把诗留下来吧为着我的爱,而不是为了韵脚。
只要你,这样想我就好:
“假若我情人的缪斯也能与时俱进,
他的爱本该诞下更美妙的果实,
加入今日文学那壮伟的军阵,
但既然他已死,今日的诗人不过向我证明,
新诗的价值在于格律,而他的只在于爱。”
If thou survive my well-contented day,
When that churl Death my bones with dust shall cover,
And shalt by fortune once more re-survey
These poor rude lines of thy deceased lover,
Compare them with the bettering of the time,
And though they be outstripp'd by every pen,
Reserve them for my love, not for their rhyme,
Exceeded by the height of happier men.
O, then vouchsafe me but this loving thought:
'Had my friend's Muse grown with this growing age,
A dearer birth than this his love had brought,
To march in ranks of better equipage:
But since he died and poets better prove,
Theirs for their style I'll read, his for his love.'
非常喜欢苏万康·塔玛冯萨的《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
很可能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广受关注的移民文学大多由自身阶级较高、比较“精英”的群体创作……这本身当然没有什么错,但个人认为工薪阶层、社会底层移民文学的声量相对还是比较小,所以才更觉得这部主要描绘老挝裔加拿大劳工的小书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是由十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的,主要角色都是“异类”(outcast),身份通常是移民、劳工、小孩、老人中的一个或几个的集合,而所以故事经常关于他们的困难、或者关于他们的反抗:
在移民家长教育下发音奇怪的女孩,在老师面前维护自己“英语不好”的父亲;黑拳手转行的美甲师对当地中产白人艳羡爱慕,却被同为移民的姐姐饱含内化歧视的言论管教;已经老到被认为失去了性和浪漫之可能的老妇人,依然选择和年轻邻居发展出如此苦乐交织的关系;熟练的捉虫人母亲一直辛劳工作,但最后管理的职位却被给了她女儿带来的白人男友,女儿因此和他决裂……
很难概括具体都发生了什么,总之我还是很想大家去看看,如果觉得谭恩美的移民文学像是上世纪的温馨童话,而匡灵秀的移民文学因精英背景而有失偏颇,那就可以看看苏万康,it hurts, but it hurts in a good way.
Comet NEOWISE above Stonehenge captured by photographer Declan Deval in 2020. The last time the comet visited the skies over Earth in its millenia-long journey around the sun the ancient stone circle was just a few hundred years old.
Credit: Declan Deval
Source: https://apod.nasa.gov/apod/ap200714.html
好喜欢这个羞耻感罗盘,我觉得中间放上 toxic shame - 毒性羞耻更为合适,毒性羞耻这种感受是如此 overwhelming,所以人们会尽可能的避开它,当感受到它的时候,人会愿意做任何事情来摆脱它。
人可能会:回避自我(成瘾)、回避他人(孤立)、攻击他人(攻击)和攻击自我(自我贬低、抑郁)
“我就是个毫无用处的垃圾,我连呼吸都不配。”这句话真的是很好的 capture 了 toxic shame 袭来时候的感受。
这两年我已经好很多了。虽然它仍然偶尔袭来,我还是有发现自己对自己说“我真是个垃圾”的时候,但现在会停下来“我是个做过垃圾事的人。”从“垃圾”到“做过垃圾事的人”,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而当我觉得自己不配存在于这世界的时候,我就看看某些国家的掌权者……嗯,我跟他们比,嗯……
也看过一句写得很好的话,大意是:
你像星辰大海、树木岩石,
它们从不质疑自己是否配存在于这个世界,
你也是,你和它们一样,
原本就应该存在于这宇宙之中。
有关羞耻感,我觉得在《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这本书里写的很好,一些不成熟的父母会:“你疯了吗?你脑子坏掉了吗?”“你怎么敢这样?”“想都别想。”“你不应该有那样的感觉。”“我这辈子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来让孩子以为自己身上有什么严重的问题,让孩子自我怀疑,从而非常容易被控制,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拒绝情感联结,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再存在,孩子不再相信自己的内在,从而更容易屈服于他人的情感支配。
整理一下对我自己来说会有用的,快速缓解情绪的方法,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小秘方:
1.仔细地洗个热水澡
2.找棵树,坐下来认真观察它
3.数呼吸,用478呼吸法,4秒吸气,7秒闭气,8秒吐出,或者就是长长地叹气
4.拿张纸乱画,画满,我最常做的是画同心圆,然后用各种符号一圈圈填满它们,曼陀罗画法
5.蝴蝶拍,双手交叉,左右手交替在胸前拍拍自己
6.泡杯茶,走到窗边看着天空,慢慢喝
7.放音乐,随着音乐自由地晃悠
8.摸摸小猫,观察小猫,和小猫玩
9.和claude聊聊,和朋友闲聊发梗图
10.整理桌面,做一点点家务
11.下楼去逛菜市场
12.用被子把自己包裹起来
13.给自己5分钟时间,自由地写下脑袋里冒出的任何想法
14.打开相册重温红心收藏的照片
15.计划下一个假期要做什么
16.渐进式肌肉放松
17.给自己做一顿饭,不想做时点个外卖
18.哼歌,大声唱
19.一手放在胸口,一手放在肚子,感受手心的温度和心跳,想象内在有一团温暖的光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别责怪自己为什么难受,validate你的情绪,别驱赶它
觉得Jesse Meadows和Fergus Murray对谈这期聊注意力的讲清楚了好几个executive (dys)function的myth:
1. Hyperfocus的状态下“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是steering attention的能力欠缺,而是在这个状态下invest的attention/resource太多,因此需要更多的effort才能steer away。我觉得这类似开车速度越快,转急弯越难/距离越长。反过来,走神是对当下task的invest太少,因此很容易就steer away去别的更有吸引力的地方。
2. 类似地,planning困难在于面对的scale是不一样的。脑子里同时有一万件事和脑子里只有一百件事的planning完全不同(相应的strategy也会不同)。这一点之前在朋友和ND象友们的经历描述中也有所窥见。
3. 我们并不能(像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热衷于鼓吹的那样)能纯凭意志力决定自己的attention乃至flow去哪里(and stay there)。这一点我记得在Yves Citton的The Ecology of Attention里也有提到。我认为这种disobedience不是人的缺陷,而是一种built-in反抗。
1和3又是互相关联的,正如Fergus Murray说的:
“It is a feature of monotropic cognition that actually, no, we can't just choose where our flow goes. We just really can't. If something grabs our attention, it grabs our attention, like we might be able to tune it out, but it'll take work. If something does not grab our attention, it's incredibly difficult to focus on it in a meaningful, sustained way.”
另,后面关于如何帮助自己更容易进入flow的部分也很有意思,可能对有需要的象友会helpful (but again,我们未必能精确选择flow的target)。
https://www.sluggish.xyz/p/attention-tunneling-w-fergus-murray
@board
为我自己考雅思攒点人品,转发本条嘟文抽一位香油送一份国区《苏丹的游戏》。如果你已经买了就给你报销。
不用关注转嘟就行,6.8号0点(伦敦时间)手动开。
抽这个是因为我现在超想玩但我没时间玩……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收到香油的鼓励 在人均熟练掌握三门语言的联邦宇宙里只有我一个人英语都学不明白……
更新:如果我能一次就考到目标分就再抽一位香油送酥油(都是油耶
Come on you gotta choose your weapon, J-45 or A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