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Essie新出的蓝色真的太美丽,是本人寻寻觅觅的高饱和浓郁蓝,我甚至可以忽略它是迪士尼白雪公主联名……
这个配方非常好涂流平也快,不加顶油是一个微哑光的效果,很特别,强烈推荐 :ablobcathappypaws:

#styleNskinz

三个剧种人物吵架这个剧是a warning for fair women, 1597年的,莎所在的同一个演出公司出的
还有比如对手公司在莎的理查三The Tragedy of Richard III上演之后不甘示弱上的The TRUE Tragedy of Richard III,上来开头就是Truth和Poetry吵架争夺叙事的权力

Show thread

How long shall they kill our prophets,
while we stand aside and look?

@RottingStrawberry ⬇️⬇️⬇️

我补充几点买肉注意事项:
1,除了冷链不能保证,买前要自己观察一下肉品质和保质期之外,尽量挑冷柜内侧和底层的肉,很多员工会把肉摆得超出标准线,日常冷柜温度检测也只是做做样子,所以放在最表层的肉保存温度不够低的概率比较大。
2,我留意了一下进货价,除了每周特价商品,都定价虚高。每周特价的肉(一般是周四开始新特价),一般前几天的供货质量比较好,后面可能会进便宜质量差点的货源。
3,牛肉馅所谓的Medium和Lean的脂肪含量差别微乎其微,要瘦的直接买Extra Lean。另外,如果对肉馅碎度要求不高还是买瘦肉自己剁比较干净,很多店员清理绞肉机和平时操作不卫生(如果不是我当值处理的肉碎我是不会买的),当然,只要保证彻底煮熟倒是问题不大。
4,如果有什么商品货架上没有,直接问店员要,很可能是店员没空/懒得摆出来。
-------------------------------------
另外我想说,真的有很多人买不起肉,特别是退休金跟不上通胀的老年人,长时间站在那儿心算够不够钱,明明Roast或Club pack这种量大的便宜很多,就是买不起,只能买溢价高的小包、细切肉。中、下阶层的顾客一般都很有礼貌,刁难员工的大多都是有钱人。

看到一个聋人博主分享说中国手语里美国的打法是指着太阳穴绕圈,来源是上世纪中国聋人看到美国人发现他们很多卷发,感觉很惊讶,就用这个头发打卷的手势指代美国人。结果她学习美国手语后发现这个手势在美国手语是指crazy。给我笑得……

我觉得很好奇的是感觉同时期西班牙剧院怎么就没有这样的风潮……大家都在讲人生如梦但隔壁西班牙好像真没这么爱玩framing narrative (…………

Show thread

首页划过关键词“莎士比亚式剧中剧”
是这样的,这种剧中剧其实是伊丽莎白时代(商业剧场对应时间是1578-1603)的时尚风格,大家剧中剧的剧情推陈出新的并不多,但是玩framing narrative一个比一个玩得花,很多时候剧的ideology就藏在两层(甚至更多层)叙事的嵌套平行对比之间。
e. g. 在外层叙事里,喜剧悲剧历史剧三个人物吵架今天演什么剧,最后悲剧吵赢了,喜剧历史剧去当她导演的剧本里的角色给她拉磨……

核仁主观的南京珠江路附近甜食推荐 烘焙篇

①RUEE bakery
这家最出名的应该是各色酸奶油司康,司康分量很实诚,巨大的一大坨酸奶油,冰凉清爽,个人觉得玫瑰乳扇和橙皮味非常好吃!龙井茶和黑加仑朗姆酒对我来说实在太苦了。但我不太常吃司康所以其实更喜欢这家的碱水球、恰巴塔和水种面包,恰巴塔必吃巧克力橙皮丁好吃得嗷嗷哭。小红书上会发每种面包的出炉时间,有的种类可能会早早卖空,需要早去。

②有卷
海盐卷专卖店,我个人感觉是主城区最好吃的海盐卷了真的吃哭了,底部烤得焦香酥脆,上面的卷也是柔韧轻盈、充满空气、咬一口就跑出来一股干净的小麦粉和海盐的味道....每个口味都好吃,我最喜欢香草奶油,真的好吃哭了,唉,又想吃了。

③ten olives
应该是南京最早的法甜店了,中差评好像很多但我自己很喜欢。这家调味都不咋甜,喜欢做口味带酸/苦的甜品,我觉得都很好吃!处理得很均衡,最喜欢巧克力可颂和柚子柠檬塔。吃下来感觉这家最一般的应该是青柠巴巴露亚吧感觉里面的蛋糕体太湿太重了可能泡了杏仁糖浆一类的东西,和上面清爽的青柠调味不太搭调。还有就是这家的饮品都不好喝。

④心酱面包店
就在ten olives旁边,性价比太高了卧槽很便宜啊进去哐哐一顿买也花不了多少钱,这家做的比较杂什么都有,但我去的话基本上是买各色碱水结和柠檬乳酪大鼓。这个柠檬乳酪大鼓实在是太实诚了咬下去全都是馅,吃得很感动,经常进去只买这一款;碱水结和碱水棍也飘散着香气,吃完ten olives可以顺便进去提一点。

⑤79bagel
之前发过了的一家店,专卖贝果,建议线下购买因为面对一面墙的贝果挑选的体验感很好x真正的每一款都好吃,贝果体很韧,里面的内馅充得很实。奶酪和奶酥类的内馅我觉得都挺好吃的,咸口贝果里有一味贡菜腊肠,听着比较猎奇但其实挺好吃的
:noii9:

⑥和熟巴斯克/REM巴斯克
两家走平价路线的巴斯克,我觉得味道都还不错对得起价格,和熟口味选择更多,内芯更湿润一点;REM实在是太便宜了。。。里面烤得比较实,但也还是挺好吃的

⑦La Gazenni
正宗意大利甜品,最好吃的提拉米苏最好吃的挞,言尽于此了进去直接闭着眼睛点就好了实在是太好吃了
:noii9:提拉米苏推荐买含酒款,真的是醇香,唉

⑧是日茶室
这个不在珠江路了这个在秦淮河沿岸,卖舒芙蕾的,我个人感觉味道很不错水果很新鲜,但性价比比较低吧!主要是氛围特别好,店里有很多中古的小物件和唱片,待在里面挺舒服。不要点饮料,我真的搞不懂这些甜品店好好的做蛋糕就行为毛老是想研发些饮料出来,就为了好拍照吗,离奇

⑨慢慢早三明治
在南大对面,好吃,卧槽,除了有点小贵之外太完美了,想每天吃。简单的吐司搭配铁塔奶油和新鲜水果的三明治,清爽香甜,吃了真的会感动,乳酪款我也很喜欢,实诚,内馅填得太充实了,要不是穷,我想每天早上爬起来就吃这个。对了不要点蜜瓜/西瓜/木瓜的款,不好吃。。

还有几家我吃过觉得不错但没复购过不好评价品类的→chirps啾包(听说这家店的其他两家分店品类更多但我只吃过珠江路店...)、美拉德的厨房、ride & bakery、Amibo、云中食品店、RUIKA、红跑车

个人不是很喜欢的→小飞象面包公社、craftsman 101%、busy loaf

這兩年發現布拉格好吃的甜點還挺多的,正好最近有象友要來,推薦一下:有個格魯吉亞烘焙店叫 MATOKA ,裡面的拿破崙蛋糕香香軟軟、奶香十足,吃過一次就再也吃不了稻香村的了。另外還有兩種老捷克傳統甜點也超級好吃,基本路邊咖啡廳都有賣,一個是大泡芙也叫風車泡芙因為捷克語 Větrník 是風車的意思,我最喜歡吃開心果味的;另一個是核桃蜂蜜千層 MEDOVNÍK ,每次去 Lidl 都會從冷藏櫃拿一整個回家慢慢吃,最近新出了四個口味的拼盤我直接買爆 :0180: (ps. 蜂蜜千層的圖是網上搜的因為家裡的被我吃光了

The plots in Shakespeare’s problem plays are not as problematic as modern people sometimes believe them to be. The characters are often fucking teenagers and don’t know better. What do you mean you cast adult actors in these roles and call the plays problematic

之前看人说人为了得到一个拥抱挨了多少无谓的操,我看我为了吃一口真心实意的同人粮食又浏览了多少无谓的挨操(。

一些英本学会的生活知识:感冒喝威士忌,痛经喝红酒,积食喝苦艾酒琴酒,上火喝啤酒,遇事不决来点伏特加…

顺带分享一个简单微波炉就能煮的配方:
半杯威士忌/红酒里面放一只桂皮卷(可重复利用)、两三粒丁香。黑胡椒、陈皮和豆蔻任意添加。打热以后加点蜂蜜,果汁/热水任意。

這幾次回診,醫生常說這句話,

「壓力大小不是取決於你正在做多少事情,

而是『有多少事情你無法掌控』,

包含那些你正在拖延的事。」

和Richard 谈学术 

Richard正在写的一篇论文刚好是我thesis后面一章准备写的内容强关联的东西,(我是他带出来的,小领域不重合才是奇怪),于是我俩互丢文献以示尊敬(I love him),他说我会注意避开你要写的内容的,我心想我多半还要一年才能写到那儿呢,谁知道到时候会咋样,到时候再说吧。
如果我所有研究的嫩芽想法都能被花时间研究出个所以然来,那这也……太做梦了。实际生活里五分之一的idea都做不完,谁不是这样?

继续说Pound 给 Eliot 改的批注,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评论是 

“Verse not interesting enough as verse to warrant so much of it”

最近教高中生 poetry 最大的困难是,people are not reading poetry as poetry,或者用以前我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文体意识不足
这个问题很常见,尤其(广义上的)现代英语书面文本经常不是诗体,读者没有调整阅读方法的意识就可以理解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读者而言 prose 和 verse 在视觉上和文化上的区别已经明显到不能再明显了,这种不做区分的阅读策略着实有些让人着急。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中世纪只有不同类型的 verse 所以连带着我对后来的 lyrical poetry 也有极为强烈的 formal awareness…)

Pound 的这句评价中肯之处就在于,verse 和 prose 的写作思路(同理阅读思路)是完全不同的。最宽泛地说,诗歌创作是语言的游戏,语言的排列非常重要,而组织语言的同时也是在组织空白,换行、留白、开启新的一节,都会影响阅读时间,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表达效果。这些神奇的玩法在 prose 中不是那么常见,而作为读者我们需要能够从诗歌特定技法的角度切入去阅读。
我非常非常【非常】不喜欢学生一上来就分析诗歌里的 symbolism, because this is lazy analysis. 尤其对于 Blake 的 SoI&SoE 这种语言本身比较简单作者本人又非常神叨叨的作品而言,学生很容易直接开始找象征。找象征和查字典很像,都是在寻找一个既定的 denotation, 这个过程是熟悉的舒适的不用额外切换思路的,是毫不掩饰地以含义为导向,渴望把两个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然而就像 Pound 写的一样,如果用一个词只是因为它在字典里有这样的意思 it is not interesting enough to warrant so much of it... 比起找象征,更有意思的做法是思考诗人对语言做了什么事情,how are they bending the language and mixing the words up like cocktail, 这个调酒的过程才是激发含义的过程,盯着 meaning 去找反而会一叶障目/灯下黑。

文学训练和阅读训练很多时候是在让人学会 the ways of seeing,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它和艺术史、人类学等等都非常相似。In a way it is playing things smart,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变魔法的事情我很喜欢做,it is satisfying. 但在自我满足之外,我相信 practice seeing 是很重要的认知体操,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It is difficult but it is worth doing.
(不是在给 Ezra Pound 找借口,he saw a lot but he is still a Fascist and that is completely on him)

Show thread

谷雨 | Why must the show go on?
mantyke.icu/weekly/2025/grain-

上班摸鱼把博客写完了,供大家下饭用,本期主要内容:看戏

1.迟小秋《锁麟囊》
2.于佩尔《樱桃园》
3.MM 《光遇》con
4.NTLive《动机与提示》

等一下如果hades 1的Dusa被关在Time家里,被Melinoe 救出来以后她岂不是会见到雅典娜
(尖叫

I can't say this enough: get yourself an e-reader app on your phone. Download a book. The second you get the urge to doomscroll, instead go to your book and read.

It'll improve your mood. I know it sounds silly to read a book on a phone, but the positive is you most likely always have it on you. And the phone is usually the Number 1 culprit for when you want to doomscroll.

Show older
小球飞象

本实例是獭獭客厅,提供小球飞鱼,壁炉,风铃,獭獭提灯,散乱的书本和小雪人