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had a lovely chine of beef and other good things very complete and drank a great deal of wine, and her daughter played after dinner upon the virginals, and at night by lanthorn home again.
#2023对嘟主的印象
我知道我是个鸽子,别骂了……
想听点其它的!
想知道主页的大家如果对东南亚文学有所了解的话可以给我推荐推荐有什么好看的作品吗?
东南亚的华语写作者的作品 或者描述东南亚生活经历的都可以!
我在豆瓣搜了一圈下载了《流俗地》和《雨》,大家有别的推荐的话麻烦不吝推荐!谢谢大噶!
《检方寻求对青叶真司判处死刑》 对于 2019 年京都动画纵火杀人案,检方要求对被控杀人等罪名的青叶真司(45岁)判处死刑。检方就被告抱有的妄想指出,“影响有限。有妄想无法成为避免极刑的理由”,并称“此案有预谋、极度危险且非常残忍和反人道,社会影响也很大”。判决日期为明年 1 月 25 日。2019 年 7 月 18 日上午 10 点半左右,被告闯入有员工等 70 人的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向员工泼洒汽油并纵火,杀害 36 人并导致 32 人不同程度受伤。这起案件是日本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恶性事件。京都动画成立于 1981 年,昵称为京阿尼,主要致力于制作独立动画,其作品包括《凉宫春日的忧郁》,《轻音少女》,《小林家的女仆龙》等等 |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76827
在tl看到一个具体到某个小时要做什么的ADHD日程计划表,(https://douchi.space/@zuzu/111521246486829514)
能够把任务写出来和拆成小事件是很好的!把待办事项都列出来,变成可视化的存在,对ADHD很友好,还能梳理自己的想法,帮助清空自己可能过于纷杂所以无从整理的心绪。还有可爱的喝水次数统计和休息提醒,也有自由发挥的空白区域。
只有一个小地方想补充一下,ADHD同时也有过分高估自己精力的倾向,和过强的掌控生活的欲望。使用日程表本来是为了可视化和分解事项,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消去这些事项,但如果填得太满,事情就会变得像可以预见一大堆形状各异的方块同时掉下来一样,给ADHD造成新的压力(真的就是这么容易感觉焦虑……)
当ta使用这个表格时,有可能会在第一天就把日程填得满满的,就像每次买回新的手帐本那样,当晚也很兴奋地规划了第二天的事务,结果之后却无法继续的情况。
因为ADHD其实很喜欢这种八点要干嘛九点要干嘛十点要干嘛的日程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渴望自己能像在学校、军队、医院一样按部就班地规律生活,稳定产出的心情。
但与此同时,ADHD也非常容易因为在日程表上列了很多事情,却在其中一环脱轨(可能是过分沉迷某些事情,也可能是启动困难而无法完成某些事情),导致这种过于细分的日程表上留下大段没能完成的事项,这些东西堆积起来后会给ADHD带来失序感,进而感到极强的挫败。
如果俄罗斯方块底下总有一些填不上消不掉的行数,典型发育人士可能会想着之后我会调整,但ADHD可能会执着于这些积累下来的错误,立刻重开一局,或者干脆完全不玩了。
我感觉,只是我的感觉,ADHD需要的是有稳定的日程活动框架,来完成需要大段时间的任务,和能够灵活调整的事项,来保证自己不会因为无法按理想日程行动而挫败。
如果一定要用那种具体到某个小时的日程表,也许可以考虑用下面这种便签,把计划写在上面,再粘到日程表上,没有完成的任务可以揭下来,再粘贴到另一个时间段里。
当然,用电子日程表的话本来可以任意自由调整,重要的只是给自己一种暂时没做某件事也没关系,之后再做就可以了,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
依然是以俄罗方块打比方,能灵活地主动调整,像调动砖块去填补空缺,而不是把事项视为从上方掉下来的砖块一样,一旦放错地方就无法补救。
因为生活永远充满意外,ADHD的心在面对这种外部冲击时又格外不稳定,哪怕已经有了完美的日程表,意识到“即使没做完,也没关系”的心情,和必要的调整手段,也还是很必要……
@adhd
农协煎鸡腿
听闻农协煎鸡腿的大名好多年了,知道cbvivi才是这两年。
鸡腿加1%的盐,裹着厨房用纸放冰箱冷藏过夜两天。其实一天两天三天四天都行,起一个发酵作用。直接平底锅鸡皮面煎10分钟反面几分钟就行。鲜嫩多汁!
优点是很方便啥时候想吃拿出一块煎煎就行。缺点是美国只卖带皮带骨和去皮去骨两种鸡腿,没有带皮去骨版,只能自己去比较麻烦。感觉鸡皮是精华不能去!
耶鲁取卵丑闻
说到女性被隐藏的痛苦,最近在听一个podcast讲耶鲁的取卵丑闻,叫Retrivals
连续五年,一个护士将一个止痛剂替换掉,前来取卵的女性们能感受到手术的全部过程,在手术中和手术后都经受了巨大的痛苦
那为啥五年了都没有被发现呢?
podcast采访了几个来取卵的人,一些想法是“it should be painful, this is what we women go through”;一些人觉得有问题,回去联系医生,医生把她们当作小题大做的“historical women”,以至于让她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being difficulty being nuts
其中一个受访者是耶鲁教授,她取卵后因为高度疼痛都进了急救。她在采访中说,在她一遍一遍给医生打电话询问取卵过程是否有错误时,对方敷衍的态度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太难缠太矫情了
这个podcast简直就是女性被压迫历史的现代缩影
而且即使是心理素质如此强大的白人女性,也常陷入自我怀疑,更别提其他族裔的女性有多难了
Come on you gotta choose your weapon, J-45 or A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