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突然有一个暴论,我觉得中国的所有的规则、制度、政策等等等等,所有的、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那些条条框框,都只有一个目的:方便管理。反正就是上面不在乎。什么人权啊人道主义啊,配钥匙两元一把,您配吗?您配几把?

这两天看到那个火车上砸车窗的新闻,又看到象友们讨论湖北高中集体宿舍两天冲一次厕所,我想起我高中的一件事。我高一在市里读高中,九成以上的同学是走读的,大部分是骑自行车。就你们知道那种高中的车棚吗?我们学校当时的车棚是一道大铁门是唯一进出口,四面都是墙,然后里面很大,不分年级班级随便停。全校可能几千个学生,车子都停在那里面。

上午放学还好,因为老师们可能会拖堂啥的,早一点晚一点,大家取自行车还能错开。下午就很可怕了,因为高一高二下午最后一节课一般都是自习,然后一到点儿几百上千号人全部冲过去抢自行车。每天下午都要上演一场抢车大戏,最先进去的人也不见得就很幸运,因为会被后面的人堵在里面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就这么两边都在硬挤。然后学校也愣是没人管,就只有一个保安负责去开门锁门,也没人维持秩序啥的。

我当时就觉得很纳闷,就在想为什么不多搞几个出口。因为车棚其中有两面墙都临着街,而且都是砖墙,完全可以拆一点再装个门。你说平时怕学生逃课不开也没事,你就下午开一会儿,让大家早点放学回家,有什么不行的?所以我一直很讨厌那个车棚。然后高一有一阵子我当班长,我就每天下午给大家提前几分钟放学。那时候我们班主任还兼任复习班班主任,没功夫管我们,最后一节自习课都是我和学习委员负责纪律,所以我们班就天天提前放学。

后来这个事儿被教导处发现了,没办法,教导处就在我们班对门。有一阵子教导主任每天下午临下课前就站在办公室门口看,就是在看到底哪个班狗胆包天下课铃没打就敢放学,终于确定是我们班。再后来有一天我们班主任找我去办公室,问我们班是不是每天都提前放学,是谁让放学的。我都没犹豫,说我让大家放学的。班主任一愣,可能没想到我答的这么爽快,就问我为啥。我就说那车棚设计不合理,大家为了取自行车要花十几分钟时间,有这时间离家近的同学都回去了,何必在取车子的事情上浪费这么多时间呢?班主任也没说啥,就让我回教室了。然后我们还是提前放学,直到那个学期结束。教导主任也不再在办公室门口盯着了。

我都到十几年后,去深圳做律师了,每次我被老板推出来顶缸的时候,就想起我高一的班主任黄老师。我现在才后知后觉,当时教导处一定是过问了这件事的,但是黄老师知道真实情况之后并没有把我推出去,他一定是自己扛了。但凡换一个怂逼一点的老师,把我揭发了,那轻则记过重则退学,没跑,绝对的。但是我后来屁事没有,我们班还照样提前放学,一定是班主任把这个责任揽下来了。他那时候是复习班的班主任,而且多次得过省级优秀教师,学校应该是不敢把他怎么样的。但是即便如此,我也非常非常感激他。我后来读书工作十几年,再也没遇到过替下面人背锅的领导和老板了,只遇到过把下面人推出去挨枪子的。

后来我转学到了县里,是寄宿制高中,偶尔暑假回高一的学校看看,车棚还是那样。大家还是一窝蜂的去取自行车,挤成一团。没人管还是没人管。我觉得上位者根本不在乎。08年地震的时候我高三,地震之后我们还住了一段时间宿舍,到晚上宿管仍然会锁门。当时我们宿舍一个女生跟宿管大吵一架,说如果半夜余震了大家怎么跑?要是人死了你能负责吗?后来宿管就把锁挂上,但是没有锁。我现在都记得那个女同学据理力争,跟宿管吵的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我很感谢她。后来她跟我说她上一个暑假去甘肃那边旅游,也是在路上跟导游大吵一架,全车人才因此不用去指定地点强制消费。真是一个非常非常难得的女孩子。

有时候我也很难指责在具体情景中的那些人,我能明白这种众目睽睽之下去争取一点点权益是什么感觉。更何况自由和民主从来都有搭便车的现象存在,正如我们所有住宿舍的同学都因为那个女生的争取而不用担惊受怕,或者是那一车的游客都不用去强制消费。我不能要求每个人在那种情况下都能挺身而出。但是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我高一班主任或者那个高中同学一样,能站出来,或者至少和站出来的那个人站在一起。

我以前不喜欢说吃屎的因为有点恶心,但现在感觉现场工作确实有这么恶心

@board
在武汉度过了很开心的四天!为感谢香油,回馈一份辛苦总结的汕头美食推荐嘟><
不是本地人且已离开汕头,这篇当做纪念,永远怀念这辈子吃的最好的日子,个人口味贫民消费,仅供参考💗

首先是权威的牛肉火锅,重点在牛肉的新鲜度和每家特色沙茶酱,虽然大家都觉得【杏花吴记】是外地人吃的网红店,也吃过不少别家,最终还是最喜欢杏花吴记,简直上瘾的程度……个人觉得离开潮汕地区再也没有这么好吃的牛火TT
(本人秘制不辣蘸料:芹菜粒+蒜头油+香菜+沙茶酱,用一点点热汤化开)

然后是牛腩饭,如果象友有时间,可以去鮀浦吃【玲妹牛腩饭】,一定是小巷子里那家,不是大马路边上那家。我带了很多朋友到汕头玩,玲妹牛腩饭实属每一个人都念念不忘、想一吃再吃的地方,至今没有找到比她家更好吃的牛腩饭。对面兄弟卤味也超好吃,胃容量足够一定要试试。

以及果汁冰,潮汕果汁冰超好喝的!说实话哪家区别不大,不用刻意去哪家吃~纯水果打成冰就很完美了,很有名的【十二中草莓冰】我反而觉得不那么好喝,冰碴感和香精味有点重。
玲妹牛腩饭附近有一家叫【鮀浦老四果汁冰】,我一直都喝这个,推荐!如果不方便去,可以随便找一家梅汁水果店,基本都可以做果汁冰,可以从芒果冰开始尝试。

汕头市区应该在小公园和万象城那边,到汕头旅游肯定会去的。有个面包店叫【初幸面包】,开在万象城,那里的恰巴塔非常好吃,包体湿润q弹,大概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恰巴塔。但万象城对面丹霞庄很多网红店实属又贵又难吃,不代表汕头平均水平。

以及生腌和夜粥,潮汕夜粥挺出名的,我一般去【物碗粥】吃,价格合理,服务亲切,吃过好几次从来没拉肚子的含金量。生腌的话,醉虾和蟹适口性最高,可以放心试,其他的各有各的腥味(血蛤非常恐怖SOS可以尝试一下!)

想吃海鲜的话,南澳岛随便一家大排档都很新鲜,在团购软件上找个套餐也不怕被宰。紫菜炒饭很好吃,但我觉得要看店的发挥。之前认识的南澳岛民宿老板有发过一个排雷名单,可以参考一下,我放下面↓。

汕头还有比较特色的小吃(主食),比如炒糕粿(沾糖的,这个也看不同店的发挥)
蚝烙(和厦门的不太一样,我觉得很油)
三角粿(每次我都去【品福记小吃】)
肠粉(汕头和潮州的都不一样哦,潮州有花生酱肠粉,而和广佛地区相比,汕头肠粉皮更厚,里面会加豆芽和生菜)
粿汁(形状特别的粿)
猪杂/牛肉粿条(推荐干拌做法!也就是沙茶酱拌粿条+一碗猪杂/牛肉汤,会在汤里加柠檬片,很特别)
潮汕双烹粽球(里面有虾米、乌豆沙、鹌鹑蛋、白果、猪肉之类的,口味咸甜,非常香,任何能接受咸甜粽子的香油都请试试!)
相比广州/粤式,汕头更接近福建/闽南风味,总之我很喜欢合我口味!物价也高(。。。)不过光吃饭吃普通的还好,上档次则可以很贵……

小学统筹害了我的一生让我总想寻求一个“性价比最高的最优解”。
甚至会为自己拒绝了“最优解”感到自己活该变成垃圾。
还是大学听隔壁学院的故事(笑话?)让我醒转了,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饲料厂委托研发猪饲料,这边做出来了最好的一个版本信心满满的送过去了,工厂说很好不过你还有别的版本吗多送几种,这边就很奇怪啊说我已经给了你营养最好成本也低还好生产的了呀,废案也需要吗?
工厂说:谁知道猪最爱吃哪种?
哦对我没记错的话猪猪还真的不爱吃那个最优解选了第二还是第三好的版本推广生产了。

猪是吃味道不是吃性价比诶。
我也只是小猪!

女团(?)自驾旅游攻略 

写太长了叠一下。毛象不太方便配图文,于是我把图就先去掉了。wb有发带图文的头条地址:weibo.com/ttarticle/x/m/show#/

马上就要出国自驾了,想起之前提到过有机会写一份国内女团(笑)自驾游的经验分享。正好在刷新经验之前,做个阶段性总结吧,也给大家做个参照。

介绍一下我们团的情况。我们的固定搭子团稳定搭伴出行已经超过十年了。最开始也是以公共交通+包车为主,16年去青海开始尝试自驾,此后基本上都是自驾全程。开过海西小环线、青甘大环线、川西大环线、云南、广西、甘南、北疆、南疆、西藏林芝线和阿里线等所有大西北西南经典路线。核心团员大概六人左右,每次出行会有浮动(也会有朋友临时加入)人数最多的一次出行是7个人,坐满一辆GL8。主力司机2-3人,包括只参过一次的朋友在内,全部是女性。

正因为我们游团全是女性,不太想要车上多一个异性(笑)才选择自驾。自驾优势是机动性更强、更省钱、还能节约一个驾驶人头位。缺点是对当地路况没有那么了解,不太能像经验充足的包车司机那样找到好看的野景或者更便捷的道路。凡事也要自己多操心。

自驾准备的第一个阶段是路程和时间规划。以我们去川西为例,川西经典路线有一套大环线和一套小环线,大环线需要7天(排除掉飞机抵达时间之外)以上,小环线3-5天。根据大家实际的假期时长、耐受程度选择路线。我们团体力都比较好,探索欲很强,司机经验丰富,于是选择了长线。

定线后就需要定人数和分配每日路程和景区安排。除非是特别知根知底的亲戚朋友或者是开自己的车出游,我个人比较建议人数尽量控制在一辆车内。车越多需要协调的事也越多,最简单的像大家开车速度不同,容易跟丢。有些景区堵车+停车困难会耽误更多时间。在司机不多的情况下,两个司机一辆车还可以交替开,各一辆就需要都开全程了。每日路程规划经验来说,在司机能支持的情况下,每天200-300km(纯路程在3-4小时左右)的距离加上景区游玩时间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这个公里数要以开车时间为准,比如高速的200km很可能就2个多小时,但国道就要x2,有些乡道省道非铺装路和修路路段需要X3甚至更多。如果你们团人均体力比较好,司机也喜欢开车,大家想要多看一些风景,可以尝试400km以上不要超过600km。我们团卷到极限的时候有过一天开500+km,8个小时。基本处于夜出夜归的状态。

因为景区有开放和观赏时间,所以安排每日的住宿点也比较重要。建议是前一天要尽量赶到距离第二天比较近的地方住宿(当然像拉萨去羊湖或者去林芝这个情况不算在范围内),因为早去比晚走强,路上拥堵更少,景区人更少更好停车。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照抄一些比较经典的停留地住宿,因为这是很多自驾者总结经验,具有一定权威性。在时间比较紧张,甚至需要压缩行程的情况下,再找更近的住宿。还是以川西为例,一般情况大家会去康定玩一天,第二天住新都桥,第三天到雅江,第四天去亚丁。而我们为了赶路+十一错峰,落地当天晚上就开了4小时车到了康定,第二天玩完夜路直接扎到理塘。第三天就开进了亚丁。虽然该看的景都看到了,也节约了很多时间,甚至在著名的堵点都没堵车,但也确实比较挑战身体极限——比如理塘海拔是真的高且氧气稀薄,比起经典路线的慢慢爬升,一口气开过去更容易引起高反而导致休息不好。

经典路线还有个好处是住宿条件会好一些,毕竟游客选择多,经营者就多。小县城往往没得选,条件会差些。

而我们因为社畜能请假的时间有限赶路的节奏大约就是,早起——1小时以内到达第一个景点——最慢2小时左右路程到第二个景点(以此类推)——游玩结束晚上赶最长的路(尽量保证7、8点前到达,不得已可以晚一些)。

这里也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一定要提前查好景区开放时间。国内景区关门时间大多在下午4-5点这个区间,人文类景点关门比较早。考虑到路况尽量在这个时间段赶到吧。如果是没有时限和门票的自然景区可以安排晚一点,说不定还能蹲到夕阳。比如去年在甘南,我们几乎每次都是压着夕阳到达最后一个景点(或住宿区),一方面得益于甘南夏季日落时间非常晚,一方面能让我们够到夕阳的景色都是免费观景台。

道路选择上,求快自然能高速则高速。尤其是沿途景色比较一般的地区。比如青海茶卡往德令哈机场往大柴旦的一段,路长人少高速新,开起来很爽快,节约时间。玩得比较散漫可以选国道,有很多停车点,可以见景下。不过高速多数情况下可遇不可求,或者说很多路程都是只此一条,决定走哪条也要看你旅游目的地,和临时发生的路况。我们在川西往四姑娘山方向走的时候就遭遇塌方封路,最后走了一条完全没修好的、满地石子和泥水的路,花费了四五倍的时间才到达。藏区旅游公路更多,比较著名的两条318和219。318我们经典路段几乎都开过了,路况上来说是国道里最好的,川西和西藏路段风景极美,是个有就可以优先选择的路。除了有点太网红沿途好多车和景点贴着此生必驾318外没什么缺点(318也是网红公路的开始)。219状况会稍差一点,但西北、西南开的路段会更多,时有修路状况发生,会影响行车速度。不过这两年219也在热推自驾,到处立牌子。

路况受影响因素比较多。按照以前经验像青海新疆西藏这种地广的旅游区,即便大小长假高峰,因为地方够大,所以也不太会有塞车现象。以至于我们暑期去甘南居然连续遇到塞车,各处都满人,甚至有的景点没约上,体验确实不够好(前段没人的几个点还是很美的),网红经济利弊都很明显吧,如果不得已在热门时间去热门景区,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哦对,尤其是要提前规划好加油,之前我们在新疆有一次差点开到油空了(加油站排队+开了好长一段路没有加油站)。

安全性上来说,只要不去特别偏僻的野景和路况极差没有信号的无人区,以我们目前大西北青藏高原都开过的经验来说,没有遇到人为或迷路的险境。有小状况,但保持心态平和都能解决。遇到比较无语的一次是第二次去青海湖被牧民赶牦牛碰瓷,导致原本第二天说有时间去去茶卡附近其它小景变成半天处理交通事故。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是租车出行,请一定一定一定要购买保险。最好是全赔那种,不行也至少车损意外等要覆盖。我们这么多次出行就出过两次车祸,一次是前面青海湖撞羊(车速过慢牛没事儿皮都没破多少但牧民非说惊到动物索赔大几千版,给神舟打电话客服表示直接找保险对接,后续真的就再没管过),另一次是在西藏从米拉山口下山,因前一晚积雪我们绑上了防滑链,结果通过积雪路段下山时防滑链松动绞进车轴导致车打滑后备箱蹭到崖壁(也是全保一分钱没陪)。此处警告大家如果未来要驾驶通过冰雪路段,租车首选四驱,四驱过一般不太严重冰雪没问题。需要上防滑链一定一定要买最原始的那种链子或者扎带,不要买绑带类。我们本来打算买链子,卖的那家修车行非说绑带比较好上(其实并不好上,我们在山顶也是后面大哥帮忙上好的),这种绑带困不牢,很容易卷进车里,单侧轮胎突然被制动的危险开车的人都懂。后来我们开回去找那家维权,他们才说我们已经是他见过第二个卷进车轴的案例了。

除此之外车还会出一些小状况,比如我们在川西遭遇过爆胎,几个女孩儿自己在高原上换备胎。因此租车提车的时候也一定要确认好工具部件都有。

选租车公司也请尽量选大公司,不得不说神舟是挺稳定的,一嗨应该也行,但便宜的车年头会比较久有隐性隐患。少考虑第三方平台,我们在第三方平台租过一次结果被路上交警临检发现是非符合资质的车结果那天是交警开车把我们送到景区玩然后开回市区没收了(感恩藏区温和执法+幸好是最后一天)。最后费大劲儿才要到了些赔偿。

挑车时,如果规划的路线山路小路多,甚至有非铺装难走的路,建议先选四驱越野(我们两次进藏都选坦克),如果是云南广西这种路况比较好的成熟景区,普通suv就够了。当然人数超5人的情况下,可挑选的就非常少了,我们基本都是用GL8。后备箱也很关键,出行满座的情况下,一定一定要控制好行李箱尺寸(最好不要超过22)不然很难塞下。

最后来说一下自驾出行最重要的——人。选择合适的旅伴是不分性别的。当然对于我们全同人女女团来说,一整团的大龄单身女青年选择同性更舒适。本来大家就是线上搞CP认识的,熟悉之后对旅游共同兴趣于是结伴结到现在。这个过程比起性别挑选更多的是作为朋友的宽容度和合契。关于如何维系长期友谊,每个人有自己的课题,我也未必做到很好,就不展开和大家分析了。只谈旅游,即便是很好的心灵之友,也未必能一起出行。因为旅游是身心的体验和考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耐受度也不同。尤其长途旅行——长途旅行需要人有基本的耐受能力,七八天以上的行程一定会吃苦。所以在和朋友相约远游之前,最好先评估彼此的身体状况,是否能经得起折腾(像青甘川西这类环线自驾,基本每日都要更换酒店)。和适合的朋友去适合的地方(我既有长途折腾团,也有度假躺平团)。

第二就是平衡自身欲望和能力以及达成难度之间的平衡。你是否也被社交平台上的美照蛊惑想全都玩儿个遍?(笑)经典景区大多确实很美,只不过有些景色越美,需要你承担的辛苦就越多。比如西藏,我去了四次还意犹未尽。而入藏会有高原反应风险,高原反应是基于缺氧的一个综合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喘不过气血氧极低、炸裂头痛难以入睡、手脚血液供养不足发麻等等。这些会大大影响你的休息,而休息影响你的体力状况。比如我们去年十一去阿里,住在珠峰大本营。珠峰美坏了,但大本营的高度(五千米)多数人吃不消。当然消除高反是有药的(绝不是市面上的高原安或红景天之类的),但人和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你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和旅伴之间的关系。人自己都顾不好的时候还有什么余力处理其他呢?对体力预估不足行程安排过满导致玩不好、或者没有考虑到同行人的能力安排了不匹配的行程都会留下不好的体验。我们团已经算是很特种兵的团了,大家体力都很好,结果这段时间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特种兵团强度远超我们,感觉太执着于“打卡”和“看到”失去了旅游体验本身的意义。

最后是做好分工。我们团的出行策划基本由我来负责,包括确定时间、行程规划、需要手续材料的提醒(出国的情况)、定酒店定门票。在路上我也是全职导航。司机就只需要根据我的导航开车就可以了。其它不开车的团员可以帮忙收集一些信息,比如找店吃饭,实时路况等,什么都不管的人至少要做到是个合格的尸体挂件(笑)不过本团的挂件大多情绪价值给的都很好。

如果有机会(比如像我们这样一开始就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可以先从短期出游开始磨合,步调一致就可以逐渐发展成长线长期。当然人的生活变化很难保持一致,像我们这么稳定这几年也有大家工作越来越卷导致核心团员缺席的情况(看到这篇的那个谁你心里清楚哈),想要每年假期稳定地出去玩凑够人的话,还是要自己多备一些功能(比如万不得已情况下我是可以开车的),以及拓展一些可以一起出行的朋友。
这些年也是越发觉得,人生短暂,变化莫测,与其留着“下次”、“以后有机会”,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去看去玩去感受世界。去海西的那年刚好东台进入关闭期,还没到法兰西巴黎圣母院就烧了。以及一些去过的景点,有的已经永远不再复现。人类总不能假设它们的永恒。

而国内时常会有“小xx”之类的叫法,但在我看来,每一次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落日都是不同的。空气湿度不同折射的光也不同。湘南金粉的夕阳和藏南漫长的紫调时间完全不是一种风味。而这些独一无二的时刻会成为你记忆的描点,留存很久很久。我身边也有一些三次元朋友笃定认为有男性一起出游会更“有底”和“安全”。她们判断未必有错,毕竟大家懂的都懂。但我依然觉得我身边一起玩了十好几年的女性朋友们更可靠。我们更默契,情绪也稳定,遇到突发事件不会彼此责备,都会优先去解决处理,事后当个玩笑把它化解。所以我们虽然也遇到过不少意外状况,但从来没有觉得哪次旅游败兴、不愉快。

希望看到这篇的大家能有勇气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cher21

建议先寻找一下自己拖延的根本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拖延。我自己的拖延是靠《拖延心理学》这本书解决的,不断对照真的发现自己很多很多行为深层次的原因,解决了这些原因才能用各种技巧来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

在找到根源之前的主要建议就是不要高估自己的能量,不要给自己安排满负荷的todo list,可做可不做的事情都砍掉。下面有其他象友建议挺好的,不要因为深夜情况好一点就养成熬夜的习惯。先让自己休息足够,不是那种睡了一觉就觉得自己休息够了,是睡到自己真的不想睡了只想起来做事才叫休息好了。

@cher21 我明白。这个事情的选择有其精妙就是,你必须诚实地面对,不要有意无意地欺骗自己忽略它根本就是八件事而不是一件事。比如写论文,要求自己今天只写综述的第一段,问题是连关键词是什么文献在哪搜还没想过,那第一步就是找文献而不是动笔写(AI 可以帮忙但很有限。加上还要读文献,那「写第一段」可能是三天而不是一个上午的工作量。这就不是「一件事都无法完成」而是拼命在填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同时,通过反复忽略自己填坑路上已经完成了前面七件事的事实,进一步远离了理解和分析真实情况的能力,一直被压抑无法成长的那部分自我还是不见天日。

在确定无法早睡的时候,那就不要早睡,诀窍同样在于保持诚实。如果对你而言必须做的事情已经堆到咽喉处,那确实无法再要什么健康作息。但只要是它不是硬性的 ddl,而是出于对完美自我应该做完了什么导致感觉要做的事特别多的想象,首先要做的还是回到诚实,以及面对向夜晚要时间会极大牺牲自己的长期精神健康的事实。这里的诚实不是一种道德修辞,而是决定睁开眼睛看看不要再虐待自己不要再自以为是(中性)的决心。

@cher21 当下有效的方法之一可能是全面减少对自己的预期。比如明天就做两件事,这两件事应该是非常清晰的、可以预计不超过二十分钟半小时就能做完的事情。这样坚持大概四五天,可以实现 1. 恢复一部分对自己的掌控感;2. 缓解燃眉之急处理必须做的那些事情
此外剩下的全部精力都用于保证自己早点去睡觉,依从昼夜节律生活,一定一定杜绝从晚上偷时间做事的想法。「深夜情况好一点」晚上做事短期也许能减少一些精神压力,但长期还是会非常容易失控,白天全部能量都用来说服「没事的我晚上还能干」,强迫晚上的自己兜底,但兜底会破产,睡眠不好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最终还是会失控。通过幻想晚上的自己是完美的自己来做事对精神健康无益,反而会强化既有的神经通路,对改变自我认知、改变行为模式有害。

想询问香油们有关汉语学习的意见 

我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汉语学习的资源,不知道有没有相关专业或者有教学经验的朋友……请问可以赏光讲两句意见吗?非常感谢!
背景:英语母语者,成人学生,对汉学很感兴趣,想学一些汉语阅读以便更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也考虑学一些基础听说供旅游之用,应该暂时没有需要手写汉语的地方
目前找到的资源:
Hello! Chinese app,
DuChinese app,
北京大学的汉语初学者coursera课程
想知道:1、这几个资源是否合适?
2、有什么重要tips是初学者应该知道的?

来毛象试试能不能抓到天主教批或者early modern批和我跑人间乐土!
暂定一周两次,下午-晚8之间选2h
补充:因为真的想要同好一起玩所以不会跑团也没关系我可以教!

|模组:人间乐土
|规则:COC7
|平台:文字团
|PL人数:4
|车卡要求:天命五选一or购点480不含运。技能75/55。
|模组简介:1597年西班牙的盛夏,
来自宗教审判所的大检察官突然召见打破了你们平静的生活……
|备注:
1. 有撕卡可能 ,适合有一定跑团经验的调查员
2. 人物职业限定为神职/宗教相关人员
/世俗帮手(信誉需在50以上)

已经发誓这辈子不喝瑞幸了但是路过看到多儿肥屁股还是走了进去,太淫贱了吧

煮汤圆小技巧,冷水下锅到水煮开,这时候汤圆已经浮起来了,等它再沉浮两次加一小碗冷水,再次煮开,就可以捞起来,这时候的汤圆就是火候最好的时候,不会过软又很糯,也可以放进冷水里,会更糯。以前在早餐店兼职偷学的

看评论区说是你国直男用blued约男同性恋去郑州人民公园,然后聚众殴打这些被约出来的男同性恋。我希望大家意识到这不是“霸凌”,这是仇恨犯罪,你国人对性少数群体的歧视早晚会走到这一步,大家尽早面对现实吧。

后续有网友查证:1这起事件确实发生了,而且参与殴打的大多数是未成年人;2.被殴打者已经报警;3.这事发生时间大约是一个月前,还没有任何人被抓的消息

后续信息:weibo.com/7747937757/518581948

holyshit原来之前ao3下线为了维护书签功能是因为原先使用的database类型一共支持的书签数目达到了上限所以得搬迁(大概2 billions)🤯🤯🤯

伊豆白浜的海好清澈。4年前因为台风没去成,这次终于满足了!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