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verReview

非常喜欢苏万康·塔玛冯萨的《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
很可能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广受关注的移民文学大多由自身阶级较高、比较“精英”的群体创作……这本身当然没有什么错,但个人认为工薪阶层、社会底层移民文学的声量相对还是比较小,所以才更觉得这部主要描绘老挝裔加拿大劳工的小书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是由十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的,主要角色都是“异类”(outcast),身份通常是移民、劳工、小孩、老人中的一个或几个的集合,而所以故事经常关于他们的困难、或者关于他们的反抗:

在移民家长教育下发音奇怪的女孩,在老师面前维护自己“英语不好”的父亲;黑拳手转行的美甲师对当地中产白人艳羡爱慕,却被同为移民的姐姐饱含内化歧视的言论管教;已经老到被认为失去了性和浪漫之可能的老妇人,依然选择和年轻邻居发展出如此苦乐交织的关系;熟练的捉虫人母亲一直辛劳工作,但最后管理的职位却被给了她女儿带来的白人男友,女儿因此和他决裂……

很难概括具体都发生了什么,总之我还是很想大家去看看,如果觉得谭恩美的移民文学像是上世纪的温馨童话,而匡灵秀的移民文学因精英背景而有失偏颇,那就可以看看苏万康,it hurts, but it hurts in a good way.

Life has absolutely no right to be this difficult for me. How dare it.

Comet NEOWISE above Stonehenge captured by photographer Declan Deval in 2020. The last time the comet visited the skies over Earth in its millenia-long journey around the sun the ancient stone circle was just a few hundred years old.

Credit: Declan Deval
Source: apod.nasa.gov/apod/ap200714.ht

好喜欢这个羞耻感罗盘,我觉得中间放上 toxic shame - 毒性羞耻更为合适,毒性羞耻这种感受是如此 overwhelming,所以人们会尽可能的避开它,当感受到它的时候,人会愿意做任何事情来摆脱它。

人可能会:回避自我(成瘾)、回避他人(孤立)、攻击他人(攻击)和攻击自我(自我贬低、抑郁)

“我就是个毫无用处的垃圾,我连呼吸都不配。”这句话真的是很好的 capture 了 toxic shame 袭来时候的感受。

这两年我已经好很多了。虽然它仍然偶尔袭来,我还是有发现自己对自己说“我真是个垃圾”的时候,但现在会停下来“我是个做过垃圾事的人。”从“垃圾”到“做过垃圾事的人”,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而当我觉得自己不配存在于这世界的时候,我就看看某些国家的掌权者……嗯,我跟他们比,嗯……

也看过一句写得很好的话,大意是:

你像星辰大海、树木岩石,
它们从不质疑自己是否配存在于这个世界,
你也是,你和它们一样,
原本就应该存在于这宇宙之中。

有关羞耻感,我觉得在《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这本书里写的很好,一些不成熟的父母会:“你疯了吗?你脑子坏掉了吗?”“你怎么敢这样?”“想都别想。”“你不应该有那样的感觉。”“我这辈子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来让孩子以为自己身上有什么严重的问题,让孩子自我怀疑,从而非常容易被控制,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拒绝情感联结,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再存在,孩子不再相信自己的内在,从而更容易屈服于他人的情感支配。

Show thread

现在住的地方隔音效果不好于是经常能听见隔壁绘声绘色的春宫图……就真的摇床的声音肉体接触的声音和间断的叫床声……太细节了实在很尴尬……还好明年要换房子(把头埋在沙子里)
(不是我室友)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